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唐莉红  袁爽  彭晶 《广东医学》2016,(Z1):151-153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前牙扇形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后给予患者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分别在基线、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正畸治疗结束即刻、正畸治疗结束1年后检查,包括:探诊深度(PD),126颗切牙共756个位点;探诊出血(BOP),共256个位点;覆盖(OB),126颗切牙;覆(OJ),126颗切牙。结果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21.03%(159/756)的位点PD≥4 mm,13.10%(33/252)的位点BOP阳性,较基线时[分别为73.80%(558/756)和77.39%(19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畸治疗结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63.49%(80/126)的观察牙达到正常覆盖,48.41%(61/126)的观察牙达到正常覆,较基线时[分别为11.90%(15/126)和19.84%(2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畸治疗结束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对牙周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且有助于消除创伤,取得稳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凤霞 《吉林医学》2012,33(6):1134-1135
目的:探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的PD、PLI、SBI、BO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敬红 《当代医学》2016,(28):54-55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12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讨论。结果120例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前后状况结果差异十分明显,患者牙齿松动情况有明显改善,且创伤恢复情况较好,咬合状态较为稳定,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114/120),优于治疗前的总有效率为20.00%(24/1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促进患者的牙周状况良好恢复,不仅使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排齐了牙列,还消除了患者牙周相关创伤,并使患者的牙周咬合关系较为稳定,有利于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牙周组织的改善,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病理性牙移位的牙周炎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通过临床牙周检查、X线检查和模型分析、面部软组织侧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患者正畸治疗后覆盖减小,U1-SN角度减小,U1-L1夹角增大,H角减小,鼻唇角增大,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而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和上颌前牙牙槽骨高度等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致病理性牙移位成人患者经过正畸治疗能够改善患牙咬合关系及软组织侧貌,牙周支持组织健康,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牙周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I、PLI、SBI和PD指数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牙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崔旭  ;谭亚妮 《中外医疗》2014,(34):107-108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患牙129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等。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的GI值、PD值、CAL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Ⅰ度松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Ⅲ度松动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牙槽骨吸收达根尖1/3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到根颈1/3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联合应用牙周-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可在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反应的同时,矫正前牙移位,排齐牙列,避免牙颌创伤,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2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后给予患者为期2年的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共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患牙148颗,治疗后年龄21~30岁、30~40岁的患者其牙周袋情况及牙槽骨吸收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年龄>40岁的患者其牙周袋情况及牙槽骨吸收均没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地对患者牙周炎症进行控制,且有助于消除牙合创伤,可取得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需注意的是患者年龄应<40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63-65
目的分析及评价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采用牙周序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70例牙周炎患者,参考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予以单纯正畸方法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予以正畸治疗联合牙周序列方法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菌斑指数[(1.3±0.2)分]、出血指数[(1.0±0.1)分]、探诊深度值[(2.0±0.3)mm]、临床牙周附着丧失值[(2.3±0.2)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采取牙周序列治疗方法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过程中咬合力动态监测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以及牙周支持组织改变的影响。方法 对比20例传统牙周正畸治疗患者与20例运用T-Scan Ⅲ和Anycheck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辅助分析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患者在治疗前、中、后的牙周临床指数的不同,以及实验组咬合力变化、咬合时间变化和牙松动度值变化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和牙松动度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前后牙咬合力百分比变化明显(P <0.05),咬合平衡改善。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很好的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情况,T-Scan系统能很好地观察和指导调整咬合,更好地达到咬合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4个月的牙周治疗,试验组在牙周症状明显改善后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周指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牙周指数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一牙周治疗,正畸、牙周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且安全性好,是治疗牙周炎疾病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牙周炎患者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口腔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并施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的55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甲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并施予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的55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其结果。结果甲组牙龈指数、牙周附着水平、牙菌斑指数以及牙周探诊深度均高于乙组,且临床有效率为78.18%,低于乙组的92.7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进行联合治疗,能改善口腔指标水平,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正畸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牙周炎合并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钢丝结扎联合复合树脂夹板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I、PD、T等指标改善情况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牙周炎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病例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比较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牙周炎组正畸治疗前后血清及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超敏热休克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及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I)、临床附着水平(CAL)差异。结果: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龈沟液和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8个月观察组牙周状态各项指标PD、PBI、TM、PI和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载正畸治疗能有效促进牙周炎的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改善,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上前牙病理性移位的疗效.方法 14例上中切牙伸长移位的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牙周治疗后1周开始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正畸治疗完成后牙周临床指标和X线骨缺损的变化情况.结果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D减少为(3.50±0.85)mm,CAL改善为(3.71±0.99)mm;X线检查显示,垂直向的骨充填为(1.71±0.61)mm,水平向的骨充填为(1.00±0.68)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牙周炎患者上前牙病理性移位,并使牙周指标改善,X线骨缺损缩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析对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前牙扇形移位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4例牙周炎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共计266颗患牙),治疗方式为牙周正畸联合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情况、牙周袋深度和松动度以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0分患牙数分别为186颗(69.92%)、190颗(71.43%)与治疗前45颗(16.92%)相比明显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3 mm占75.94%、牙齿松动度0度占86.09%明显优于牙周治疗前与牙周治疗后的25.56%、48.87%与65.04%、72.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患者牙槽骨吸收根长1/2的占10.53%与牙周治疗前患者牙槽骨吸收根长1/2占18.80%相比明显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前牙扇形移位的作用效果显著,既能控制炎症还能缓解牙合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利于患者的牙周恢复。  相似文献   

16.
曹永彩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090-2091
目的:分析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对本研究选取的100例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局限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比较差异显著(P〈0.05),探诊出血指数(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的PD、CAL和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PD、CAL以及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 PD、CAL 和 BI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仲晓飞 《当代医学》2016,(20):49-50
目的:观察并评价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6例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及正畸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周序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正畸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牙周序列治疗有利于提高正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牙周症状,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手术方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0例,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并对患者非手术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和牙齿松动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后牙齿无松动及松动为Ⅰ度的例数明显上升,达到57.5%和27.5%,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临床附着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治疗,观察组35例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在予以常规牙周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两组牙扇形移位患者分别治疗后,对其最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35例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患者的57.14%相比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郑仲奎 《吉林医学》2014,(9):1853-1854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并接受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和平均附着丧失(AL)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是否对患者的牙周情况改善有效。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BI、PLI、PD和BOP等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正畸联合治疗法可以显著的改善牙周状况,使患者的牙周功能尽快得到恢复。且经该法治疗后效果稳定,患者不宜出现复发状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