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异位兴奋点自律性增多或发生连续折返激动时,产生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早搏,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PSVT),PSVT中90%以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其他PSVT还有窦性和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由房室交界区存在传导速度快慢不同的双径路形成连续的折返激动所致,少数患者可由心脏疾病或药物等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由房室结区(正路)和房室旁路组成的环路发生连续的折返激动所致.  相似文献   

2.
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包括阵发性心动过速、非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1 阵发性宣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电生理研究已经证明折返是引起大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理。典型的PSVT包括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折返两种:占PSVT的90%左右。窦房结内折返及房内折返不到10%。房室结的折返环是由房室结内的慢-快双通道构成,由慢通道顺传,快通道逆传形成的折返,称典型房室结折返性PSVT,相反者称为非典型房室结折返性PSVT。房室折返性PSVT的折返回路为正常房室传导通路与旁路的结合,房室旁路只向逆行方向传导。冲动顺行从心房沿房室结、希氏-浦肯野系统到达心室,然后经隐匿的旁路逆行返回心房。这种心律失  相似文献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的快速心律.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折返可发生在窦房结、房室结与心房,分别称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350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左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时采用主动脉瓣逆行途径或穿刺房间隔途径标测和消融,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静脉标测和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路.结果 3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01例(57.4%),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49例(42.6%).3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9.4%(348/350),术后复发率2.9%(10/348).350例PSV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6.5±23.3) min,其中20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7.2±21.9) min,14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8.4±26.6)min.350例PSVT出现手术并发症6例(1.7%),所有患者均无瓣膜损伤、心包填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术前完善发作时体表ECG和术中详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是明确诊断、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背景:任何原因所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有时会造成诊断的困难,主要是由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腺苷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促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 al 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s,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发病率为整个人群的 2 .2 5‰ ,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 PSVT的 90 % [1 ]。腺苷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电生理特点决定了腺苷对大多数的 PSVT患者有效 [2 ]。笔者观察腺苷对各种类型 PSVT的疗效 ,观察 PSVT终止后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 ,并进一步探讨腺苷的促心律失常作用。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8月因 PSVT发作或疑为 PSVT来本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 2 8例 ,男性 15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AVND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术式的选择。方法对6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发作时传导的顺序,然后进行消融治疗。结果640例PSVT中检出AVRT AVNDP 68例,检出率为10.625%; 8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对此类患者进行慢径消融治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AVRT合并AVNDP者阻断房室旁道是消融成功的关键。房室旁道作为旁观者时也应作房室旁道消融。如仅有AH跳跃但无心动过速者,无需接受房室结改良。  相似文献   

8.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斌 《医学综述》2008,14(18):2825-28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射频导管消融(RFCA)逐渐成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线治疗手段。大量研究显示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根治PSVT最安全而经济的治疗技术。作者就PSVT的RFCA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为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约占全部PSVT病例的60~70%[1、2]。AVNRT的发生与房室结内存在有双径道有关。我们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18例PSVT患者,共查出房室结内双径道12例,其中8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其他原因做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者32例,查出双径道2例。提  相似文献   

10.
<正> 三磷酸腺苷(ATP)为一种辅酶,在机体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多用来辅助治疗心、肝、肾等实质性损害。近年来文献报道有许多新用途,现概述如下。一、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细胞电生理研究表明,ATP对房室结有负性传导作用,并有强烈的拟迷走神经作用,因此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反复性心动过速(正向传导型)均具有良好的效果。Grec0报道ATP纠治PSVT的有效率为90%。宋有城用ATP20mg不稀释或以葡萄糖液稀释至5ml,于5~20秒内快速静注,治疗PSVT45例,成功42例,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5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比较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所测得的各项指标。结果: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房室旁道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敏感性分别为93.5%主87%,特异性均为100%。AVNRT和AVRT的RP'分别为72±15ms和128±17ms(P<0.01)。提示经食管心房结调搏技术对PSVT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阵发性室上速(PSVT)中最常见者为房室结折返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阻滞房室结可终止发作。腺苷静注产生一过性房室结传导延迟,有效地终止SVT,它对原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异位房速及多源性房速无直接作用,但可减慢心室反应,因此可用于上述心律失常。它还抑制窦房结自律,扩张冠脉,半衰期只10秒。副作用通常很轻,所有反应为一过性,通常不需处理。药物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TP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方法243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经股静脉途径弹丸式推注ATP.结果6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及9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因房室结阻断而终止,有效率86.1%.6例长RP心动过速及15例宽QRS心动过速患者经静脉推注ATP或在心室起搏配合下明确诊断.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静脉推注ATP诱发房早,消融成功.105例患者发生窦性停搏,75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分别占43%、31%.结论ATP有助于明确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指导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PSVT患儿常规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查明PSVT发病机制,确定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结果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均手术即获成功,术中有2例患儿在放置希氏束电极时产生一过性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未经处理自行恢复窦性心律,2例术后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于1~2d后恢复正常,术后1例(2.7%)AVNRT患儿9个月后复发,再次手术获得成功,所有患儿未发生永久性度AVB及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操作熟练的心脏介入中心,儿童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与成人相比一样安全、有效,AVNRT消融后复发可能与医师惧怕患儿房室结发育不成熟致消融能量及消融时间趋于保守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2011年收治的PSVT患者1520例,所有患者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PSVT类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520例PSVT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12例(60.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78例(38.0%),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25例(1.6%),AVNRT与AVRT并存5例(0.3%)。射频消融术后复发35例(2.3%),再次手术成功20例,无效15例(均为房速),总成功率99.0%。术后发生不可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4例,发生假性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1例、穿刺侧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1.1%。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PSVT的安全有效方法,并发症和复发率与电生理类型和解剖特点、消融靶点的位置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PSVT)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系由三次以上的房性或结性早搏所组成,心率在每分钟120次~250次之间,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PSVT的发生机理主要是折返、认为激动在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发生折返而引起心动过速。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或大折返回路—包括沿顺行方向通过房室结内的正常传导和房室旁道的通行传导。一、PSVT的临床特征心动过速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可能持  相似文献   

17.
周方钧 《吉林医学》1992,13(2):71-72
<正>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较为多见,病人多有心悸、胸闷、气短、恐惧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血压下降或心力衰竭,亦可危及生命。PSVT是心脏急症之一,需认真妥善处理。本文结合文献将其治疗方法归纳如下。PSVT的类型根据其折返和环行运动部位,PSVT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AVNRT是最常见的类型,占PSVT的60%~70%。系由房室结内两种功能不同的通道折返所致。电生理检查易显示房室结双  相似文献   

18.
<正> ATP试用控制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非稀释注射10~15mg时,全部病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在短时间内得以控制,但如用20%萄葡糖溶液稀释静注的有效性降低50%。缓解时,心图显示一过性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一过性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病例副作用是口渴。我们认为,ATP能有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使用时须用心电图跟踪监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多是由房室结性折返,与潜在性预激综合征的异路传导折返所致。常用普鲁卡因酰胺、戊脉  相似文献   

19.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如较常见的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亦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动过速的起始和终止常较突然,其诱发因素常为情绪激动、体位突然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