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京鼓楼医院15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南京鼓楼医院15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以提高国产期医疗质量。方法:按照围产期标准,对我院近15年间死亡国产儿518例进行回顾分析,以1988--1992年、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分三个时间段,比较国产儿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1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国产儿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是早产、妊娠并发症、胎儿畸形。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宣教,加强孕期监护。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52例围产儿死亡情况,从死亡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孕产妇的文化程度、产检次数、人口流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3.18‰,其中死胎33例、死产1例、新生儿死亡18例。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胎儿畸形(15例),胎盘因素(10例),脐带因素(9例),宫内窒息(7例)。孕妇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21例,本科5例。92%为外地流动人口。结论采用先进仪器设备,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加强和完善围产保健工作,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增强围产保健意识、加强孕产妇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是降低我院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分析萍乡市2007-2009年围产儿死亡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萍乡市2007-2009年围产儿监测报告及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萍乡市共有围产儿62 098例,死亡602例,死亡率9.68‰,3年来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3位主要死因为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和脐带因素,其次是胎盘因素、新生儿疾病、母亲因素等。结论提倡婚检医学检查,加强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建设,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1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围产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阳市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更好地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方法:对安阳市1996-2000年169例围产儿死亡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畸形,新生儿疾病,母亲因素,其中68例为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0.24%,结论: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优生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108例围产儿死亡的一般情况、死因分布、孕妇受教育程度和产前检查情况。结果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09%,其中死胎占75.00%,死产占8.33%,新生儿死亡16.67%,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为胎儿畸形、胎盘因素、脐带因素,围产儿死亡病例中,孕妇文化程度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初中及以下孕妇占72.22%;超过90%的孕妇没有接受定期产检。结论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围产期保健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本文将沙县1999~2003年16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结果寻找其死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围产儿死亡与胎儿畸形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畸形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28例围产儿死亡与胎儿畸形的相关关系。结果:328例围产儿死亡病例有114例畸形儿,畸形累计252畸形,以心血管系统畸形占首位,致死性畸形76例。结论:胎儿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重视胎儿畸形发生的原因,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处理水平,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530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期医疗、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1996~2000年我县530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 ,进一步明确死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有效干预措施 ,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组资料来自长兴县1996~2000年围产儿死亡监测报告及县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资料。1.2方法从1996年1月1日0时~2000年12月31日0时常住户口在我县 ,共监测围产儿31300例 ,围产儿死亡530例。采用围产Ⅰ标准 ,即妊娠满28周 (胎儿体重达到1000g或身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阳市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更好地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方法:对安阳市1996~2000年169例围产儿死亡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先天畸形、新生儿疾病、母亲因素。其中68例为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0.24%。结论: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优生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9年房山区在院分娩的98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房山区在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共98例,其中死胎50例(占51.02%);死产18例(占18.37%);早期新生儿死亡30例(占30.61%)。其中围产儿死亡原因中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及探讨围产儿死亡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4—2008年本院围产儿死亡病历1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6年死亡率达高峰,其后2008年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畸形显著影响围产儿死亡率。结论加大围产期保健的力度,28周前发现畸形,提高保健意识,加强孕妇宣教,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儿科合作,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服务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庆军 《护理学报》2008,15(3):10-12
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产科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而高危妊娠是引起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管理和产前护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举措,也是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及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妇产科护理学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市户籍13例,外地户籍15例。原因依次是脐带原因、胎儿畸形、不明原因、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等。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做好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有效降低胎死宫内的发生,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研究围生儿死亡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91例死亡围生儿住院病历,研究围生儿死亡因素及死因构成比。结果:10年间围生儿死亡率7.13‰,其中,死胎占40.66%,死产占8.79%,新生儿死亡占50.55%。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6)及缺氧综合征;死胎中以畸形、脐带因素为主,死产中以畸形、妊娠并发症、脐带因素为主。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仍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最佳手段,提高各种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正确率、预防早产、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是目前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及卫生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围产医学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本文对舟山市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20171人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围产儿死亡变化规律,探讨围产保健工作的重要问题和各项干预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在监测围产儿20171人中,活产20050市科委课题人。围产儿男女性别占5088%和4881%,两性畸形占004%。活产儿的性别构成与围产儿接近。围产儿出生体重在1000~5100克,均值为331607±43196克。极低出生体重者占023%,低出生体重者占263%,巨大儿占567%。活产儿中出生体重在1000~5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苏省溧阳市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针对产妇和政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7年8月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就诊产妇发生围产儿死亡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6.80‰,35岁以上高龄产妇的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9.02‰,是总的围产儿死亡率的近3倍,34例围产儿死因顺位分别为脐带因素(25.53%)、胎盘因素(14.71%)、畸形(14.71%).结论本市围产儿死亡率相较省内平均水平仍然较高,针对受教育水平低下和二胎产检意识薄弱情况,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加强孕期保健意识及孕期常识,落实产前检查与高危管理,尤其要预防糖尿病、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开展围产儿死亡监测工作,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6~2004年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1253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45例,总发生率为11.57%,单发畸形117例,多发畸形28例,畸形各系统分布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肌肉骨骼系统、颌面耳颈部、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染色体病(后二者并列第五)。男胎比女胎、经产比初产畸形发生率均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围产儿死亡中出生缺陷占1/4以上。提示: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早期发现缺陷儿,早期终止妊娠(孕28周前),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相关因素,明确围产期保健重点及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方法对2005~2008年长治市郊区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6.23‰,2005~2008年死亡率分别为20.89‰、17.27‰、12.70‰和13.45‰,呈下降趋势;在死亡时间分布上,早期新生儿死亡占多数。前5位死因依次为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及低体质量、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孕产妇系统管理,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防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159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梅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1):944-945
本文对我区10家产科医院1996~1998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对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找出干预措施,促进围产保健工作,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l.l资料来源收集我区1996-1998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对区辖内IO家产科医院分娩的死亡围产儿按“围产儿死亡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按1:1配对抽取同年同月同一家医院分娩的没有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孕产妇围产卡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12统计方法按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围产期I的计算方法和我国1981年第一次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会议确定的定义和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59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找到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围产医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