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择CH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3%)(P<0.05)。治疗组的血脂指标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6.7%(χ^2=4.923, 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χ^2=4.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66.7%(χ2=4.923, 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χ2=4.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55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83.02%),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观察。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为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对比,并总结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的有效率,观察患者冠心病各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不良反应更少。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1-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tid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胸闷、胸痛及乏力症状,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94.7%:64.1%,P<0.01),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2%:48.7%,P <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传统药物辅以曲美他嗪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2].本文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12月我院冠心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龄29~78[平均(48.25±5.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以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共同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及合并严重感染等情况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组,单药组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组则在单药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YHA级别、LVEF水平、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二组病患NYHA级别、LVEF比较,P>0.05,而治疗...  相似文献   

9.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 0例 ,除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 ,加用曲美他嗪 2 0 mg,每日 3次口服。对照组 3 0例接受传统药物治疗 ,连续观察 4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缺血性 ST-T的疗效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 [( 3 .2± 1.4)次 ,( 5 .7± 1.6)次 ]两组比较 P<0 .0 5 ,心电图缺血性 ST-T改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 .0 5 ,而两组的心率、血压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曲美他嗪作为一种影响代谢的药物 ,对改善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效果 ,且方法简便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脂变化水平、以及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概率以及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当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促进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利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11.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3例UAP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曲美他嗪组(3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扩冠、抗凝、调血脂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服用3个月。并于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FMD),其结果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浆hs—CRP、vWF浓度: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的较健康对照组[(14.23±7.44)mg/L,(14.21±7.38)mg/L:(3.05±1.21)mg/L;(190.55±27.34)%,(191.22±26.59)%:(122.74±14.88)Voo]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明显降低(P〈0.05),曲美他嗪组的非常显著降低[(7.59±6.07)mg/L,(161.05±21.85)%,P〈0.011,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前FMD: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6.04±1.16)%,(6.06±1.22)%:(8.55±1.22)%,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的明显升高(P〈0.05),曲美他嗪组非常显著升高[(7.98±1.26)%,P〈0.01],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具有一定的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8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体外反搏,1 h/次,1次/d;C组在B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12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半年内心绞痛再次发作情况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79.31%比87.72%比96.61%),发作次数[(4.18±1.01)次/周比(2.27±0.96)次/周比(1.25±0.42)次/周]和持续时间[(3.42±0.76) min/次比(2.36±0.87) min/次比(1.15±0.63) min/次]显著减少,半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32.76%比22.81%比11.86%),且C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1.结论: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U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常规药物治疗(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16周;阿托伐他汀干预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80mg,治疗16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6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TNFα、cTnI浓度及血脂。结果药物治疗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清hs-CRP、TNFα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TNFa和cTnI浓度,从而降低ACS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其中33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20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31例不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措施、药物均相同,观察两组心绞痛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但是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和32.3%,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72例UAP Ⅲ级患者被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量组,于人院后给予口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ΔD%)。并于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结果:大剂量组服药2周后血脂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肱动脉AD%明显增高(P〈0.01),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62.86%,常规量组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83.78%,较之大剂量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Ⅲ级患者短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按照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方案治疗;而红花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连续治疗14d,并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红花组患者3个月内心绞痛再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4.6%比11.5%,x2=4.20,P〈0.05),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率两组无明显差别(x2=1.32,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于患者短期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是远期疗效及副作用等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每晚10mg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8周。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用药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血脂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血清CRP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血流储备 (CFR)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UAP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用经胸彩色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CFR ,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及CFR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三酰甘油 (TG)均明显降低 (P <0 .0 1 ) ,CFR由治疗前 1 .92± 0 .41升至 2 .97±0 .62 ( P<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及CF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C及LDL C与CFR呈负相关 ( r=-0 .44及 -0 .47,P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改善UAP患者的冠脉微循环 ,提高CFR。  相似文献   

19.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1-03~06北京天坛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另一组应用硝酸脂类药物作为对照,服药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片消耗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减少,ECG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并与硝酸脂类药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396例UAP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成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差异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联合用药组:(4.1±1.2)次/d比(1.8±0.6)次/d,阿司匹林组:(4.0±1.4)次/d比(2.5±3.1)次/d,P<0.05或<0.01]和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组:(23.2±4.7)min比(3.3±2.6)min,阿司匹林组:(24.9±2.4)min比(7.3±1.6)min]均明显降低,P均<0.01;但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阿司匹林组降低更为明显(t=5.36、6.03,P均<0.05);同时联合用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48%)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85.35%),χ2=22.98,P=0.002。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