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本组在2004年至2007年共收治67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其中1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50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3个月~4年,平均3.1年。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明显要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类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预后,评价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9年6月间本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共112例患者,男35例,女77例,年龄75~96岁,平均81.4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股骨颈骨折60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2~ 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优良率92.1%(优22例,良25例,可3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优良率91.3%(优28例,良25例,可4例,差1例).股骨颈骨折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下地负重时间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3~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55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8个月~6年 ,平均32.5个月。结果两组在合并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伤后入院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 (A组5 % ,B组18.3 % )、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 (A组14~21d ,B组90d)及功能评价 (A组优良率88.7 % ,差6.3 % ;B组优良率73.2 % ,差24.4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点为 :(1)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问题 ;(2)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治疗时间短 ;(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方法将93例65岁以上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年龄、活动量、合并症、预期寿命和功能要求5个因素分为A组(34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B组(59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23~47个月,B组24~4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A组均长(多)于B组(P 0. 05)。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A组优良率91. 18%,B组优良率89. 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方法。对年龄75岁、平时活动量较好、合并症≤2个、预期寿命≥10年、患者及家属对功能要求较高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反之应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3月93例行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年龄80~96岁,平均84.5岁。关节置换方法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对住院期间合并症、并发症和其它相关重要指标进行记录。结果本组术前77例(82.8%)有合并症,其中心脑血管系统疾患最常见。术后1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神经精神系统(5例)和心血管系统(5例)为高发。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处理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50~70岁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2例,采用内固定术治疗;B组5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骨折类型、入院合并症、手术时机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对其住院情况及术后1、3、5年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36~75个月(平均5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功能评价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为35.5%,B组为10%)和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为90d,B组为14~21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避免了骨折的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可早期下床活动、短期内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但存在假体磨损、假体松动等远期并发症。因此,对有移位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年龄、劳动强度、参与社会活动要求及全身状况等权衡考虑,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动力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手术治疗仍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段。方法仍以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 ,但这些术式的适应证及利弊尚存在诸多争议。将 1992~ 2 0 0 1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 4 6例 ,在年龄、骨折类型、合并症和伤后入院时间相近的情况下 ,分别用动力髋 (DHS)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致伤原因 :跌伤 32例 ,撞伤 9例 ,高处跌落伤 5例。A组 (DHS组 ) 2 7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6例 ;年龄 6 0~ 79岁 ,平均 6 5 4岁。Garden分类 ,Ⅱ型 6例 ,Ⅲ型 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大于80岁)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全部骨折为G ardenⅢ或Ⅳ型,其中36例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脑部疾患等)。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摄X线片假体位置良好,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及围手术期死亡。临床疗效按H arris评分标准,优1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术前准备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评价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术前准备及术式选择。方法:作者于1990~1997年收治6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的老年患者,对各种合并症处理后达到我们预先拟定可行手术的标准时,方行手术,结果与同期无合并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结果:发现2组均能顺利度过手术关,手术创伤相仿,早期并发症均较低。结论:假体置换术治疗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安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颈崩的疗效。方法 将1993~1998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55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8个月~6年,平均32.5个月。结果两组在合并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伤后入院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5%,B组18.3%)、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1  相似文献   

11.
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90年 8月~ 1999年 8月对 110例 70~ 10 6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有 96例 (半髋关节置换组 44例 ,全髋关节置换组 5 2例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5~ 112个月 ,平均 5 1个月。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38例 ,占 86 .4% ;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48例 ,占 92 .3%。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半髋关节置换组平均长 2 0分钟 ,出血量多 12 0 ml,引流量多 140 ml。扶双拐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年龄相对较轻 ,身体状况较好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年龄相对较大 ,身体状况较差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因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故手术风险极大。本文就此类患者年龄、合并症、骨折类型进行分类,并进行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研究。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2 0 0 0年1月~2 0 0 3年2月对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了对照研究。2 0例患者分在手术组(A组) ,1 9例患者分在非手术组(B组)。A组平均年龄88 7(80~1 0 0 )岁,B组平均年龄89 2 (80~96 )岁。骨折按照Evans分类:A组Ⅰ~Ⅲ型1 2例,Ⅳ~Ⅴ型8例;B组Ⅰ~Ⅲ型1 0例,Ⅳ~Ⅴ型9例。伤前合并症:A组一种以内8例,一种以上1 2例;B组一种以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GardenⅡ型13例、Ⅲ型28例、Ⅳ型15例。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各种合并症。折尾式螺纹钉内固定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结果经1~6年随访,折尾式螺纹钉内固定组优良率58.62%,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50.00%,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3.33%。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类型、患者及家属的要求等因素,首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BFHR)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replacement,THR)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共获得74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BFHR组和THR组,BFHR组42例,男7例,女35例,平均年龄77.3岁。THR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74.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6.5年(平均3.2年)随访,BFHR组和THR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年及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R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BFHR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适合于少数身体状况差、伤前活动量小、伴有较多基础病、或受伤前伤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股骨颈基底型骨折属于股骨颈骨折,同时又是囊外骨折,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由于发生率低故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比较分析高龄(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方法:1995年9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38例股骨颈基底型骨折患者,男12例,女26例;年龄70-91岁,平均79.4岁;全部患者均为外伤性新鲜骨折,其中16例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为一组,另22例选择内固定术为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术后1年运用Harris评分中部分项目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结合术后1年髋部正侧位X线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1年后生活自理、髋部疼痛及行走距离等方面较内固定组优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年后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而内固定组骨折均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近期效果较理想,具有以下优点:(1)术后可早期负重活动,较快恢复伤前活动能力;(2)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发生几率;(3)近期感觉及功能优于内固定。但同时股骨颈基底型骨折作为囊外骨折血供较好,骨折愈合率高,对于预期生存时间超过5年、骨质量较好的老年患者考虑行内固定治疗,可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后期的磨损、松动及下沉。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手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获得一年以上随访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髓关节置换术的117例作为置换组,行手术内固定110例作为内固定组,就其疗效作一分析比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疗效及并发症作进一步探讨。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5年7月共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227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7例,男62例,女55例;年龄为42~82岁;其中32例为内固定手术失败者,新鲜骨折59例,陈旧性骨折26例;骨折类型:头下型68例,经颈型32例,基低型17例;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9例,全骸关节置换78例,(国产全髋68例,美国Zimmer非骨水泥全够8例,瑞士Plu…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年龄55~65岁中年人股骨颈移位型骨折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GardenⅢ型或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8例采用平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55~64(60.2±3.1)岁;48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7~65(61.3±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手术率,深部感染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主观报告功能评分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five-dimensional Health Questionnaire,EQ-5D)。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54(35.8±10.3)个月。平行拉力螺钉内固定组术后再手术率高于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两组患者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疗效,报道如下。采用直接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材料与方法治疗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1. 1病例资料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5~88岁。均为股骨颈骨折,骨折分型为GardenⅢ、Ⅳ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均2周。1. 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直接前方入路,显露髋关节囊,暴露股骨颈。下肢充分内旋,将大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全髋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各4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随访2年后Harris评分。结果①与人工全髋置换术组患者相比,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失血量少于人工全髋置换术,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人工全髋置换术优良率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6%vs.75%,P=0.04)。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Harris评分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疗效,降低合并症和死亡率,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作者就我院1978~1989年7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失误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76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38~87岁,平均65岁,60岁以上占85%。新鲜骨折73例,陈旧骨折3例。头下型占92%,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