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1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皮瓣皮肤开窗、皮下肝素浸润行维持皮瓣渗血是防治术后静脉危象、促进皮瓣成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加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皮(瓣)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皮瓣移植区及供皮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2cm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专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以外,其余患者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通过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各项专科护理,患者心理状态稳定,移植皮瓣存活良好.结论 对足踝...  相似文献   

4.
袁育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17-7517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在胫前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带腓浅血管的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及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顺行皮瓣6例,逆行皮瓣12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7例随访6-18个月,皮瓣生长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等优点,是修复胫前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取多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在前臂远端设计皮瓣,依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分别选用不同皮瓣。其中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7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4例、骨问背动脉桡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例、尺动脉腕上支逆行岛状皮瓣2例、尺神经尺动脉背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2例。结果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成活15例。经6~18个月的随访,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皮瓣面积最小为3cm×3.5cm,最大为10cm×14cm,修复后的手指外观满意。结论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最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转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7年3月,采用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转移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3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4例、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6例。结果:临床应用13例,皮瓣面积最小为8cm×4cm,最大18cm×7cm,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例,随访时间2~18个月,皮瓣保护性感觉恢复,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切取容易,质地好,血运可靠,不牺牲胫后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背U-I型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缺损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手背U-I型蒂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给予各种专科护理。结果25例皮瓣中23例完全成活,2例合并感染后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坏死。结论术前认真准备,术后准确观察护理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确保手术成功、皮瓣存活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移植皮瓣失活现象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总结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3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皮肤护理是保证术后病人康复的重要前提;术后加强体位护理、严密细致观察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及护理是保证转移皮瓣存活和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应用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修复的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的修复皮瓣均成活,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精心周到的医疗和护理是促进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蔡连艳 《天津护理》2009,17(5):271-272
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很常见的损伤,其治疗方法很多。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克服了邻指、交臂皮瓣等需二次手术、治疗周期和指间关节固定时间长,容易造成手指关节功能障碍的缺点,且无需牺牲一侧的指固有动脉。我院于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为8例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术,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皮瓣移植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的:讨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持续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液灌注引流8~20d,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皮瓣血运。结果:1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感染无复发,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但感觉差。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法术后护理操作简便,可Ⅰ期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创面。  相似文献   

12.
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额颞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额颞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继发创面的修复,需要刚时兼顾功能和外观的整复效果。皮片移植由于其术后挛缩和色泽改变往往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多采用皮瓣移转修复创面。本科2005年8月-2007年10月应用以颞浅动脉为蒂供血的颞浅动静脉反流轴型岛状皮瓣修复4例额颞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观察皮瓣存活良好,外形及颜色、质感满意,能够达到颜面部功能和美学修复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外科护理学     
《中国临床护理》2008,(1):35-40
三种乳房整形术后患者体温的差异性研究;唇大部缺损患儿行皮管转移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7例皮瓣移植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足背踝前分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碘伏和贝复济用于感染伤口的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总结老年患者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行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 对16例老年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前心理干预、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术后做好皮瓣观察、气道管理等.结果 1例牙龈癌患者术后第2d由于静脉栓塞,出现皮瓣危象坏死,予以摘除,未再修复,口底创口直接拉拢缝合.其余15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组织皮瓣存活,不显臃肿,未发生血管危象并发症.1例术后颈部创面感染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随访5~34个月,皮瓣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术预后良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辫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12 cm×8 cm~20 cm×13 cm,供区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9例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移植全部成活,1例在皮瓣修复的周围软组织挫伤区出现坏死、二期行膝内侧交腿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多显臃肿,4例行二期修整,无渍疡发生,感觉部分恢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踝周无合适局部皮瓣或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的情况下,依据软组织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游离皮瓣修复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外观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9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期间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9例皮瓣均一期成活,所有患者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愈合良好,外形良好,能正常穿鞋、行走,足趾活动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皮瓣移植术后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院外康复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皮瓣移植进行修复,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护理、功能训练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6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8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6.9%.结论 皮瓣转移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术前心理辅导,术后病室管理,疼痛护理,皮瓣血运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功能训练指导和出院指导是功能恢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治疗体会,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全部皮瓣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小面积皮肤感染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感觉恢复好,创伤小,且切取方便简单,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型皮瓣在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各部位软组织缺损最佳皮瓣修复方法。方法:采用示指岛状皮瓣,手背逆行岛状皮瓣,邻指背随意皮瓣,指固有动脉为蒂手指方岛状皮瓣及V-Y皮瓣修复手指各部位缺损40例,结果:示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8例,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中指皮肤缺损5例,指周有动脉为蒂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中,环指皮肤缺损5例,邻指背随意皮修复示,中、环、小指指腹缺损12例,皮瓣全部成活,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0例,除2例V-Y,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外,其余全部成活。结论:手指皮肤缺损采用局部邻近部皮瓣修复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部分患者可以同时Ⅰ期修复肌腱缺损和进行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