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背景:由于干细胞的转分化受细胞外基质和基因程序的调控,因此在体外很难模拟体内干细胞巢的微环境而使干细胞定向分化,或许干细胞原位移植是可行方法之一。 目的:探讨胎鼠胰腺干细胞在糖尿病鼠体内不同部位移植后分化为胰岛细胞团的可能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6-03/2007-04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16 d龄SD胎鼠12只,10周龄200~250 g的SD雌鼠50只,均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分离纯化胎鼠胰腺干细胞,经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雄性的第5代胎鼠胰腺干细胞用于体内移植。50只SD雌鼠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4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分为4组:胰腺实质内移植组在胰腺实质内多点注射1×106个雄性胎鼠胰腺干细胞,肝内移植组行门静脉穿刺注射等量细胞悬液,肾包膜下移植组于左肾包膜下注射等量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胰腺实质内多点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10只/组,培养8周。 主要观察指标:定期监测大鼠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观察胰腺、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雄性胎鼠胰腺干细胞培养传3代后,巢蛋白阳性细胞率为74.1%。胰腺实质内移植组在移植后第3周血糖开始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第5周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并维持,血浆胰岛素达到正常水平,病理学观察在胰腺内可见外源性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Y染色体呈阳性。肝内移植组、肾包膜下移植组大鼠仍维持高血糖状态,相应组织内均未见外源性细胞团形成。 结论:分离纯化的胎鼠胰腺干细胞在胰腺内原位移植后,于体内可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并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背景:细胞移植领域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活体示踪观察细胞移植后体内的转归,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使磁共振移植细胞活体示踪技术成为可能。 目的:对胰岛细胞移植磁共振成像活体示踪的扫描序列和参数进行优化,提高胰岛细胞移植磁共振扫描活体示踪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通过SD大鼠门静脉输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菲立磁标记的胰岛细胞,固定于7 cm小动物专用线圈,在临床1.5T MR上分别采用SE T1W、FSE T2W、FGRE、SPGR对移植前后大鼠肝脏进行扫描,观察输注胰岛细胞前后研究部位的信号变化,并比较不同序列SPIO标记胰岛细胞与周围肝脏组织的对比度噪声比。 结果与结论:FGRE和SPGR都可以较好地克服腹部呼吸运动伪影,敏感地显示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菲立磁标记的胰岛细胞。标记胰岛细胞在SD大鼠肝脏MRI图像上表现为斑点状的信号减低区,广泛分布于肝脏各部位。结果显示磁共振扫描可以对肝内胰岛移植物进行有效示踪,序列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背景:细胞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理想的细胞源和最佳的移植途径一直是各实验室不断研究的目标。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重建的影响和最佳移植途径。 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作为肝脏毒剂,构建雌性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以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细胞源,通过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两种途径植入肝衰竭大鼠,动态检测多项肝功能血生化指标。并以sry基因为分子标志,采用PCR技术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存活状态。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均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提高白蛋白合成能力,改善肝功能,降低动物死亡率。经腹股沟静脉移植组死亡率低于经脾内移植组。移植后7~30 d在受体大鼠肝脏内均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的存在,而相应对照组未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存活。③经腹股沟静脉移植操作简便易行,死亡率较低,是较好的细胞移植途径  相似文献   

4.
背景: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 目的:验证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并观察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方法:分离、诱导、传代脐带Wharton’s 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再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诱导成胰岛细胞团样组织。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及造模;模型组仅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将胰岛样细胞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包膜。 结果与结论:脐带Wharton’s Jelly细胞培养中有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第7天形态发生变化,贴壁细胞部分变成梭形。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有标志CD44、CD29、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诱导第7,10天PDX-1及人胰岛素强染色;胰岛素及C-肽浓度较单纯培养组明显升高;PDX-1及人胰岛素mRNA诱导第7、10天较高表达。移植第1周大鼠尾尖血糖链脲佐菌素实验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但明显高于正常照组(P < 0.01)。8周链脲佐菌素实验组肾脏被膜下发现胞核染棕色染色的Brdu阳性、胞浆棕色染色的胰岛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脐带Wharton’s Jelly中存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胰腺细胞共培养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入糖尿病大鼠肾脏被膜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  相似文献   

5.
背景:肝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时,肝细胞被浸润的T淋巴细胞破坏,肝细胞减少,肝功能进行性恶化。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的: 观察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对大鼠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5/2004-05在中国医科大学器官移植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纯系大鼠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24只供体为雄性ACI大鼠(RT1a),24只受体为雄性LEW大鼠(RT1l)。 方法: 大鼠肝移植采用改良的两袖套法进行原位移植。受体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未作处理;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阴茎静脉输入供体;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非受体大鼠(BN大鼠)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于移植前7 d将受体血1 mL经门静脉输入供体。 主要观察指标:肝移植后观察大鼠生存时间;移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移植后观察移植肝组织学变化;移植后7 d检测移植肝内树突状细胞数量;移植后3,5,7,14 d检测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 0.01)。肝移植后3,5 d,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受体血经阴茎静脉输入组、非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血清γ-干扰素质量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移植肝汇管区内的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移植肝内检测到大量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移植后受体血经门静脉输入组大鼠肝组织切片每平方毫米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受体血预先经门静脉输入供体,可以延长异系肝移植受体大鼠生存时间,促进移植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骨髓源性肝样细胞门静脉移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已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体外均可转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并具有肝细胞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样细胞移植到同种大鼠已纤维化的肝脏,观察其分布、分化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3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室完成。 材料:100 g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200~250 g清洁级雄性SD大鼠 75只,随机分为肝样细胞移植组3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正常对照组15只。肝样细胞移植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方法: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门静脉输注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肝样细胞移植组输入DAPI标记的肝样细胞,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和血清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肝组织Masson三重染色分期评估纤维化程度。肝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样移植细胞定居情况。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肝样移植细胞逐渐从血管进入肝脏实质,最终散布于肝细胞间,移植3周后,荧光衰减明显。移植后第2周,肝组织中的假小叶逐渐吸收或消散,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胶原染色变浅,分布于纤维间隔和汇管区,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移植后第4周肝细胞排列接近正常,偶见点状坏死,无纤维间隔,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诱导的肝样细胞植入纤维化的肝组织后,细胞可停留于汇管区和肝细胞索,植入细胞最早可见于移植后第7天,血生化检查结果提示植入诱导的肝样细胞能够部分替代肝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的研究中,大多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细胞移植研究,而对于慢性心肌梗死后经静脉移植干细胞的研究尚少见,尤其是在移植后多个时间点动态监测移植的干细胞在体内分布及存活情况尚无报道。 目的:观察经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 方法:从雄性SD大鼠获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18只雌性SD大鼠制备成心肌梗死3周后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用胰岛素针抽取加入PBS的含有5×10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混悬液300 μL,并将其缓慢注入股静脉;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的PBS。另选9只雌性SD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作为假手术组,并将含有5×10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混悬液300 μL通过股静脉注入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24 h,2周及1个月后,各组大鼠体内的细胞分布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1 d,肺组织、肝脏、脾脏中细胞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实验组心脏中细胞分布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 < 0.01);移植后2周,两组肺组织中细胞数目均急剧减少(P < 0.05),肝脏、脾脏、心脏中细胞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4周后两组相比,肺组织、肝脏、脾脏中细胞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而假手术组心脏中未检测到细胞。移植4周后,各组织中细胞分布均明显减少。在对照组中,各时间点均未检测到SRY基因。提示慢性心肌梗死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早期大量细胞滞留于肺组织,且细胞数目随时间延长锐减。此外,心脏,脾脏,肝脏中仍可有少量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已得到很多实验的证实,但其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实验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情况,初步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连续8周皮下注射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2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DMEM培养液。于移植前,移植后第3,7天分别处死大鼠,取其肝脏行羟脯氨酸的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及α-SMA+TUNEL双染反映肝星状细胞活化及其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造模8周后,大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病理呈进展性肝纤维化表现。移植7 d后,实验组大鼠肝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有所缓解,而对照组的肝纤维化程度继续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Cl4注射8周后,α-SMA阳性细胞大量增生,移植后第7天,实验组α-SMA阳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移植后第3天,实验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 < 0.05)。结果提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 目的:观察糖尿病鼠胰腺内植入的肌源性干细胞存活情况,及其调节血糖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4/09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SPF/VAF级新生5 d龄SD大鼠31只,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使用的链脲佐菌素为星隆达公司产品。 方法:取5只大鼠的前肢肱三头肌与后肢腓肠肌,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大鼠肌源性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移植,临用前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悬液进行转染。取20只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15只成功造模,取12只随机均分为2组:细胞移植组胰腺被膜下移植肌源性干细胞约2×106个,模型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余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肌源性干细胞移植至胰腺后的存活情况,移植后大鼠血糖浓度的变化。 结果:移植后1周,胰腺组织呈网架样结构,表达较强的黄绿色荧光;4周后仍有荧光表达,但强度减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移植前2 d细胞移植组大鼠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P > 0.05);移植后4,8 d,大鼠血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至移植后第4,8周大鼠血糖浓度明显下降(t=-2.416~8.372,P < 0.01)。 结论: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糖尿病模型鼠的胰腺部位存活,且一定程度上可下调大鼠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体外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具有一定的有效生物活性。但移植到动物体内后的生物活性还有待明确。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腹腔内移植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治疗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2在郑州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以琼脂糖作为制备微囊的材料,用相分离方法包被成猪胰岛。 方法:①将纯化后未微囊化胰岛及微囊化胰岛分置于RPMI1640 培养液培养, 隔日换液。收集培养第1天及第5天培养液上清,检测胰岛素含量。②解剖镜下挑选同一时间微囊的胰岛细胞,分别置于5.6 mmol/L 葡萄糖、16.6 mmol/L葡萄糖 和10.0 mmol/L茶碱溶液中,做静态孵育下的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③27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9~1.6)×103个未微囊化成猪胰岛、(0.8~1.7)×103个微囊化成猪胰岛。 主要观察指标:微囊化胰岛培养液中基础胰岛素含量变化,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的反应性,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期。 结果:微囊化胰岛在1个月的培养期间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囊内细胞生长良好,微囊没有溶解和破碎。培养2 d的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有明显反应,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低糖的1.96倍和2.58倍(P < 0.01)。移植后 7 d 时,3 组血糖分别为(21.61±1.21) mmol/L,(19.11±2.39) mmol/L 和(13.67±1.43) mmol/L,微囊化胰岛移植组与前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生存期明显长于前2组。 结论: 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可存活于糖尿病大鼠体内,并且具有有效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对于移植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组织中的分化途径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修复损伤的肝细胞等问题,尚未达成统一共识。 目的:观察经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的定植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7-12/2008-06在兰州大学中心实验室地点完成。 材料:清洁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7只,取5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42只随机分为3组:肝正常细胞移植组15只、肝损伤细胞移植组14只、肝损伤盐水对照组13只。 方法:肝损伤细胞移植组、肝损伤盐水对照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肝损伤细胞移植组、肝正常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入BrdU标记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含(1.5~2.0)×106个细胞;肝损伤盐水对照组大鼠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肝功能恢复情况,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结果:与造模后24 h比较,移植后2,3周肝正常细胞移植组、肝损伤盐水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 > 0.05);肝损伤细胞移植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P < 0.05),肝功能恢复较好。与肝正常细胞移植组比较,肝损伤细胞移植组Brdu+细胞数明显增多(P < 0.01),多分布在汇管区及中央静脉周围,但随着时间延长BrdU+细胞数逐渐减少。 结论:经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恢复,并能够在受损肝脏及正常肝脏中定植分化,且定植与分化的程度可能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较多,但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经腹主动脉近肾动脉处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修复作用及对肾脏Nephrin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全骨髓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移植。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组为正常SD大鼠,无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当日腹主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尾静脉1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当日腹主动脉注入干细胞1×107 个,体积约1 mL。各组于处理后7,14,28 d 3个时间点各取8只大鼠用于取材。流式细胞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进行鉴定,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测24 h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生化指标(白蛋白、血脂),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视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RT-PCR检测肾组织Nephrin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均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以腹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为特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较模型组则有明显改善。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 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肾组织Nephrin mRNA表达有所回升(P < 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明显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 mRNA的表达,并对受损的肾脏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相对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而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和免疫原性较小,但并不等同于无任何免疫排斥反应。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胰岛样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移植后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8-11在辽宁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胰岛样细胞组12只、间充质干细胞组12只、模型对照组6只、正常对照组6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由天津国家干细胞中心提供。 方法:取传至第3代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至70%~80%后,换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的DMEM高糖培养基,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胰岛样细胞组于肾被膜下植入胰岛样细胞2×106个,间充质干细胞组同法植入等量未诱导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植入不含任何细胞的培养液1 mL。 主要观察指标:诱导后胰岛样细胞的鉴定,胰岛样细胞的移植效果。 结果:诱导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贴壁生长;诱导4 d后细胞向中央聚集,出现胰岛样细胞团,此后胰岛样细胞团逐渐增大且数量增多;诱导7 d双硫腙染色呈阳性表达。移植后2周,胰岛样细胞组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一直维持至第6周;间充质干细胞组血糖浓度在移植后很快下降,但4周后血糖浓度上升;模型对照组血糖浓度一直处于糖尿病血糖浓度范围内。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后4周胰岛样细胞组胰腺管腔内可见大量胰岛素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组仅有表达少量胰岛素,正常对照组胰岛素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胰岛样细胞能够较长时间维持大鼠血糖浓度在正常水平,且植入后可迅速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当肝动脉与门静脉早期复流时序不同时,是否会加重对肝移植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尚未见大量报道。 目的:探讨肝动脉与门静脉早期复流对肝移植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采用门静脉灌注的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78只SD大鼠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3组:肝动脉组(n=36):行自体肝移植手术,以40C乳酸林格液由门静脉灌肝40 min,开放肝动脉及下腔静脉,10 min后开放门静脉;门静脉组(n=36):行自体肝移植手术,门静脉开放恢复肝脏血流后10 min再开放肝动脉血流;假手术组(n=6):打开腹腔,游离肝脏后关腹。观察各组小肠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一氧化氮水平。 结果与结论:术后各实验组不同时段先后出现小肠绒毛排列不整或紊乱,小肠黏膜细胞线粒体大小不一,明显肿胀,呈类圆形,内有空泡变性,严重者可见嵴减少、断裂或消失。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上述变化在术后12 h达高峰。术后肝动脉先复流组小肠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及小肠组织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门静脉先复流组。提示,肝动脉早期复流可以通过早期肝脏供氧以减少移植肝脏的损害,但门静脉的延迟开放则加重了肝移植大鼠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缺血大鼠脑内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成活并迁移,可部分转变为神经元,并能促进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较神经保护剂具有更长的治疗时间窗。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内源性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方法:将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干细胞移植组。另取成年SD大鼠4只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假手术组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其余大鼠制备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后,干细胞移植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推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于移植前、移植后7,14,21,28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7 d在梗死灶能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阳性细胞, 移植后14 d增多达高峰,移植后28 d逐渐减少并消失;移植后7,14 d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 < 0.05)。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损伤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随时间推移,模型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逐渐降低,从移植后14 d开始,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减小(P < 0.05)。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并显著减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内外已基于不同研究需要建立了多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多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但大鼠血容量少,不利于生化指标的检测。 目的:探讨容易重复而且可靠的肝纤维化模型制作方法,并通过骨髓干细胞自体肝门静脉移植给予治疗,判定其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9/2006-03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肝功能检查正常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8只,体质量2.0~2.5㎏,随机分为2组:健康对照组8只,模 型 组30只。 方法:连续12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兔肝纤维化,将造模成功的17只大鼠分为移植组与空白对照组。采集移植组兔骨髓,分离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和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骨髓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72 h,经肝门静脉自体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4周通过病理与生化指标分析诱导后骨髓干细胞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结果:注射硫代乙酰胺12周时,病理切片显示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少许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部分伸入小叶,有炎性细胞浸润,为肝纤维化症状。经兔肝门静脉移植骨髓干细胞4周后,总蛋白、清蛋白和白球蛋白比值均有所提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有所降低,空白对照组也有改善,移植组肝纤维化病变较空白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 结论: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能成功诱导兔肝纤维化,且致死率低,容易重复;骨髓干细胞移植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助于肝组织结构恢复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Exogenous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motes neural regeneration. However, various types of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remain controversial. OBJECTIVE:To explore distribu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hNSCs) and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hUCBSC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of rats, and to compare therapeutic outcomes between hNSCs and hUCBSC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Randomized controlled anim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at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nd Central Laboratory of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from September 2008 to April 2009. MATERIALS:hNSCs were harvested from brain tissue of 10-13 week old fetuses following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hUCBSCs were collect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of full-term newborns a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f China. hNSCs and hUCBSCs were labeled by 5-bromodeoxyuridine (BrdU) prior to transplantation. METHODS:Rat models of cerebral ischemia were established by the suture method. A total of 60 healthy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aged 7-9 week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hNSC transplantation, hUCBSC transplant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The rat models in the hNSC transplantation, hUCBSC transplant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infused with hNSC suspension, hUCBSC suspension and saline via the caudal vein, respectively. MAIN OUTCOME MEASURES:The distributi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NSCs and hUCBSCs in ischemic brain tissue were observ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rat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RESULTS:The number of BrdU-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hNSC transplant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hUCBSC transplantation group at 14 day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P < 0.05). The number of BrdU-positive cells reached a peak at 28 day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Nestin-positiv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positive, cyclic nucleotide 3' phosphohydrolase-positive and neuron specific enolase-positive cells were visible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rmined 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various cells between hNSC and hUCBSC transplantation groups (P > 0.05). Th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rats at 21 day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between hNSC and hUCBSC transplantation groups at various time points (P > 0.05). CONCLUSION:The transplanted hNSCs and hUCBSCs can migrate into ischemic brain tissue, prolife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like, astrocyte-like and oligodendrocyte-like cells, and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rats with cerebr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适当的生长环境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受损的神经元轴突有少许再生,并能与靶细胞形成功能性的突触联系。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和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学对照观察,于2007-03/2008-04在承德医学院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北京)提供。 方法:取4只大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于临用前24 h行BrdU标记。余36只大鼠均建立T12脊髓损伤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3组,局部注射组于损伤部位上下位点注射1×106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损伤大鼠体内;尾静脉注射组通过尾静脉移植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损伤大鼠体内;模型对照组不行细胞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BBB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检测,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结果:细胞移植后2,4,6周,模型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局部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F=721.373,F=1 114.450,F=1 004.099,P均 < 0.01);局部注射组神经功能缺损BBB评分均显著高于尾静脉注射组(t=55.261,t=71.385,t=78.135,P均 < 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损伤脊髓组织有较多空腔,横断处形成大量空泡;局部注射组无明显空腔,空泡小而少,间质水肿较轻。移植后4,6周,部分植入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微管相关蛋白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阳性表达。 结论:局部注射和尾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在脊髓损伤处存活、分化并改善神经功能,且局部注射的效果优于尾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9.
We recently reported that brief, remotely controlled intrameal hepatic‐portal vein infusion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reduced spontaneous meal size in rat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behavioural correlates of this effect, we equipped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ith hepatic‐portal vein catheters and assessed (i) the effect on eating of remotely triggered infusions of GLP‐1 (1 nmol/kg, 5 min) or vehicle during the first nocturnal meal after 3 h of food deprivation and (ii) the effect of identical infusions performed at dark onset on c‐Fos expression in several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eating. GLP‐1 reduced (P < 0.05) the size of the first nocturnal meal and increased its satiety ratio. Also, GLP‐1 increased (P < 0.05) the number of c‐Fos‐expressing cells in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the area postrema and 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 but not in the arcuate or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i.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the area postrema and the central nucleus of the amygdala play a role in the eating‐inhibitory actions of GLP‐1 infused into the hepatic‐portal vein; it remains to be established whether activation of these brain nuclei reflect satiation, aversion, or bo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