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应用改善微循环药可提高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率,缩短穿孔愈合时间。我科对外伤性鼓膜穿孔采用自然愈合和应用血管扩张剂两种方法,结果疗效无明显差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二者结合对于白内障手术的术前诊断和分级管理、术中人工晶状体选择、位置预测及术后管理(视力预测、并发症预测及随访)、手术培训和教学方面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诚然,AI在与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管理、分析和研究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可忽视。现对AI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和教学中的应用做以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高眼压过程中大鼠视网膜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变化及应用氨基胍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氨基胍对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观察应用及未应用氨基胍的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及PI-3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高眼压大鼠应用与未应用氨基胍者,视网膜均随着高眼压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形态学变化,于高眼压的第21d视网膜变薄,节细胞数量减少;在此过程中,PI-3K表达增多。慢性高眼压大鼠的视网膜应用氨基胍者与未应用氨基胍者相比,其形态学变化较小,而PI-3K表达则明显增多,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3K是慢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氨基胍通过上调其表达发挥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单超  张敏  张咏 《实用防盲技术》2009,4(2):20-20,19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在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结果35例急性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有31例能快速降低眼压,无操作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前房穿刺术可以作为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一种方法,避免或减少应用甘‘露醇的全身毒副作用,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尿激酶在临床应用时对小梁细胞有无不良影响。本研究应用组织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尿激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测定其对细胞DNA合成时氚(标胸腺嘧啶核着(3H-TdR)掺入的量,来判断药物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示5000u/ml浓度作用6小时细胞即出现胞突回缩、胞体皱缩等变化,至48小时细胞死亡;5000和500u/ml浓度均显著抑制DNA合成。提示在应用尿激酶冲洗前房积血时,一定要冲洗干净残留药物,以免对小梁细胞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6.
200例眼病患者应用皮质素固醇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择200份眼科住院病历作回顾性临床研究,对眼病治疗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和全身应用的指征、选择药物类型、给药途径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发现81%的眼病患者应用类固醇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有20.4%的患者出现柯兴氏征,3%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强调深入认识类固醇药物的药理作用,合理应用类固醇药物治疗眼病。  相似文献   

7.
由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陈祖基研究员主编的《眼科临床药理学》(第2版),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眼科药理学和眼科药物治疗学的大型参考书。 在第2版的眼科常用药物篇中,对目前眼科临床较少应用或基本不用的品种进行了压缩和删减,并尽可能增补目前临床应用的新品种,并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更新;常见眼病的药物治疗篇新增了新生血管性眼病、葡萄膜炎和近视眼的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以及肉毒毒素在眼科的应用等5章,其余各章节也作了较多的更新、补充,有的则完全重写。将内容丰富、新颖、实用的临床用药经验呈现给读者,使之对眼科临床治疗更具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杜秀娟  刘金华 《眼科研究》2006,24(5):553-556
为研究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多种细胞培养模型已经建立,但是转基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系在国内未见报道。RGC-5细胞系是应用鼠视网膜细胞通过转染技术建立的,除了其形态和电生理特性与RGCs有所不同外,细胞的生长条件以及细胞膜或者细胞内表达的物质与RGCs一致。应用RGC-5细胞系已经建立了多种凋亡模型,研究发现这些模型的细胞在凋亡时的基因变化以及对神经保护剂的反应都与RGCs一致。因此加强对RGC-5的研究和应用,对进一步阐明RGCs的损伤和保护机制将非常有意义。现就这个细胞系的建立及已做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损伤导致视觉信息无法正常传递到视觉中枢,对患者的视觉功能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眼部疾病如青光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均伴有视网膜神经元和/或视神经的退行性病变,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神经保护疗法疗效非常有限。近年研究表明,电刺激对视网膜和视神经具有神经保护和促进再生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电刺激在眼科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总结电刺激治疗的相关机制,推动电刺激在眼科疾病研究和应用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应用角膜地形图对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圆锥角膜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圆锥角膜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检查系统对1822例3~14岁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圆锥角膜的筛选。结果:共筛选出亚临床圆锥角膜2例,圆锥角膜2例。结论:应用角膜地形图对屈光不正儿童常规进行圆锥角膜的筛选,可以对圆锥角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1.
圆锥角膜是一种不断进展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角膜变薄和突起,伴有不规则散光和视力下降。早期圆锥角膜的不规则散光可通过框架眼镜矫正,对于中重度圆锥角膜的不规则散光,框架眼镜不再适用,接触镜成为患者矫正视力的最佳选择。接触镜种类繁多,在接触镜的选择上难以抉择,如长时间试戴镜片会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整体感受,也大大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因此,本文对接触镜的分类、接触镜在不同圆锥角膜类型中的应用、接触镜配戴中的并发症及其未来展望等方面予以汇总和讨论,以期了解接触镜在圆锥角膜中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接触镜在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来的相关报道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环的由来和发展,环的特点,适应证,使用技术,应用效果,优缺点及注意问题等各个方面。结论:囊袋张力环在眼科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均有一定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苏文成 《眼科新进展》2022,(10):834-837
使用图像来记录疾病在现代眼科学实践中越来越普遍,传统的眼科学仪器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但是设备笨重和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可以很容易地捕捉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实践证明,在适配器的帮助下,用智能手机捕捉眼前节和眼后节图像成为可能。研究表明,无论是传统的眼科设备还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照相系统,图像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于智能手机的角膜内皮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将手机照相功能应用到眼科学更多领域。本文将对智能手机照相技术在眼科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报告应用冷冻保存的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对4只家兔应用冷冻保存3个月的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个月取兔角膜行光镜及电镜检查,发现植片与植床愈合良好,上皮层次清楚。临床应用15例病人,原发病均控制,植片透明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三种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观察翼状胬肉手术三种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对防止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83例11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丝裂霉素C的应用方法分别为术中应用(0.4mg/ml),术后一周内应用及手术一周后应用(0.2mg/ml)。结果: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8.3%,术后一周内应用组复发率为16.1%,手术一周后应用组为20.7%,三组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为32.1%,与治疗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一周内应用丝裂霉素组角膜创面愈合延迟。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或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可防止术后复发。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方法简单,不影响角膜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联合基因工程干扰素α—1治疗单疱性角膜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人干扰素α—1两种滴眼液联合用药对比无环鸟苷滴眼液观察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12例的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全部治愈,复发率明显低于无环鸟苷治疗组和单独应用干扰素治疗组(P<0.05)。并对无环鸟苷无效的病例,对伴有角膜溃疡的病例,能促进其角膜基质的修复和上皮生长,无过敏或毒性反应,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为治疗单疱角膜炎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近15年在我科就诊的色素膜患者中筛选出23例VKH综合征病人,通过长期观察,提出早期激素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有效,晚期地塞米松离子透入和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效果较好,并以其病因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Norb.  P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5):271-273,292
过去几年中,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应用对青光眼的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最有希望的药物是thienothiopyran-2-sulfonamides类化合物的衍生物。研究表明,它们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也可与大多数其它局部应用的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它们是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内压的。其副作用包括局部刺激和变态反应。全身性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造血障碍等尚未发现,剂量依赖性造血障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激毒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皮质 类固醇激光素的应用方法。方法应用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600只近眼行PRK,术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随访6个月。  相似文献   

20.
Bevacizumab眼科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vacizumab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因子抑制剂,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由于其强大的抗新生血管作用,在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使用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和玻璃体注射,初步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疗效,相比与同类药物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对其作用机理、应用范围、方法和副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