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种手术结合治疗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25  
目的:对部分复杂的顽固性癫痫病人,将几种手术结合使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北京天坛医院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230例,其中对15例顽固性癫痫病人采用几种术式结合的方法。病人年龄9-43岁,平均18岁。病程4-40年,平均13年。发作形式为强直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失神,其中有8例存在两种发作形式。术前均服过抗癫痫药,病程后期同时服用2-3种抗癫痫药。这15例病人术前均行头皮脑电视频连续监测及头MRI检查,其中5例行头PET检查。手术在皮层脑电及深部电极监测下进行。13例行额颞开颅,胼胝体前部切开 颞前叶及海马切除 皮层热灼术;1例行额颞顶枕开颅,枕叶萎缩皮层切除 胼胝体前部切开 选择性海马切除 皮层热灼术;1全先行左额颞开颅,脚间池错构瘤及颞前叶及海马切除 皮层热灼术,术后癫痫减轻但仍发作且术后头皮脑电显示右额棘波明显,故又右额颞开颅,胼胝体前部切开 皮层热灼术。结果: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术手抗癫痫药物减少,术后12例服用一种抗癫痫药,3例服用两种抗癫痫药。术后随访3-12个月,14例无癫痫发作,1例癫痫发作两次(术前每天发作5-8次)。结论:多种手术结合治疗顽固性癫痫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胼胝体前部切开治疗顽固性癫痫一例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单国雄我院1990~1993年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治疗顽固性癫痫二例,收到良好效果。例1男,24岁。反复全身抽搐5年,近一年来频频发作。有时连续几天均有发作。入院后经检查和准备后,作右额顶大骨...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8年至1990年5月对35例慢性癫痫性精神病采用胼胝体前部切开及双侧扣带回切除术治疗,经临床随访2年5个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4~51岁,病程4~26年。病因:头部外伤6例,颅内炎症后9例。年幼时高热4例。难产4例、阳性家族史2例、精神刺激心因性6例,原因不明4例。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入院吋仍有癫痫发作,平均每月4次以上,其发作类型:全身性抽搐,大发作21例、小发作5例、大发作+小发作4例、局限性-全身性发作4例,局限性发作1例,精神症状多在第一次癫痫发作后3~15年出现,有攻击行为者15例、毁物5例、自言自语6例、言语减少4例、幻觉9例、妄想8例、独笑3例、有自杀观念者2例。神经系统检查皆无阳性体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9年起对12例顽固性癫痫进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随访1年以上,本文对随访结果,结合文献进行疗效分析。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17~35岁,平均27.4岁。病程2年~25年,平均9.4年。外伤性2例,小血管畸形2例,囊肿l例,可疑脑炎后,产伤各1例。全部病历经2年以上正规抗痫治疗。发作类型及频率:复杂部份发作1例,部份发作伴全身发作1例,全身性发作5例。发作频率为每日10余次至每月2次以上不等。神经系统检查;病变对侧肢体轻瘫2例。神经放射学检查:头部摄斤7例,显示陈归性颅骨凹陷骨折、颅内异物;脑血管造影4例,小血管畸形2例,2例正常,头颅CT扫描4例,低密度病变2例,2例正常。脑电图检查:均经五次以上,除常规导联外,还采用睡眠抑制,诱发试验,密集电位、三角定位,显示棘,尖波或棘慢波,其中4例呈局限性异常,3例呈弥漫性异常。韦氏智力测定5例,4例轻一中度损害,正常1例。治疗;胼胝体前部切开2例,颞叶前部切除+胼胝体部份切开1例;痫灶切除2例,脑膜脑瘢痕切除+凹陷骨折复位2例。疗效:近期疗效100%,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科自1989年1月开展癫痫外科治疗工作以来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58岁。病程3月~22年,平均4.3年。多数患者为大发作,少数具有各种发作形式。该组病人已明确病因,少枝胶质细胞瘤3例,血管畸形4例,脑囊虫切除术后1例,产伤1例,外伤性1例,脑炎后1例,高热后3例,不明原因6例。手术方式10例行胼胝体前部切开,1例半球切除,2例EEG颞叶痫灶行颞叶前部切除;7例CT和/或脑血管造影示形态学异常者,4例EEG呈局灶痫灶,均行病灶切除。手术效果,随访仅1月~2年4月,5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均为病灶切除术后,癫痫发作或严重程度减少50%以上或无发作11例,但需继续用抗痫药,其中胼胝体前部切开7例,颞叶前部切除2  相似文献   

6.
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17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科从 1 992年至 1 999年 ,采用胼胝体前 2 / 3切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 1 72例 ,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 72例 ,男 1 0 3例 ,女 69例 ,年龄 5~ 60岁。病程在 2~ 35年。可能病因有脑炎后遗症 2 0例 ,头部外伤或产伤 31例 ,其余原因不明。癫痫发作类型 :均为大发作 ,其中 2 1例伴局限性发作。发作频率 :每月 1 0余次以上 1例 ,发作 1次左右86例 ,每周发作 1~ 3次 85例。本组患者在术前都应用抗癫痫药正规治疗 3年以上疗效不佳者。术前都进行头颅 CT检查 ,脑萎缩 38例 ,轻度脑积水 6例 ,余均未见异常。术前常规检…  相似文献   

7.
联合性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采用几种联合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顽固性癫痫采用痫灶切除与脑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颞叶内基底部切除加新皮质MST;广泛性双额叶MST加胼胝体前2/3切开;限局性病变、痫灶切除加周边区(叶)MST的联合手术治疗。其中男98例,女32例。年龄10~55岁,平均30.7岁,大发作70例,失神发作25例,限局性发作30例,其它发作5例。术前根据EEG、CT、MRI、SPECT/PET‘定位。术中用ECoG皮层探测,构划出手术切除及MST范围。在显微镜下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后,再用ECoG对手术区复查,无棘波出现才完成手术。结果 130例术后痫性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发生死亡或严重并发症。120例随访1~6年,平均4.7年。72例(60%)发作消失,35例(29.17%)发作显著减少或1年中偶发1~2次;10例(8.33%)发作减少≥50%;3例(2.5%)差,术后2年随访期又出现大发作。有效率97.5%,显效率88.17%。结论 几种手术方法的联合应用,不但提高了控制痫性发作的疗效,还可保护部分大脑皮层的组织神经元免遭切除或损害,这是治疗顽固性癫痫较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报告用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癫痫21例,随访2~3.5年,结果无发作或1年内发作少于3次者8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者9例,有效率为81%。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近5年中为顽固性癫痫病人进行了癫痫外科的手术治疗26例次。其中采用胼胝体切开术治疗6例顽固性癫痫病人,现初步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l例。年龄12~37岁。病程7~16年,平均11.2年。病因中颅内蛛网膜囊肿1例,脑外伤后遗症1例,原因不明4例。全部病例均经长期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发作类型均为大发作,其中2例合并有精神运动性发作。发作频率为每月4~5次至每日7~8次不等。术前阳性体征:1例右上肢肌力Ⅳ级,1例左下肢肌力Ⅳ级,4例无阳性体征。4例智能低下,2例焦虑抑郁有自杀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切开术对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与脑电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3-01-01-2014-06-30入院被确诊为难治性癫痫,并行胼胝体前部切开术的30例患者,手术前后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临床资料完整,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1)术后患者均继续口服常规量控制癫痫药物,术后3个月内未发作12例,余在随访期内,很少发作2例,发作较前减少75%以上6例,无发作较前减少50%~75%5例,无明显改善4例,症状加重1例。(2)未发现癫痫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脑电图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3)手术并发症均较轻,多呈一过性表现,无死亡病例。结论 (1)当前胼胝体切开术对于顽固性癫痫仍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2)患者手术前后长程脑电图监测捕捉癫痫灶对于定位致痫灶,区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后效果的预判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胼胝体切开术治疗癫痫尚存在许多未达成共识的地方,需临床继续深入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29年9月至1992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癫痫5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2例,5~58岁,平均27岁。大多原因不明。癫痫发作类型:大发作30例,复杂性部分发作8例,大发作加癫痫性精神障碍(毁物、行凶及攻击行为等)3例,局限性发作偶伴全身发作7例,局限性发作2例。使用立体定向靶点毁损双侧扣带或杏仁核者36例,胼胝体前部切开5例,癫痫灶切除5例,颞叶前部切除2例,小脑埋藏电极刺激2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毁损胼胝体及杏仁核治疗顽固性癲痫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51岁,平均13.67岁,病程平均13.3年。其中癲痫大发作5例,失神合并自动症1例。其中原发性为5例、外伤性1例。每月发作性次数均在4次以上。术前2次以上脑电图检查均为中度异常,尖波或棘波、尖慢波综合或棘慢波综合。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本组术后随访6~22个月,1例维持原剂量药物无发作。2例发作2次、余3例发作次数减少75%。2例术后冲动、攻击行为消失,另3例改善明显。为了探索定向手术对癫痫病人的智力、记忆力及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任选3例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韦氏记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胼胝体切开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 82例难治性癫痫行胼胝体切开术治疗,其中18例行单纯胼胝体切开、33例行胼胝体切开 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31例行单侧致痫灶切除 胼胝体切开 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11例(13.4%)癫痫发作完全消失;41例(50%)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16例(19.5%)癫痫发作程度减轻;8例(9.8%)无明显改善;6例(7.3%)发作略有加重;无死亡病例.手术后疗效以Wilsion标准评判,优良率为83%.结论 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者,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致痫灶的切除,但对于全面性发作的病人,其致痫区往往比较广泛而无法切除,胼胝体切开可以阻断两侧半球间痫样放电的传播,联合皮层热灼术可以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和改变发作形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发作间期^14F—FDG PET在难治性癫痫手术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学者认为脑PET显像不仅能诊断癫痫,且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为癫痫的手术、立体定向和放射外科治疗提供了定位依据。本研究分析了1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18)F-FDG PET脑显像与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病理结果的关系,以探讨术前~(18)F-FDG PET脑显像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48岁,平均21.5岁;病程1.5~20年,平均4.5年;发作类型按照国际癫痫分类标准:全身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例;均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癫痫,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术前所有患者均行2~5次EEG或动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错构瘤与癫痫的关系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3例儿童颅内错构瘤与癫痫病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5~5.5岁.初发病年龄自出生后1月余~5个月.首发症状均为癫痫,其中2例为痴笑性发作伴其他症状,1例为全身性发作.3例均无性征发育异常.3例均行外科手术:翼点入路1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例、经额-颞开颅1例.术中均进行脑皮质和错构瘤部位的脑电图监测.结果 颞叶内侧错构瘤全切1例,下丘脑错构瘤大部切除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经过10~15个月的随访,2例癫痫发作明显减少(Engel-Ⅱa级),1例癫痫发作程度减轻(Engel-Ⅲ级).结论 儿童错构瘤所致的癫痫是一种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可减轻、甚至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导3例病人(男2例,女1例,年龄19~44岁),行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术后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及临床随访8个月,未见癫痫发作。脑电图研究结果表明,病人术前脑电图病理波出现率两侧基本相同,有时一侧波幅偏高或少量棘波。病人术后脑电图病理波多以一侧为主,对侧病理波明显减少,波幅也高于对侧。虽然病人手术前后均有痫性放电但病人术前发作次数较多,术后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或不发作。可能与胼胝体前部被切开后,致使痫性放电大部不能传到对侧大脑半球,从而明显减少了痫性放电对另一侧脑细胞的刺激避免了大脑细胞同时异常兴奋,使癫痫病人不出现临床大发作。至于进一步机理,有待今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对功能区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84例脑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中,采用局部癫痫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者29例,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前颞叶切除33例,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胼胝体前1/3切开22例。记录术后早期和9 ̄30个月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早期16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弱,23例患者术后2 ̄3d出现失语,经治疗均在5 ̄10d内恢复。出院后随访9 ̄30个月,完全无发作65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发作减少50%以下6例,2例癫痫发作与术前相同。术前有14例言语功能障碍,17例有一侧肌力下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结论术后疗效表明局部癫痫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和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前颞叶切除的手术疗效优于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胼胝体前1/3切开手术方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11月开始对10例,全身性顽固性癫痫病人做选择性胼胝体切开及病灶切除术,手术前后都做了脑电图的检查,部份患者做了视觉、听觉,体感诱发电位及心理学检查。术中记录了皮层、皮层下,胼胝体电位及其诱发电位,在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记录诱发电位以探讨胼胝体与皮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作为选择胼胝体切开部位的依据,详细的皮层脑电作为指导病灶切除范围的依据。综合上述检查结果确定胼胝体切开部位。对切开胼胝体后,皮层脑电仍有癫痫源放电的病例则再做病灶源切除,只要不造成神经缺损有棘波的部位均可切除。术后随访4~8个月,无发作者5例,发作减少者1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严重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88年以来,使用Xx线、CT型定向仪治疗顽固性癫痫30例,取得点滴经验,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1岁,病程5~20年,平均7.2年。发作表现:大发作15例,大发作兼有精神运动性发作9例,小发作6例。癫痫发作程度:每月发作5次者9例,10次以上者20例,1例每日发作2~5次。全部病例均经过二种以上正规系统性药物治疗仍有频繁发作,术前均接受EEG检查,有15例还行了脑电地形图检查,头颅CT扫描10例均提示有轻度脑萎缩和脑室系统扩大,明显一侧或一侧占优势有21例,双侧或不能区分何侧占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是治疗癲痫的一种新方法。我科自1987年至1989年为15例病人作了胼胝体切开加病灶切除术,对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了探讨。本组共15例,男8例、女7例,均为顽固性全身性大发作、且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术前均作EEG检查,及CT或ECT检查,拟发现病灶,结果表明ECT检出率较高,本组多数病例发现病灶。手术时均采用全麻,4例采用跨中线开颅,11例采用旁中线开颅,后者由于出血少较理想;本组单纯划开胼胝体前部6例,切开胼胝体前部加额叶切除5例,胼胝体后部切开加枕叶病灶切除3例,胼胝体前部切开加顶叶畸形血管切除1例。疗效评定是通过观察癲痫发作情况、随诊、神经心理检查、脑电图及参照Wilso等制订的标准来进行。结果表明短期疗效显著,达到优者8例,达到良者6例,优良占90%以上,有效率达100%;本组术后无病情不变或加重者。作者认为胼胝体切开加病灶切除术是治疗顽固性全身性癫痫的理想方法,比单纯胼胝体切开更优秀,它既切除了癫痫发作的病灶,又打断了其发作的通路。手术疗效与术前的准确定位及合理的切除有关。至于本术式治疗顽固性全身癫痫的远期疗效及多灶性或弥漫性癫痫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