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有智  刘红宁  朱卫丰  杨明  廖正根  赵益 《中成药》2010,32(7):1202-1204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且卓有成效的组方制剂思想.随着现代中药制剂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和研究范围的空前拓展,运用中医传统制方思想指导现代中药制剂特别是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不但变得越来越可行,而且对于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方剂整体调节的优势,提高复方疗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医传统制方思想中对现代中药复方制剂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部分予以搜集整理,以期对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医系统论与中药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学习中医系统论,结合中药复方研究实践,回顾中药复方研究的历史沿革,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指出成分论是以分析还原法研究中药复方,不符合中医药理论;系统仿生论是以系统综合法研究中药复方,符合中医系统论.中药复方的研究应以中医系统论为指导继续探索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中药.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的毒性研究是目前复方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回顾中医传统理论对中药毒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复方配伍理论,认为中药复方的毒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其功效及相关药理作用的反面认识,随机体的状态而发生变化。因此复方整体的功效与毒性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复方毒性现代研究,将更好地阐释传统中药复方功效和毒性理论,为中药复方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的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造模方法不一致、评价指标不统一等,使模型的引用受到限制,与功效相关的中药复方评价不充分,需建立一个体现功效的中药复方毒性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以现代中药复方的急、慢性毒理学研究为基础,通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复方功效为核心,采用方证相应和方证背离的研究思路进行中药复方的药效以及副作用评价,同时应借鉴药代动力学、药理学、代谢组学等学科技术,以观察中药复方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而阐述清楚中药复方毒性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复方成分、配伍规律、疗效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模型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运用.同时,提出学术假设,即引入肿瘤生长动力学数学模型,解释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的疗效,可能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实际,从而突破中药复方机制研究的传统思维,较全面地解释中药复方干预恶性肿瘤的"疾病-药效"本质.  相似文献   

5.
方剂与复方是中医药学中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主要形式,其运用基础是中药药性理论和病证病机及治法理论,以中药的配伍运用为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医与中药的紧密关系。复方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其运用基础是中药活性物质和疾病病理及药理学理论,以中药部位或成分的组合运用为特征,体现了天然药物学中的药学与中药的关系。方剂和复方两者虽都涉及到中药运用,但前者"依证显效",后者"据病显用",二者在内涵上有着本质差别。复方与方剂在概念上的混淆,不仅使基于传统学理建立起的方剂学学科面临中医制方学理,临床运用基础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困惑;也使基于现代药学建立的中药复方学陷入诸如复方的中医药效评价,辨证应用等问题的诘难。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内涵及功能,中医方剂和中药复方理应有各自的研究目标和领域。一方面,方剂的现代研究应谨守辨病/证论治及"方证相关"的经验背景,以探查方药配伍与其所主病证之间的关系,即"方证相关"的规律及其生物学内涵为主要定位,同时基于方剂化学及其调控作用的复杂性,在方药化学成分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方证体系中的复方—生物效应模式对于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医方剂效用原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另一方面,复方的研究似乎没有必要束缚于传统中医药学的经验背景(基于病证和方药配伍的经验),即利用中药化学分析及分离的最新技术,跟踪系统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建立起中药成分配伍的生物效应评价体系,发现治疗现代疾病的中药化学部位或组分或成分的新配方,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分析了传统及现代的中药复方功效研究思路与探讨方法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立足中医原创思维,从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中药复方,方能揭示中药复方的功效。复方的配伍不仅是"君臣佐使"和"药物七情"理论下的中药功效的配伍,也包括复方中药的药性配伍。药性中的气、味、归经的配伍才是中药复方配伍的核心,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思路不能偏离药性配伍。明确以药性配伍为复方功效研究的核心,寻求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是中药复方功效研究上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姚新生 《中草药》2021,52(17):5115-5119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佳木斯中药厂史春胜(154007)黑龙江省中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张立国青冈县妇幼保健站孙亚荣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及药材性质,按药物调配和制剂要求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中医用药有两大特色,一是复方(配伍),二是中药炮制。中医...  相似文献   

9.
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福  蒋晔  李艳荣  丁翔宁 《中成药》2007,29(2):258-262
中药复方(或称中药方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它基于辨证的思想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相须、相使、相恶”的作用规律,选择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而对其化学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理的研究不多。然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不仅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将中药方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能是结合国情、发挥传统医药及资源优势,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千百年来,其疗效已得到证实.中药复方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方药理论和中药的配伍规律为基础组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窑先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83-1584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机理,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技术在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治病用药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广受关注。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中药复方的药理研究颇多,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作者对此作了回顾,并根据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作了分类阐述。  相似文献   

13.
瞿礼萍  曾洁  黄倩倩  康琪  王一涛  邹文俊 《中草药》2019,50(18):4511-4516
欧盟2004/24/EC法令对传统草药药品实行简化注册,为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提供了可能,欧盟注册也成为实现中药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复方配伍应用是中医辨证思想指导下中药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如何使复方中药产品在欧盟成功注册上市则成为中药国际化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截至2016年底,欧盟各成员国已累计批准630个复方传统草药药品的注册申请,藏药Padma Circosan胶囊是唯一的源于中国传统医药领域的获批复方产品。以该产品为注册实例,系统剖析其审评过程与要点,得出对复方中药产品欧盟注册的3点启示:复方中药产品注册的"非临床"与"临床"申报资料要点为产品安全性资料和传统应用"证据";"相关产品"的传统应用和安全性证据以及欧盟草药专论的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复方中药产品在欧盟成员国注册审批的重要参考;申请人应重视产品的"致突变性"研究(Ames实验)和上市后药物警戒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中药复方进行整体性治疗,是中医学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并经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其疗效是确切的。本文所涉及的中药复方,包括传统的经古方,也包括根据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经验所组成的新复方。就前者而言,是在中医药独特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组方法则而形成的方剂,其组方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用药理论(包括复合用药)是不同的。在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中,应当以传统的中医方剂研究为重点。但无论是传统方剂抑或现代中药新复方,其治疗疾病的原理,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的药物作用原理,多是通过多种途径和环节,作用于多个靶点产生整合…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27)岳雪莲(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具体病证,运用辩证论治及方剂配伍原则组成,体现了中医特色。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从不...  相似文献   

16.
据刘树民氏报道:近年来,中药复方药理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以“证”的模型来研究中药复方药理,不仅能更好地阐明中药复方作用的机理及中医基本理论,而且给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提供实验依据。为此,作者分3个方面论述了中药复方药理与证的内在统一性。1.“证”是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基础,认为离开“证”的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是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7.
史大卓  马迁  徐浩  董国菊 《中医杂志》2002,43(5):327-329
我国有丰富的中药及中药复方资源,1995年普查结果确认,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581种,药用矿物80种。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仅《中药方剂大辞典》记载的中药复方即超过10万余首,可以说囊括了临床各科的治疗方药。据有关统计,中药复方研究涉及的方剂1999年已超过700个,发表学术论文达1500多篇。如何使传统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创造辉煌,这是一个艰巨浩繁的工程,需要多  相似文献   

18.
论古代复方药物分别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6):431-431
中药复方药物的提取方式有两种:一是混合提取.即群药同煎;一是分别提取,包括单独提取和分组提取。现代中药制剂多采用分别提取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如提取水浸育、醇浸膏、挥发油等.以控制中药制剂的7艺和质量。但分别提取方式也遭到一些中医药界人士的极力反对.他们认为中药复方中的药物自古以来都是“群药同煎”而从未采用过单独提取的方法,因此中药制剂只有采取混合提取,才能坚持传统的中医特色。这种观点貌似维护中医传统,其实是片面否定古代中医制药、用药的科学实践经验。长期的中医用药历史证明,古人道方用药并非局限于混…  相似文献   

19.
借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了透血脑屏障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在单味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并对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研究前景和科研价值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对中医方剂的现代化研究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