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杉醇表面修饰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的长循环脂质纳米粒.方法: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考察了纳米粒的形态; 建立了于脂质纳米粒和血清中测定紫杉醇的HPLC方法;考察了纳米粒于3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中的药物释放;以市售紫杉醇注射剂和自制的紫杉醇普通纳米粒为对照,测定了长循环纳米粒于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紫杉醇长循环脂质纳米粒的体内半衰期为10.1 h,同时普通纳米粒的体内半衰期为2.3 h,注射剂的体内半衰期为1.3 h.结论:长循环脂质纳米粒可以延长紫杉醇的体内半衰期.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体外细胞吞噬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用3H 环孢菌素A制备了平均粒径为 5 9nm的聚乳酸纳米粒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用Brij 78、Myrj 5 3和Myrj 5 93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 ,以一级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 ,分别做体外细胞吞噬实验和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 :纳米粒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环孢菌素A的摄取值达溶液组的2 0倍 ,表面修饰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摄取值明显减小。纳米粒组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相对于环孢菌素A溶液组明显增加 ,表面修饰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表面修饰可以显著改变载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和体内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体外细胞事噬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用^3H-环孢菌素A制备了平均粒径为59nm的聚到纳米粒,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用Brij78、Myrj53、Myrij593种表面活性睦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以一级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本外细胞吞噬实验和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纳米粒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环孢菌素A的摄取值达溶液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ambogenic acid-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GNA-SLN)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分别腹腔注射GNA和GNA-SL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NA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DAS 2.1软件拟合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腹腔注射含等量GNA的GNA溶液和GNA-SLN后,GNA-SLN组的峰浓度是GNA溶液组的3.06倍,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GNA溶液组的3倍,体内滞留时间约为GNA溶液组的2倍。GNA-SLN显著增加了GNA的体内吸收,且延长了GNA在体内的作用时间(P0.05,或P0.01)。结论 SLN包载可改变GNA的体内行为,提高其血药浓度,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有望改善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并表征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D-alpha-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修饰载精氨酸脱亚胺酶(arginine deiminase,ADI)磺丁基-β-环糊精脂质体纳米粒(TPSG modified ADI sulfobutyl-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对载环孢菌素A纳米粒体外细胞吞噬和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用3H-环孢菌素A制备了平均粒径为59 nm的聚乳酸纳米粒,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用Brij 78、Myrj 53和Myrj 59 3种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以一级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做体外细胞吞噬实验和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纳米粒组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环孢菌素A的摄取值达溶液组的20倍,表面修饰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摄取值明显减小.纳米粒组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相对于环孢菌素A溶液组明显增加,表面修饰可使环孢菌素A在小鼠肝、脾的组织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表面修饰可以显著改变载环孢菌素A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摄取和体内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小鼠各组织中伊曲康唑浓度,比较伊曲康唑溶液和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来评价其靶向性。结果与ITZ溶液相比,ITZ-SLN的AUC是ITZ的2.23倍,t1/2β由45.511 h延长到69.315 h;肝中的相对摄取率re最大,达到5.055,;肝内总靶向效率Te从20.81%提高到41.74%。巨噬细胞丰富的脾脏、肺脏相对摄取率也分别达到了1.711和2.695。结论表明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在体内消除时间延长,可达到缓释长效的目的。ITZ制成ITZ-SLN后,体内靶向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纳米粒有网状内皮系统靶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槲皮素对照组(n=25)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实验组(n=25),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槲皮素悬浊液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悬浊液,于一定的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液及主要脏器,使用HPLC法测定其槲皮素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肝脏的槲皮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证实其有一定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苦参素固体脂质体纳米粒(SLN)的动物体内行为,探讨苦参素SLN作为肝靶向给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凝固“法制备苦参素SLN,平均粒径104 nm,表面电位-32.6 mV,包封率为81.0%.将苦参素SLN悬液与苦参素水溶液分别大鼠尾静脉注射100 mg·kg-1,于不同时间尾静脉取血,测定血中苦参素浓度,提取药动学参数.将苦参素SLN悬液与苦参素水溶液小鼠尾静脉注射100 mg·kg-1,于不同时间取血、心、肝、脾、肺、肾,测定各组织中药物浓度,计算靶向指数、靶向效率及相对靶向效率等参数.结果 大鼠尾静脉注射苦参素水溶液和苦参素SLN悬液100 mg·kg-1后,药动学结果显示,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与苦参素水溶液相比,苦参素SLN的t1/2β延长5.5倍,AUC增加了3.9倍.小鼠尾静脉注射苦参素水溶液和苦参素SLN悬液100 mg·kg-1后,体内分布结果显示:苦参素SLN给药后在肝和血中的分布较水溶液有明显提高,30 min时药物在肝中的浓度是水溶液的12倍,相对靶向效率为360%.结论 SLN明显改变了苦参素的药动学行为,使消除变慢,生物利用度增加.苦参素SLN具有明显趋肝性,可靶向于肝,延长药物在血和肝中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阳德  刘鑫  彭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772-1774,1778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纳米粒(FMLNP)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规律,求算药动学参数井进一步考察其靶向性。方法 分别经肝动脉给以游离5-Fu、FMLNP肝区不加磁场及FMLNP肝区加磁场三种方式给药,于给药后6mill、10win、0.5h、1h、2h、4h、6h、8h测血液及各组织的药物浓度,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下各组织的药时分布曲线、AUC值(药时曲线下面积)直条图;根据血液的药时浓度。采用3P87药动学处理软件,对三种方法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经时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最佳房室模型。求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血药浓度及“3P87”软件求得参数、分析结果,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房宣仿真,从另一方面检验“3P87”软件拟合的可信度。结果 与游离5-Fu组、FMLNP肝区不加磁场组比较,经肝动脉给以FMLNP并在肝区加磁场后,药物在肝内峰值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且滞留时间延长,肝外各组织药物浓度均低;经肝动脉给以游离5-Fu组、FMLNP肝区不加磁场组均为二室模型,而FMLNP肝区加磁场组符合三室模型。结论 经肝动脉给以FMLNP并配合外加磁场,药物在肝区的靶向选择性最好,滞留时间延长,FMLNP改变了5-Fu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性,延长了5-Fu的半衰期,提高了5-Fu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很强的肝脏靶向性和缓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阿奇霉素固态类脂纳米粒(AZM-SL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AZM-SLN;并对其形态、粒径、包封率、结构和质量、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的硬脂酸固态类脂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dav=(17.75±5.00)nm;三批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1.57±1.33)%;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用DSC分析证明纳米粒确已形成。结论:硬脂酸纳米粒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氯原酸(CGA)对自发性肥胖糖尿病db/db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3只5~6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CGA组(n=7)和db/db-CON组(n=6),13只5~6周龄雄性db/m小鼠随机分为db/m-CGA组(n=6)和db/m-CON组(n=7);CGA组均给予80mg/(kg·d)CGA灌胃,CON组均给予等体积PBS灌胃.12周后检测血浆、肝脏、骨骼肌中糖脂生化指标,内脏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和内脂素含量,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CGA12周后,db/db-CGA组小鼠血浆、肝脏和骨骼肌中三酰甘油含量和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db/db-CON组(P均<0.05),肌糖原含量明显高于db/db-CON组(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db/db-CON组(P<0.01),低于db/m-CGA组(P<0.05);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db/db-CON组(P<0.01),高于db/m-CGA组(P<0.05);G-6-Pase mRNA表达水平较db/db-CON组明显下降(P<0.05),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db/db-CO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CGA可改善自发性肥胖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脂肪因子分泌,上调肝脏PPAR-α水平及抑制G-6-Pas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蓝莓花青素对油酸诱导AML12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过程中Plin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培养AML12小鼠肝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油酸诱导组、维生素C组和蓝莓花青素组,每组设置3个复孔。对照组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油酸诱导组、维生素C组及蓝莓花青素组用含0.75 mmol/L油酸的培养基处理24 h,复制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采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水溶性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组及蓝莓花青素组分别更换含50 μg/ml维生素C及50 μg/ml蓝莓花青素的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微板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沉积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ML12细胞Plin5、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 μg/ml、150 μg/ml、200 μg/ml组细胞指数较0 μg/ml组下降(P <0.05)。蓝莓花青素处理24 h后100 μg/ml组抑制率为14.4%,而50 μg/ml组未显示。油酸诱导组ALT、AST、T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 <0.05),蓝莓花青素组较维生素C组降低(P <0.05)。油酸诱导组积分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升高(P <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 <0.05),蓝莓花青素组较维生素C组降低(P <0.05)。油酸诱导组Plin5、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维生素C组、蓝莓花青素组细胞较油酸诱导组降低(P <0.05),蓝莓花青素组细胞较维生素C组降低(P <0.05)。结论 蓝莓花青素对油酸所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的Plin5蛋白表达、减少了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滴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