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9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例肿物均位于皮下脂肪层,最大直径为1.6 ~3.8 cm,边缘不光滑,常呈毛刺状侵及腹直肌前筋膜;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可见一个或数个小的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部均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结论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特征性超声表现结合典型临床症状,较易做出腹壁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从而对临床病灶的彻底清除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且诊断迅速、操作简便、无创伤、可靠、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腹壁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确切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尹安平  陈雪生 《河北医药》2007,29(12):1309-13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肿块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肿物位于腹壁各层,深者侵及腹腔大网膜;肿物直径12~55 mm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多呈毛刺状;肿物内部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区,内有一至数个小暗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物内部可见点状和(或)条状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信号,峰值血流速度(Vmax)5.2~19.7 cm/s,阻力指数(RI)0.68~0.84.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肿物大小、回声随月经周期呈动态变化.统计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同病理诊断符合率(95.5%),与常规超声符合率(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结合,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十分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丽影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40-241
目的通过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超声检查病变位于皮下脂肪层内15例,位于脂肪层及肌层内11例,累及壁层腹膜3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的大小、范围、内部回声及内部血流特征,可为临床提供直接可靠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共54处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团块,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4处病变内可见血栓所致的低回声,10处可见钙化所致的强回声伴声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6处病变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放松后管状结构内可见血流信号,18处病变内可见低速静脉或动脉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放松后血流信号均较前增多。结论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腹壁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周边部分显示分支状或者条状血流信号,占92.50%。3例内部显示血流信号为少许星点状,周边血流信号为半环状,周边为动脉频谱血流信号,特点为低速高阻,占7.50%,PSV在6.6~19.1 cm/s,RI在0.69~0.8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提高腹壁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准确率,并对其血流信号、回声、边界等做出具体分析,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18个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7个,肌层9个,肌层与壁层腹膜之间2个。声像图显示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缘不光滑,呈毛刺样,无包膜,内为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或衰减,内部及周边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结合,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对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使用价值。方法对2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像图均表现为腹壁切口瘢痕下方或邻近组织内形态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无明显包膜,结节内可见斑片状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有较多弱回声光点或条带状低回声,CDFI显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呈点状、短棒状和条状血流信号。经病理确诊23例,超声正确诊断率88.4%(23/26)。术前诊断与超声检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1)。结论高频彩超能发现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病变,以及明确病变范围,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二鳃裂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并分析23例第二鳃裂囊肿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超声表现为外形规则,包膜完整、纤细,后方回声多增强,内部回声8例呈无回声,10例类似实性肿物,囊壁无血流信号,5例外形欠规则,壁厚且不光滑,壁上可见点状血流信号,无回声区内见散在的粗大斑点。23例囊肿肿物内部均无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率82.6%。结论:第二鳃裂囊肿有一定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对第二鳃裂囊肿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顾耀耀 《黑龙江医药》2014,(6):1457-145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对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腹壁切口处探及类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模糊,不规则,无包膜,CDFI:肿块周边见少量稀疏血流信号,中央部分未见明显血流信号。PW:肿块周边可见低速高阻的动脉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卵巢扭转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合并卵巢扭转(ovarian torsion,O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例中晚期妊娠患者因腹部疼痛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腹腔镜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患者患侧附件区可见异常包块回声,内部呈较低回声.7例包块边缘蒂部可见螺旋状扭转.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显示10例包块内及蒂部无血流信号;1例包块内见散在极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蒂部见斑点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0.3~0.4.超声检查定位准确率100%,定性正确率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合并O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剖宫产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3例合并子宫瘢痕处内膜异位,二维均表现为低回声团、边界较模糊,内见少许液性暗区;周边及内部探及少许点棒状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低速高阻动脉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壁切口处内膜异位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当合并瘢痕处内膜异位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后病理确诊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 70例乳腺癌患者中,大部分具有典型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呈毛刺状,纵横比>1,钙化,后方衰减,肿块内有血流信号。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临床确诊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分为4种类型:弥漫型占41.43%;弥漫型伴结节占34.29%;局限型占14.28%;结节型占10.00%。血流信号分4个等级:0级占8.57%;I级占44.29%;II级占35.71%;Ⅲ级占11.43%。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较高特异性,对提高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CDFI检查。结果良性甲状腺结节45例,恶性结节(甲状腺癌)8例,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3.1%。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内部结构可表现为实性和囊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结构多为实性。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0或1级较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多。结论 CDFI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作初步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15.
贾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6):893-89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少见部位异住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超声确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0例,宫颈妊娠5例,子宫峡部妊娠3例及残角子宫妊娠1例,有3例误诊,超声诊断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准确率为90.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特点和高频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6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临床和经腹壁高频彩超探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为右中下腹及脐周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边缘清晰,完整,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短径之比均>1.5,长径>1.0cm,横径>0.5cm。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表现血流丰富,脉冲多谱勒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0.5。呈点、条状沿淋巴门分布。结论临床结合高频彩超能有效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彩超准确性高,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安全、方便、可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结构不良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女性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部分病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乳腺纤维腺瘤13例(65.0%),乳腺结构不良症6例(30.0%),乳腺化生性癌1例(5.0%)。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学表现形态规则、境界清晰,内回声均质。结论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病变简便有效无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有助于乳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包块的超声特点,以进行乳腺包块良恶性的鉴别。方法分析2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包块的超声诊断,通过对二维图像的分析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包块内部及周围血流。结果乳腺包块呈不规则形,硬度偏硬,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伴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门结构不清晰,提示恶性包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包块的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壁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胸壁结核患者13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及CT进行相关性对比研究。结果(1)超声与X线确诊为胸壁结核者分别为89.4%(118/132),76.5%(101/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735,P<0.01)。(2)超声2与CT确诊为胸壁结核者分别为89.4%(118/132),93.2%(123/1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188,P>0.05)。(3)实性结节40.2%;囊性结节型1.5%;混合性结节58.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壁结核诊断率与CT相比不具有临显著性差异,与X线相比较,诊断率显著升高。同时彩超可确定胸壁结核位置、大小、及与病灶周围情况,是临床确诊胸壁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梅 《上海医药》2014,(12):21-22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的表现特点,包括形态、边缘轮廓、包膜、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流情况等,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02%(40/43),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8.23%(15/1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