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难经》脉法继承了《黄帝内经》中诸多的脉学理论,如寸口理论、五脏虚损的顺序、三阴三阳之王脉、脉之阴阳、色脉相应、四季之脉象等。《难经》还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脉法进行了创新。在诊脉部位上,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将各脏腑病变分候于寸口部位;在脉象浮沉、迟数与脏腑的关系上,认为数脉为腑病,迟脉为脏病;在脉象变化与阴阳的关系上,强调在诊脉时,要注重阴阳脉象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疾病的转归;在脉象变化与五行的关系上,认为某一部位脉象的变化不仅能判断其所主脏腑的病变,亦可结合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测相关脏腑的病变;在尺脉变化与元气的关系上,认为元气的盛衰主要与尺脉变化息息相关,其脉象的强弱可提示元气的盛衰。  相似文献   

2.
介绍北京海军总医院李炳文主任诊脉经验,李炳文主任认为诊脉要在分清脉之位、体、力、势、率、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脉神、神脉势、察脉躁静;危重证候,还需诊跌阳与太溪脉,以察胃气、肾根之有无,这是判断疾病预后,诊脉察病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宋·吴洪撰《脉赋解义》 ,该书久佚 ,今发现存于《诊脉须知》中。《诊脉须知》共 5卷 ,此乃书商辑成 ,内含多种宋代脉书。因吴仲广的脉书置于首卷 ,故其署名被误以为是《诊脉须知》全书的作者 ,且被误作明代人。与《诊脉须知》合刊的《诊脉要诀》3卷 ,经考为《察病指南》的更名书。明代还有两个与吴洪同名的医家 ,籍贯不同 ,且均未著脉书。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诊脉部位的演变规律.方法:从脉学发展史来看,诊脉部位历史演变的主线是由繁而简.之所以能够由繁到约,首先是对于病脉种类的认识不断增多;其次在寸口采用上应上、下应下的原则;再则出于诊脉方便;另外受到服装、社会意识的限制和影响.结果结论:脉诊部位由繁而约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的必然,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动画方式介绍了各种脉象的搏动特点、诊脉的方法以及诊脉者的感觉,使脉位、脉形、脉势、脉率可清楚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初探《难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个方面探讨了《难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首创"独取寸口"法的诊脉方法并分析其理;首创寸、关、尺三部定位;初步拟定脏腑经络在寸、关、尺的相应部位;拓新了三部九候的含义及其所主;重视尺部脉;重视诊脉之"浮沉诊法";重视脉证相参的辨证;重视"四时脉";提出积聚痼疾之脉象.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脉诊是这个宝库中丰富多采的诊断方法之一。《内经》对诊脉独取寸口的论述甚为精辟。在《内经》中,诊脉方法有:遍身诊脉法、人迎寸口法、独取寸口法等。独取寸口则为别具风格沿用至今的诊脉法,它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特色。几千年来,通过无数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对寸口诊脉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脉学理论。下面就《内经》对诊脉独取寸口的认识,谈点肤浅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对中医脉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主要是用仪器描记桡动脉的脉搏图。把诊脉所得的结果变成图形,从而实现中医诊脉的客观化,为进一步研究脉学提供客观指标。本文就110例正常人平脉脉搏图进行分析,以探索桡动脉脉搏图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是以一指诊脉动而不是用三指诊脉的,关于诊脉的时间和条件,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上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所以说,以平旦最为理想的诊脉方式,治疗问题,又以脉动为气的有动脉跳动为其中,可通过扪、循、切、推、按、抓等来诊察疾病的方式,通过动态了解脉的虚实,通过怒之带给血管以刺激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脉以胃气为本--《内经》脉学探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中论脉气之形成 ,强调胃气乃五脏六腑之本 ,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 ,说明胃气是脉气形成的重要部分。临症诊脉 ,先辨胃气 ,胃气的有无可测知疾病之轻重缓急 ,以揭示诊脉之理  相似文献   

11.
此文主要围绕“平脉”的基本概念及“平脉法”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分析阐发。按照原文编排体例,用串解的方式,依次从平脉大纲、诊脉之法、特异病脉、脉象类别及诸脉主病五个方面,重点解难辞、义,会通《內》《难》《金匱》及六经病篇来讨论“平脉法”的脉法奥旨及脉学思想。认为“平脉法”与“辨脉法”比较,立论偏重于临床脉诊的具体问题,如诊脉辨证的一些具体方法、特异疾患的脉象表现、临证脉象的类别及诸种脉象主病的举例论述等。指出,“平脉法”不但是《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医古代脉学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循环理论研究中医脉学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80例健康人平脉的甲皱微循环,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受检者由两名中医师诊脉确认为平脉,手指局部无疾患,排除可能影响循环的饮食、药物因素。凡诊脉不一致,或者虽健康但脉有较明显弦、滑、细、数等兼脉者均不列为检查对象。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16~63岁。  相似文献   

13.
陈斌 《西部医学》2017,48(3):47-48
<正>脉诊,又叫做切脉、按脉、诊脉等,是中医临床诊病的核心技术,亦是中医临床中最难懂、最难学的部分,属望、闻、问、切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功。脉诊是传统中医标志性的诊断方法,在百姓心中是中医的象征。但目前临床上,能真正熟练运用者已日渐稀少。现就本人临床脉诊体会,谈谈感悟。1功能脉法也称为传统脉法,即通过诊脉了解患者五脏的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人体的疾病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杂病,张仲景的《伤  相似文献   

14.
凭脉辨证,是中国传统的医术,中医治病,不是单靠诊脉而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某种病变需用舍脉求证和求脉舍证未辨证分析。诊脉不过是切诊中的一个主要手段。现在诊脉,主要是按摸手腕上的挠动脉,晋代名医王叔和写过一部《脉经》他把五脏分属到不同部位的寸、关、尺上,来分辨五脏六腑疾病的轻重,脉搏的快慢,有力无力,脉幅是大是小,节律  相似文献   

15.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是在《周氏脉学四种》和《外诊简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是周氏诊断学思想尤其是脉学思想的重要反映。其在归纳出浮沉、迟数、强弱等24字诊脉法则,创立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为纲的诊脉方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脉式规范     
脉诊是中医临证不可或缺的重要诊疗方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临证体会,就临床诊脉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梳理,期望为了解、学习和运用中医脉诊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凭脉辨证,是中国传统的医术,中医治病,不是单靠诊脉而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某种病变需用舍脉求证和求脉舍证未辨证分析.诊脉不过是切诊中的一个主要手段.现在诊脉,主要是按摸手腕上的挠动脉,晋代名医王叔和写过一部<脉经>他把五脏分属到不同部位的寸、关、尺上,来分辨五脏六腑疾病的轻重,脉搏的快慢,有力无力,脉幅是大是小,节律整齐还是紊乱等情况.区分为27种脉象.医者为了便忆,以四句话<浮沉迟数滑涩革,细弱微缓散芤结,代促伏洪长短动,弦牢紧虚实濡脉>.现择要举例浅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试举例说明《金匮》的诊脉法。 答:《金匮》的诊脉法具体来讲有四种: (一)独取寸口法,即《难经、十八难》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独取寸口法,也是临床常用的诊脉法。寸口,是在手腕后挠动脉处,分寸、关、尺三部。“寸口为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属于太阴肺之动脉,肺朝百脉,十二经之经气都会于此,故寸口脉与全身的经脉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熊继柏教授认为《黄帝内经》诊法学内容主要包括:诊法学的整体观思想;四诊合参的诊察方法;审察病机的纲领。望诊之法包括察部位、辨脏腑,察神色、观成败,察形态、测病变;闻诊之法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之法包括问病情、审病因;切脉之法包括诊脉的一般要求、切脉的部位、测脉的至数、察脉的胃气、脉象的主病、脉合四时阴阳、脉合病证阴阳。审察病机的纲领主要包括五脏六气病机、阴阳寒热病机、邪正虚实病机、气血营卫病机。《黄帝内经》诊法学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诊脉独取寸口的脏腑定位,为寸口诊法用于临床奠定了基础。寸口六部各配脏腑,体现了脏腑气机升降和五行生克制化。寸口脉脏腑定位,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且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所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