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明确各岗位护士的职责,护理服务内涵、服务目标和工作标准,服务项目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健康指导等内容。结果:患者的基础护理、安全管理能很好落实,病房环境可达到安静、整洁、安全、有序,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持续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理学科向专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吸内科示范病区,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评分标准,制定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岗位职责.比较新护理模式实施前、实施6个月后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科室医生、护理人员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施6个月后,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充分体现,很大程度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发,患者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更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吕芳  周凯云 《中国临床护理》2013,(6):529-530,547
目的探讨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个护理单元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连续性整体护理工作落实,符合患者需求,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柔性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柔性激励及组织文化建设等手段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协调护理人员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选取2011年上半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骨二科为实验组,与同期实施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骨一科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柔性激励适用于县级医院护理部,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个人成就感及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上所起的作用。 方法:对我科270例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功能制整体护理模式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分级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脑梗塞患者的满意度(χ2=5.2683,P<0.05)、护理人员整体素质(t1=2.2177,t2=2.2542,χ2=97.5850 ,P<0.05)及科室分级护理质量(χ2=4.1667 ,P<0.05)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工作模式,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伤病员满意度,为伤病员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分阶段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服务及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变化。结果①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服务满意度从95.73%提高到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从92.31%提高到9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实施组内责任制,患者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得到落实,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②实施组内责任制,健康知识讲解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能有效普及健康知识。③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人才培养。④实施组内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调动每位成员积极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大包干责任制的要求,将护理人员按层级分组管理病人和一对一管理病人,实行护理人员床边工作制,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开展大包干责任制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8.
高丽琼  郭佳 《华西医学》2014,(11):2160-2162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经验及效果。方法于2012年12月20日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提高护士的专科技能操作,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2013年的病床周转率、床护比、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2012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降低。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人员28名及需进行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支持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应用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所参与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订层级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等方法。结果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了整体护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医护配合程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分析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在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成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15个科室实行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即每个科室根据床位多少分为2~3组,每组由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采取"扁平化"管理,每人负责5~8例患者,实行8 h在岗、24 h负责制.统计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后7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并与实施前(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相应指标作对照分析.结果: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试点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提高,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1).结论: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可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密切护患关系,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对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6月同科室的120例病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护士到位时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日均输液呼叫铃声少于对照组,护士到位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推行责任制护理和开展床边工作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对症、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给予精心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66例哮喘患儿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症状控制,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及时治疗,密切临床观察,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林凤英  麦志晖  王永飞 《全科护理》2012,(18):1697-1699
[目的]建立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实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岗位能力培训有机结合,提升ICU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的职级评定,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将护士和床位分组,每组护士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形成上级对下级护士逐级负责制的层级系统化管理模式,并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施纵横双向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指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使各层级岗位职责及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得到有效落实,保证ICU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缺陷。  相似文献   

15.
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效果。在试点病房划分责任小组与区域,改变分工方式与排班形式,责任小组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小组成员共同对所管患者实施整体的连续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管理与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后,促进了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降低了护理缺陷、患者投诉的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密切了护患、医护关系,实现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ICU病人监护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病人服务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应用ICU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病人信息、床位管理、医嘱处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科研统计、系统设置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ICU管理信息系统后缩短了24 h护士书写文书时间,24 h护士床边护理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观察病情及时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 ICU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ICU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救护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病房责任护士分层组合并纳入医疗组与医生同步共同对患者实施医疗护理的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后),与传统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90.18±3.05)分,管理后平均(97.24±2.78)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5.274,P〈0.01);管理前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平均(88.36±4.11)分,管理后平均(96.91±3.53)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12.420,P〈0.01)。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消毒隔离管理、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知晓率管理后均比管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8,4.773,4.569,5.031,4.983,6.249,7.667;P值均〈0.01)。结论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推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工作制(病人设为观察组),并与2009年3月~2010年6月实施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病人设为对照组)进行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及满意度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专业、全面、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Patient safety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nursing care quality, and nurses hold frontline responsibility to maintain patient safety. Many countries now face healthcare provider shortfalls, and recognize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adequate manpower and patient safety. Many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work to foster positive work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 quality.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buy in" of nurses, patients and policymakers are critical to maximiz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improve patient safety. This article adopts Donabedian's theoretical "Structure-Process-Outcome" model of quality (Donabedian, 1988) and presumes all high-quality healthcare environment indicators to be linked to patient safety. In addition to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healthcare environment quality on patient safet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certain indicators for tracking and assessing healthcare environment quality. Future research may design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se indicators to help further enhanc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ur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