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球部6例(11.1%)、降部44例(81.5%),其中乳头部38例(占降部的86.4%,总数的70.4%),水平部2例(3.7%),升部2例(3.7%)。腺癌50例(92.6%)。主要症状有黄疸、上腹部痛、体重下降伴纳差、腹胀、消化道梗阻等。上腹部压痛72.0%,无阳性体征20.0%,腹块8.0%。术前合并胆囊病变率37.0%。术前经十二指肠镜、ERCP确诊率为94.4%及77.8%。术前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5例(27.8%),胰十二指肠切除38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9例,失去手术时机6例。手术切除率88.9%,根治性切除率72.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和21.9%;姑息性手术3~24个月死亡,未行手术者半年内死亡。结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降部乳头最多见,以腺癌为主,进展期症状复杂,腹部体症特异性表现低,易合并胆囊病变,术前确诊率低。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的首选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间治疗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位于球部6例(10%)、降部44例(82%)、水平与升部各2例(4%),其中降部乳头区为38例,占降部86%.病理类型为腺癌50例(92%),黏液腺癌2例(4%),类癌与低分化腺鳞癌各1例(2%).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腹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经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确诊率分别为94%和78%.合并胆囊病变率为37%.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8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9例,失去手术时机6例.手术切除率为89%,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7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22%,姑息性手术3~24个月死亡,未行手术者6个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以降部乳头区最多见,以腺癌为主,临床表现特异性差,易合并胆囊病变.纤维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治疗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囊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病程较长的上腹部肿物和胀痛。B超、CT及ERCP等能协助诊断。全组手术切除率为80.0%(良性肿瘤100%,恶性肿瘤70.0%)。肿瘤位于头颈部者7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保留十二指肠及少量胰头的胰腺近全切除1例、胰腺节段切除2例、胰颈肿瘤摘除1例;位于胰体尾者17例中行肿物摘除1例、胰体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1例、胰节段切除及胰空肠Roux-en-y吻合1例;6例广泛转移者仅行活检及姑息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 20%) ,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上腹部肿物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 来发现。其手术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为包括部分胰腺组织的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断和治疗手段。结果 病理类型为腺癌42例、平滑肌肉瘤4例、类癌1例;好发部位为降段(35例),尤其是乳头区(28例)。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上腹疼痛、黄疸、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体重减轻。诊断手段为纤维胃十二指肠内镜、胃肠钡餐、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B超及CT检查。本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和姑息性手术20例。手术死亡率2.2%(1/45),术后并发症20.0%(9/4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Ⅰ-Ⅲ期腺癌治疗效果好,3,5年生存率分别达50.0%和31.8%,姑息性手术无获得长期生存者。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据B超、CT和ERCP诊断,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晚期肿瘤可行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本文对过去24年内共55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出血性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病例和方法收集病例男374冽,女185例,年龄19~85岁。手术适应证包括胰腺腺癌和壶腹周恶性病变408例,慢性胰腺炎151例。手术总死亡率2.7%。结果术后出血42例(7.5%),其中胃肠道出血22例,手术野出血20例(包括胰漏腐蚀性出血11例,4例死亡),13例胃肠道腔内出血通过内窥镜止血,其余9例和所有手术野出血需再次剖腹手术。42例出血中,38例发生于WhiPPle切除后,4例见于全胰切除,7例为慢性…  相似文献   

6.
江斌  严斌  满泉  李艳兵  曾少波 《腹部外科》2010,23(6):344-345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球部4例,降部30例,水平部2例,升部2例。腺癌33例。上腹部压痛22例,无阳性体征3例,腹块3例,黄疸10例。钡餐、B型超声、CT、纤维十二指肠镜以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十二指肠肿瘤有诊断价值。38例中3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率为86.8%。23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60.5%,1年生存率为76.4%,3年生存率为43.7%,5年生存率为33.5%。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肿瘤部位不同,手术方法也不一样。十二指肠乳头上方肿瘤以胃十二指肠切除为主,乳头下方以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为主,乳头周围肿瘤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un JJ  Wu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5):276-27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分析5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腹痛、十二指肠梗阻和上消化道出血。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92.8%、消化道气钡造影70.8%、胃镜50%、CT21.9%、MRI21.4%。能判断部位者肿瘤分布为十二指肠球部1例、降部45例,水平部3例,升部0例。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4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加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术1例,局部根治性十二指肠肠段切除6例,姑息性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1例,肠壁楔形切除术3例。胆肠内引流或/和胃空肠吻合5例,空肠造痿术1例。辅助化疗13例。总体5年生存率45.4%,3年45.4%,1年63.2%。根治手术组和姑息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10个月,术后化疗组中位生存期38个月,无辅助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但各组比较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意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局部根治性肠段切除术二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深度、脉管癌栓、病理类型、手术方法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只有脉管内癌栓与生存期相关。结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局部根治性十二指肠肠段切除术为主,姑息的捷径手术可延长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提倡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军  朱五葆  金庆丰 《腹部外科》2001,14(5):295-296
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 2 4例十二指肠腺癌的症状与诊断、手术治疗及生存率。结果 十二指肠的造影检查和内窥镜检查是最有效的诊断措施 ,准确率分别为 87.5 %和 92 .9%。肿瘤部位分布以乳头周围最多 (6 2 .5 % )。 2 4例中治疗性切除 15例的 5年生存率为 40 % (6例 ) ,姑息性旁路的 9例无 5年生存者 (P <0 .0 5 )。肿瘤分期与预后相关。治疗性切除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十二指肠段切除术 ,及肿瘤的部位对本病预后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手术 ,是提高切除率、改善治疗结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及化疗.结果 病理类型为腺癌38例;好发部位为降段(25例),尤其是乳头区(13例).诊断手段为纤维胃十二指肠内镜、胃肠钡餐、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B超及CT检查.本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和姑息性手术13例.手术死亡率0.2% (1/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6/3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合术后化疗对Ⅰ~Ⅲ期腺癌治疗效果好,3、5年生存率分别达59.0%和40.9%,姑息性手术无获得长期生存者.结论 十二指肠腺癌,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据B超、CT和ERCP诊断,对无远处转移的肿瘤应积极争取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晚期肿瘤可行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率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近10年来经手术证实的14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本组不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2例,良、恶性之比为1:6。恶性肿瘤主要为腺癌(8例),平滑肌肉瘤(3例),恶性淋巴瘤1例。上腹隐痛、隐匿性体重下降、大便隐血(“三隐”症状)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术前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70%,上消化道造影为67%,CT发现率为60%,全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扩大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包括胃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十二指肠第3、4段加空肠上段切除术)6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2例,1例行旁路手术.切除率93%。结论 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PTD的主要手段,恶性肿瘤首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十二指肠第3、4段肿瘤未浸润胰腺者可行扩大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可行节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