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呈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发病模式,并且嗜盐、肥胖等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广泛的多基因的性状间存在多种相关性,提示本病乃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可能存在一种主要基因一微效基因共同遗传的方式。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可能混淆基因型(genotype)表现型(phenotype)和血压的关系[1]。一、高血压病的遗传性1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挛生子的研究:单卵双生子间的血压相关系数为055;双卵双生子间为025;(2)家系…  相似文献   

2.
少儿期血压偏高和肥胖与成年人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欧美国家 8%~ 2 0 %的成人和 5 %的儿童患有高血压。尽管近年来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长足发展 ,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尤其对儿童血压的研究较少。本组对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进行血压偏高和肥胖等因素的分析研究 ,以探讨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笔者从 1997年起对石家庄市郊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进行了血压偏高和肥胖等因素的分析 ,并对其血压偏高和肥胖者的家系进行三代调查。1 2 方法 本组对 2 88名 8~ 15岁的学生在休息 30min后取坐位分别测量左上肢收缩压和舒…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培哚普利片对 1、2级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 ,在用药前后分别监测了 89例高血压病患者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血压的变化。结果显示 ,培哚普利治疗后 ,运动前、运动时、运动后的 SBP和 DBP均较治疗前降低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但 1级高血压组有 4例 ( 16% )、2级高血压组中有 2 3例 ( 3 5 .9% )仍为运动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基本损害是在浸润性红斑的基础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1 发病情况本病的患病率较高 ,据有关的资料统计 :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 0 .1 %~ 3% ,我国患病率为 0 .1 2 3% ,现估计有 30 0万人患病 ,以青壮年为主 ,男性多于女性 ,北方高于南方 ,城市高于农村。2 病因及发病机制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 ,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 .1 遗传因素 本病常有家族发病史和遗传倾向 ,约 2 0 %的银屑病有家族史 ,关于遗传方式 ,有…  相似文献   

5.
福辛普利是新一代次磷酸基因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在治疗高血压时 ,它除了具有A CEI共有的优点外 ,还具有长效、高效、剂量调整简易、双途径排泄等特点 ,我们采取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法 ,并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以进一步观察其疗效。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选择高血压患者 58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32~ 72岁。 1级高血压者 38例 ,2级高血压者 2 0例 ,均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肝肾功能良好者。1 2 给药方法 开始剂量为 1 0mg ,每日一次 ,清晨顿服。分别于早 8Am ,晚 8pm…  相似文献   

6.
莫天权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21-3122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男性中有190例父母有高血压史,女性中有67例父母有高血压史;45岁以上者268例,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发病因素为基因和遗传、年龄、性别、精神和不良生活习惯、血脂异常等,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均降低了高血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高血压为多种因素综合引起,防治心脑血管病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松龄血脉康是以珍珠层粉、葛根等数味中药组成的一种复方中成药制剂。其显著的降压作用已为临床和实验所证实。本文对 2 0例高血压患者和 2 0例正常血压者进行观察 ,旨在研究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病人和正常人血压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涉及患者 40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18例。年龄 5 5~ 6 8岁 ,平均 6 0 8岁。其中高血压患者 2 0例 ,血压正常的 2 0例。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收缩压≥ 16 0mmHg(2 1.3kPa) ;舒张压≥ 95mmHg(12 .7kPa)。两者有一项经核实 ,即可确诊。1 2 观察方法  2 0例高血压患者为一组 …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血压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血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选用长效降压药;改良组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视48~72h动态血压数据在血压超标期前半小时左右临时加用中短效药降压药.比较两组方法1个月、3个月时血压达标率及1~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需三种或以上种降压药联合应用的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目标血压达标率在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是71.7%和78.3%,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多药联用的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血压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佳,并发症少,预后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是我国常见眼病之一,一般认为其发病和遗传有关,为了进一步认识其遗传类型和规律,作者对家系中有高度近视和双亲中没有高度近视的37个家庭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在37户家庭中,家系中有高度近视者7户其子女计14人。双亲均无高度近...  相似文献   

10.
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 :将 34名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前者服用二甲双胍 85 0 m g,bid,后者服用谷维素 10 m g,bid,治疗开始前及 3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参数及血压的变化。 结果 :治疗 3个月后试验组的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胰岛素敏感性参数及血压均有下降 (P<0 .0 5 ) ;试验组及对照组降压疗效有效率分别为 5 2 .9%、11.8%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型、顽固性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 ,并可能通过此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血压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高血压与高血粘度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 ?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收集了本院 1997年~ 1999年之间住院病人的 5 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 2 5例 45岁以上的健康人的动态血压 (ABP)结果和血粘度结果 ,以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血粘度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高血压病组 5 0例 ,为本院住院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 5 0~ 82岁 ,平均 71.2岁 ,病程 2~ 33年 ,平均 2 0 .6年。诊断按 WHO— ISH(1999)高血压病之标准 ,均经病史…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升高 ,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且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与致残因素。因此 ,加强老年高血压护理 ,对减少致残和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1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5月干部病房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 2 4例 ,全部患者年龄≥ 6 0岁 ,高血压诊断标准≥ 12 .6kPa ,血压评定均在不同日程测定三次以上 ,同时选择住院正常血压老年人 2 0例 ,收缩压≤ 18.6kPa及舒张压≤ 12 .0kPa进行对比分析 ,两组病人均为机关工作人员 ,高血压病人组…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内皮素释放的定量关系 ,对 3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 1 7例正常妊娠胎儿脐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观察 ,并结合免疫组化和放射免疫法对内皮细胞内内皮素及母血、胎儿脐动脉血内皮素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母血及胎儿脐动脉血内皮素水平分别为 ( 3.36± 0 .62 )ng/L和 ( 8.1 4± 1 .58)ng/L ,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 2 .68± 0 .51 )ng/L和 ( 6.1 4± 1 .37)ng/L( P <0 .0 1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内皮细胞内IgG和内皮素阳性率分别为 ( 2 .69± 0 .35) %和 ( 3.2 6± 0 .2 9) % ,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 ( 2 .0 1± 0 .2 4 ) %和 ( 2 .38±0 .2 6) % (P <0 .0 5)。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内皮素增多 ,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4.
血尿酸作为一独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正受到临床的重视。本研究以高血压病患者及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 5 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3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4 .0 1± 1 5 .2 4岁。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且高血压正常者 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2 .1 3± 1 3.89岁。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试行本 )》的诊断标准。入选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肿瘤。1…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在鼓浪屿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病监测工作期间 ,对单纯应用尼卡地平疗效不佳的 40例原发性高血压 ,采用联合卡托普利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按 WHO/ ISH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分析标准 ,随机选择 1 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的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符合上述标准者停用所有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口服尼卡地平 1 0 mg,3次 /日。一周后对舒张压≥1 1 0 mm Hg者改为 2 0 mg,3次 /日 ,2周后舒张压仍≥ 1 0 0 mm Hg者列入治疗组 ,否则剔除。入选的 40例平均血压 1 70 .61±1 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一2010年5月因头颅DWI诊断为新发脑梗死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97例,其中半年内规范降压且检查过24h动态血压的共31例,将其与同期半年内接受过相同降压治疗和检查的无新发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共42例进行比较。将资料分为钙拮抗剂组(CCB,43例)及非钙拮抗剂组(nCCB,30例),其中CCB组又分为拜心同(Procardin,26例)和络活喜(Norvasc,17例)2亚组。以单因素分析比较各分组或亚组间血压的变异性,以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因素。结果CCB组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低于nCCB组(X^2=12.378,P=-0.002);高血压伴有脑梗死组BPVsBP及BPVDBP高于不伴脑梗死组(t=-6.324,P=0.000;t=-2.822,P=0.006),但2组间24h平均收缩压(SBP)及平均舒张压(DBP)差异无显著性(P〉0.05);BPVSBP在Procardin、Norvasc及nCCB3组中呈渐增高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BPVsBF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0R=9.94E+40,P=0.000),CCB类药物是脑梗死发病的保护性因素(OR=0.049,P=0.015)。结论血压的变异性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CB类降压药,特别是拜心同,可以通过降低血压的变异性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环境与遗传因素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状动脉心脏病 ( CH 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10 5例高纤维蛋白原者作病例 ,按 1∶ 1配比设置对照 ,探讨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随访比较高纤维蛋白原组和低纤维蛋白原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史、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 9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 ;高纤维蛋白原组一级亲属纤维蛋白原水平 ( 6.1± 0 .8) g/L 高于低纤维蛋白原组的一级亲属 ( 4.4± 0 .5 ) g/L;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者 CHD的发病率 ( 2 4% )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者( 10 % )。结论 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史、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 ,而高密度脂蛋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负相关 ;遗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是 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高血压在临床上都很常见。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病死率较非糖尿病者为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 ,在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症患病率为 2 0 %~ 40 %。据有关研究的结果显示 [1、2 ] ,糖尿病高血压者与非糖尿病正常血压者相比 ,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4倍。外科手术病人伴发糖尿病者并不少见 ,且呈上升趋势 ,为保证此类病人能顺利进行麻醉和手术 ,我们采用在术前、术中控制血压和血糖的办法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 18例 ,其中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44~ 76岁 ,平均 6 0岁 ;平均体重 70 kg…  相似文献   

19.
刘映雪 《北方药学》2012,9(6):95-96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的界限为大于60岁,即大于60岁者发生的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病。而高血压病程长、进展缓慢,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发病机制即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通过什么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而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国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多中心、平行对照设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14 0例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分成治疗组 73例和对照组 6 7例 ,分别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2 .5mg或氯沙坦 5 0mg ,qd。其中 4 9例新发病人持续服药 8wk ,剂量不变 ;另 91例非新发病人 4wk后如血压≥ 18.7/12kPa则将剂量加倍 ,共 8wk。 2组各有 18和 12例病人做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 8wk后 ,在非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9%和 6 9% (P>0 .0 5 ) ;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 0 %和 84 % (P >0 .0 5 )。不良反应 2组分别为2 9 %和 2 1%。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长效降压药物 ,降压疗效与氯沙坦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