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对照组用赖脯胰岛素三餐前及甘精胰岛素晚上睡前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根据病情合适的糖尿病饮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2±1.2)mmo1/L,餐后2h血糖为(9.4±1.2) mmol/L,睡前血糖为(9.4±1.3) mmol/L,对照组分别为(8.5±3.0)、(10.0±2.4)、(10.2±2.4)m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5.4±2.5)d,胰岛素用量为(43±9)U/d,而对照组分别为(12.8±3.8)d、(55±10)U/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更利于此类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0例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CSII组),48例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MSII组),对比两组患者FBG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FBG及餐后2 h血糖(P<0.01),CSII组比MSII组效果更显著(P<0.05).MSII组胰岛素用量为(40.5±4.2)U/d,低血糖发生率为22.92%(11/48);CSII组胰岛素用量为(36.5±3.0)U/d,低血糖发生率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可获得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更理想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入门冬胰岛素,MSⅡ组给予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类似物剂量。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值,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低血糖发生例/次。结果:治疗后各点血糖均值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CSⅡ组与M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分别为(5.79±0.83)mmol/L,(6.32±0.89)mmol/L,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40±2.12)d,(10.83±4.50)d,达标时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分别为(32.9±4.1)U/d,(48.1±3.7)U/d,低血糖发生例/次分别为3例和12例。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可在短期内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且患者依从性好,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组(CSII组)38例,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MSII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均低于MSI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感染控制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安全有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使血糖相对平稳后转换为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比较胰岛素泵治疗时的基础量和甘精胰岛索之间的剂量关系及转换前后整体血糖的波动情况.方法 将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使血糖平稳后,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在空腹血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观察胰岛素泵基础用量及甘精胰岛素用量,同时比较转换前后全日血糖的波动情况.结果 胰岛素泵的基础量为(0.30±0.11)U/(kg·d),甘精胰岛素的用量为(0.28±0.09)U/(kg·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泵治疗达标时的日平均血糖为(7.94±1.32)mmol/L,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治疗达标时的日平均血糖为(7.49±1.34)mmol/L,两者的日平均血糖分别大于3倍的样本标准差.结论 甘精胰岛素可以起到类似于胰岛索泵基础量模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垂体生长激素瘤继发糖尿病术前应用胰岛素泵(CSⅡ) 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 控制血糖疗效分析.方法:将164 例垂体生长激素瘤继发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组与常规皮下注射组,观察达标血糖控制的时间及每日所用的胰岛素剂量.结果:治疗后血糖降低两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下降水平,血糖波动幅度(mmol/L) 及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 次数) 比较,C 组明显好于M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法能更稳定地控制垂体生长激素瘤继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秋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19):105-105,107
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符合胰岛素的应用指征,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多次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BG、2h-B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日均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中青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均联合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开展治疗,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值、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各时点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FPG、2h PG分别为(5.4±0.9)mmol/L、(6.9±1.6)mmol/L,(5.6±0.8)mmol/L、(6.9±1.1)mmol/L均低于治疗前(P0.05),餐后2 h胰岛素(30.9±5.2)μIU/m L、(29.1±5.6)μIU/m L,空腹C肽水平(0.8±0.2)mmol/L,(0.8±0.1)mmol/L,餐后2 h C肽水平(1.9±0.3)mmol/L,(2.0±0.5)mmol/L及Homa-β功能指数(4.6±0.7)、(4.9±0.9)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餐后2 h胰岛素(30.9±5.2)mmol/L,观察组血糖波动值(5.3±1.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4±1.4)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使其在更短时间内更加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选出疗效较优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胰岛素用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少于对照组的23.33%、20.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够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比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静 《现代保健》2010,(34):24-25
目的比较糖尿病高血压状态下使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47例)和MSII组(38例)进行有效对照。目标血糖:FPG7.0mmol/L,餐后2hPG10.0mmol/L。结果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问统计学意义有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快速、平稳、理想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糖尿病对糖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治疗的患糖尿病的围绝经期妇女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性激素水平及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ENQO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血管舒缩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性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并且血糖达标更快、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低,提高患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每日用量50~80 U,治疗12周。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沙格列汀片5 mg/d,1次/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G、TC、LDL、HDL)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93±1.03)、(9.54±1.33)mmol/L、(7.95±0.63)%,观察组分别为(6.92±0.66)、(8.12±0.70)mmol/L、(6.88±0.3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TG、TC、LDL、HDL分别为(3.42±1.85)、(5.33±1.30)、(3.33±0.97)、(1.08±0.26)mmol/L,观察组分别为(2.62±0.95)、(5.32±1.20)、(2.73±0.42)、(1.48±0.38)mmol/L,观察组TG、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体重指数为(29.94±4.22)kg/m2,观察组为(27.40±3.13)kg/m2,对照组平均体重指数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低血糖症状8例,观察组1例,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配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治疗的6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B组患者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6.7±1.2) mmol/L比(11.6±3.2) mmol/L、(8.9±1.6) mmol/L比(17.8 +3.0) mmol/L、(8.0±1.2)%比(9.5±1.6)%;B组:(7.1±1.3) mmol/L比(11.4±3.1) mmol/L、(10.2±1.4) mmol/L比(17.4±4.0) mmol/L、(8.4±1.4)%比(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57.9%(22/38)]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血糖控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甘舒霖30R治疗)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Arc、FP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08±0.52)%比(8.77±1.03%)、(7.20±0.92) mmol/L比(11.20±2.40) mmol/L、(8.09±1.62) mmol/L比(17.04±3.44) mmol/L和(6.43±0.64)%比(8.26±1.02)%、(6.80±0.81) mmol/L比(11.40±2.30) mmol/L、(9.73±1.70)mmol/L比(15.86±3.03)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hP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2.5±5.7)U,低于对照组的(44.6±6.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6.7%(4/24).结论 甘舒霖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3.43±0.6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71±0.95)d,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空腹胰岛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2 h C肽明显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空腹C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能够有效缩短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6.
王志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763-764,768
[目的]观察采用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86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等常规治疗,同时2组患者均给予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R早、午、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血浆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并根据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疗效。[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5.58%,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显效率为52.23%,总有效率为75.58%。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输入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平稳的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G1组(GCS评分3~5分,39例),G2组(GCS评分6~8分,41例);根据高血糖控制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Ⅱ)治疗组40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治疗组40例,均控制血糖目标在相同范围.记录两组治疗后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G1组入院随机血糖为(12.0±2.4) mmol/L,G2组人院随机血糖为(8.6±1.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Ⅱ治疗组与MSII治疗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3.35 ±0.98)d比(6.20±1.02)d]、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39.3±7.6) U/d比(52.6±10.2) U/d]、低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降低[5.0%(2/40)比15.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2例,血糖水平为(7.1±1.8)mmol/L,预后较差26例,血糖水平为(9.1±2.2) mmol/L,死亡12例,血糖水平为(11.9±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快速平稳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而且能够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按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分为两组(有家族史组和无家族史组),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能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有家族史组[(40.7±7.1)U]要高于无家族史组[(32.9±6.3)U],治疗后1个月HOMA-IRI有家族史组(2.14±1.20)高于无家族史组(1.78±1.06),P<0.05.结论 有无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时在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抵抗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人胰岛素;治疗组3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晚12时加1次中效胰岛素.根据血糖结果设定门冬胰岛素总量,初始剂量比常规人胰岛素用量减少25%,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进行比较.两组疗程均为14~28 d.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 h血糖为(6.35±2.33)mmoL/L,早餐后2 h血糖为(9.37±1.29)mmol/L,午餐后2 h血糖为(9.38±1.27)mmol/L,晚餐后2 h血糖为(8.93±2.37)mmol/L,HbA1c为(6.24±1.87);治疗组分别为(4.51±1.22)mmol/L、(7.43±2.31)mmol/L、(6.71±2.52)mmol/L、(7.22±1.28)mmol/L、7.55±1.46.治疗组24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可有效控制24 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使用方便,餐前或餐后注射均可达到良好效果;可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6月30日诊治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时血糖(FPG、2hPG)、炎性因子(WBC、CRP、PCT)变化,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WBC、CRP、P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4.75±2.22)d、(34.67±5.31)U/d、(5.61±2.04)d短于对照组(6.43±2.76)d、(42.94±6.65)U/d、(7.67±2.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例低血糖发生,观察组有1例低血糖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利于感染及血糖水平的及时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