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8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其心功能损害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求对各级心功能不全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本组心力衰竭为2002年至2004年间住我院的患者,男50例,女38例;年龄28~78岁,平均44岁。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 30例CHF患者进行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同目测量血清钾、镁浓度.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室壁运动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①CHF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90%.②VA低于LownⅢ级者的EF显著高于LownⅢ级以上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④室壁运动异常组发生高于无室壁运动异常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VA中血清钾离子浓度多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且多合并低镁.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VA)发病率很高,治疗CHF时心律失常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郭松铎 《江苏医药》1989,15(3):181-183
本文分析4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显示42例(95.5%)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其中25例(59.5%)为复杂室早。平均心率与室早次数呈密切正相关(γ=0.64,P<0.0005)。心衰程度愈重,心脏愈扩大,复杂室早就越易发生。认为此类心律失常,是影响CHF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洽疗应根据心功能情况,采取正确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关系。方法:对住院66例心力衰竭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并发症和临床转归。结果:38例患者心电图显示快速心房颤动,13例为频发室性早搏,8例为室性心动过速,4例为房室传导阻滞,3例发生心室颤动。结论:心律失常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且加重心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38例同时具有高血压病、心阻抗图和彩色多普勒所测EF值〈50%及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利尿、扩血管为基本药物,连续治疗4~6周,观察EF值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2例EF值〉50%,其中25例室性心律失常全部消失;7例和EF值仍〈50%的6例合计13例,占34.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P〈0.001),每例室性早搏(143.8±66.1)次,较治疗前的(2561.6±1257.2)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P〈0.001)。结论提示随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心肌生理异常改变具有可修复性,改善心功能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取自住院心力衰竭并发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首剂15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滴注,于15min内注完,根据病情10min后重复给药,总量〈1200mg/24h,以后逐渐减量维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本组90例显效52例,占57.8%;有效38例,占42.2%;无效0。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出现心力衰竭时所发生的心律失常及其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已确诊为DCM心力衰竭患者93例,分别实施6min步行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按心力衰竭程度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随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上述每组病例DCG至少检出2类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其次是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A、B、C三组心力衰竭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排序依次为C组〉B组〉A组,经方差分析,C组、B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c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F=3.67,P〈0.05)。结论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类型多样,多为复合型,其严重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中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并就其特点及有关因素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8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按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不包括心肌梗塞病例。32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51.67%)、22例(36.67%)、7例(11.67%),总有效率达88.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21.67%)、25例(41.67%)、22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纽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常规方法加胺碘酮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任品芳  王翔  王超权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92-139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护下抗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1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结果 98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减少80%以上,有3例因合并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9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小于80%.结论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测下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仍可以取得明显疗效,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而导致心功能恶化及可能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当数量的CHF的致死原因归咎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本文观察138例CHF患者合并心律失常112例,占81.16%,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6例,占58.93%。结果是:室性早搏在心力衰竭最常见,VA发生率与心力衰竭程度成正比;各类心脏病中VA发生率以冠心病为高,其次为心肌病。认为CHF并VA的病因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综合的。与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镁),神经内分泌因素及多种药物等诸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刘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0-241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为今后相关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详细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救治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即对收治于我院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首次剂量为150 mg胺碘酮加入到2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输注,保证在15 min内输注完毕,根据患者心力衰竭的实际情况,15 min后重复输注,每日的总剂量不得超过1200 mg,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应该待病情稳定后适当减少输注药量。同时维持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力衰竭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结果本病例中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患者中显效43例,显效率为:60.56%,有效22例,有效率为:30.98%,无效6例,无效率为:8.46%,总有效率为:91.54%。疗效显著。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6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鲍平 《中国药业》2005,14(12):88-8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6例患者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疗程共6周.结果:显效10例(17.86%),有效34例(60.71%),无效12例(21.43%),总有效率78.57%.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卡托普利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7.
18.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全  左瑞云 《河北医药》2009,31(12):1453-145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22例(40.7%),有效25例(46.2%),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将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胺碘酮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78例经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LVH的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及104例无LVH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分析并比较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VA)、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CVA)发生例数分别为:68(87.18%)、9(11.53%),对照组则分别为:31(29.81%)、0(0%),观察组VA及CVA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LVH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