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菊花、茎、叶中总黄酮及绿原酸含量动态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菊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菊花、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比较总黄酮及绿原酸在菊花、茎、叶中的含量高低,结合药理实验结果判断菊茎、叶的利用价值。结果不同品种的菊叶在各个采收期总黄酮及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茎中含量最低。结论含量测定结果结合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菊茎、叶在抗菌、抗氧化、控制急性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方面体现较强的活性具有化学物质基础,可进一步利用菊茎、叶,充分体现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菊花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孔琪  吴春 《中草药》2004,35(9):1001-1002
目前食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等,由于毒性和致癌作用等原因,许多国家已停止或严格限制其使用。寻找和开发天然、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许多植物体中都含有  相似文献   

3.
山银花茎、叶、花中绿原酸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揭示山银花茎、叶及花中绿原酸的分布状况,为确定金银花药材合理的药用部位及良种选育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银花茎、叶及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分布规律。结果绿原酸在花中主要分布于萼筒一子房壁外表皮细胞及其下3~5层细胞、花冠外表皮细胞及其下1~2层细胞和花冠内表皮纤毛细胞;在叶片中主要分布于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纤毛细胞;在茎中仅零星分布于次生韧皮部细胞。结论 花中绿原酸分布最为广泛、含量最丰富,叶片次之,茎中最少;花冠内表皮纤毛和花冠外表皮腺毛的密集程度,以及萼筒和花冠的长度可作为山银花的育种特征。  相似文献   

4.
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用磷肥对菊花活性成分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制定菊花科学施肥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壤培养试验,在采收期进行采样测产,分别测定药材总黄酮、绿原酸、可溶性糖、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以及药材提取物对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适量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菊花药材产量,增产幅度达130%。适量施用磷肥还可显著提高菊花中总黄酮、绿原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累积量,从而显著增强了菊花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即抗氧化活性。而菊花中可溶性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磷肥(P2O5)施用量过高(0.20 g.kg-1)会导致菊花早熟,从而降低菊花产量,并也导致菊花活性分含量、累积量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菊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及菊花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等指标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菊花种植生产上应重视施用磷肥,综合比较菊花产量、活性成分含量与累积量及清除自由基能力等因素,建议菊花全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6~0.28 g.kg-1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 Linnaeus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海人树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条件下;低能量碰撞电压6 V,高能量碰撞电压20~60 V;正离子模式的毛细管电压3.0 kV,负离子模式的毛细管电压2.0 kV,锥孔电压为40 V,离子源温度100℃,辅助喷雾电离与去溶剂气体为高纯度N2,去溶剂化温度450℃,锥孔气体流量50 L/h,去溶剂化气体流量600 L/h。结果从中分析鉴定得到43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黄酮类、10个酚酸类、13个花青素类、3个长链脂肪酸类、11个三萜皂苷类,其成分特征性非常强,尤其是花青素类成分,是原花青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海人树茎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0....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滁菊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滁菊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滁菊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醇(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α-香树脂醇(4)、胡萝卜苷(5)、ineupatorolide B(6)、紫丁香苷(7)、绿原酸(8)、petasiphenol(9)、大黄素甲醚(10)、金合欢素(11)、异泽兰黄素(12)、槲皮素(13)、香叶木素(14)、木犀草素(15)、芹菜素(16)、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8)、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9)、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20)、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21)。结果:其中,化合物1~12、18和20为首次从滁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3~16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强于Vit C。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68-2169
目的:研究多叶棘豆叶、茎、花、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叶棘豆叶、茎、花、根多糖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的清除率。结果:多叶棘豆叶、花、茎、根多糖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均有清除作用,其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而对亚硝酸根的清除作用较弱,且随着多糖浓度增大,其抗氧化性逐渐增强,其中,根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茎,而叶和花的清除能力相对弱。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叶棘豆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又名千层楼、圣约翰草等,地上部分或全草入药,其性平味涩,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之功效。其主要成分有苯并二蒽酮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和间苯三酚类。贯叶连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高达11.7%,主要为金丝桃苷、槲皮素、槲皮苷及芦  相似文献   

9.
宽叶缬草醚酯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缬草醚酯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分别测定缬草醚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样品中活性物质对于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自由基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1.36,1.46和2.14 mg/ml.结论 在实验条件下,缬草醚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窄叶芍药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并采用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二铵盐自由基清除法(ABTS)对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窄叶芍药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鉴定为没食子酸乙酯(1),没食子酸甲酯(2),齐墩果酸(3),丁香酸(4),β-谷甾醇(5);对化合物1~4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阳性药(维生素C,VC)及化合物1和2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达到(35.13±0.28),(44.64±0.37)μmol·L-1,均低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IC50(60.17±0.98)μmol·L-1;阳性药及化合物1和2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达到(25.13±0.68),(35.76±1.48)μmol·L-1,均低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IC50(38.55±0.78)μmol·L-1。结论:化合物3,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和化合物2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余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杭白菊中3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杭白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快速测定的近红外光谱模型。 方法: 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杭白菊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结果: 杭白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54 93,0.015 7,0.012 7, 0.984 50,0.013 1,0.017 6和0.998 28,0.009 17,0.005 11。经外部验证,3种成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0 4,0.941 2,0.944 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实现杭白菊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以UV-VIS测定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总黄酮(TF)含量,HPLC测定木犀草苷(GA),槲皮苷(QU),绿原酸(CA),3,5-O-二咖啡酰奎宁酸(CQ)的含量.结果显示安徽歙县晚贡菊TF量最高为7.13%;安徽亳州大亳菊GA量最高为33.45 mg·g-1;江苏射阳红心菊QU量最高为29.25 mg·g-1;江苏射阳长瓣菊CA量最高为13.14 mg·g-1;浙江桐乡大洋菊CQ质量分数最高为7.35 mg·g-1.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产地相同栽培类型之间差异亦显著,结果表明药用菊花叶片可以作为中药新资源开发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多糖、总黄酮、挥发油、醇浸出物、水浸出物、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奎宁酸及成分群的指纹图谱为测定指标,对5个开放程度的浙产药用黄菊进行成分群的比较分析。在花朵开放过程中,药用黄菊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大,但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总黄酮和挥发油成分在开放前期较高,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二咖啡奎宁酸成分在开放中期较高,多糖、醇浸出物及水浸出物成分在开放后期较高,从总体上看当50%~80%开放时各成分的含量较高,是药用黄菊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杭白菊氮磷钾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杭白菊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杭白菊不同生长期植株的生长量及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移栽后60~150 d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70.4%.移栽后60 d内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中,60~150 d茎中干物质分配比率高于叶,150~210 d花于物质分配比率最大,其次为根.移栽后45 d内植株对氮磷钾吸收积累量较少.45~150 d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71.86%,63.81%,62.94%,150~210 d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增长缓慢,磷素、钾素的吸收积累量迅速上升.在不同生育期内,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移栽后150 d内氮磷钾主要分布在茎叶中,150 d后逐渐向花和根部转移,转运效率氮>磷>钾.结论:整个生育期内杭白菊对钾的积累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小.吸收比例N-P_2O_5-K_2O为1:0.88:1.58.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积累呈显著正相关,每形成1 g干物质,需要同化5.198 mg N,4.330 mg P_2O_5,7.139 mg K_2O.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菊花中216种常用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后浓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法及校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菊花中216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90%以上农药指标r>0.995,各待测农药指标回收率为70%~115%,符合农药多残留的痕量分析要求;78批菊花中检出农药68种。结论:菊花中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检出品种较多,但检出的多为中低毒性农药。建立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检测了菊花中高风险的农药品种,涵盖了大多数常用农药品种,检测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菊花中农药多残留的风险监测和日常快速筛查,可为基质类似的中药材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借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分离杭白菊中总黄酮的最佳树脂型号及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考察HPD100,DM130,D101,AB-8等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杭白菊中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其分离工艺条件.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容量和解吸率均最大,分别为44.9 mg·g-1,87.9%.当供试液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2.6 g·L-1时,于30℃下吸附1h,用95%乙醇进行解吸,可较好地对杭白菊中总黄酮进行吸附分离.结论:AB-8型大孔树脂适用于杭白菊中总黄酮的吸附分离.  相似文献   

17.
菊花对氮、磷、钾、钙和镁营养吸收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菊花植株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钙和镁营养吸收与分配规律,以期为制定菊花科学施肥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菊花不同生育期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及其氮、磷、钾、钙和镁的含量.结果:菊花生育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氮、磷、钾、钙和镁营养吸收与累积而线性增加.不同生育期,植株对各营养吸收与分配不同.营养生长期各营养元素主要集中在植株的叶中,随着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各营养将逐渐向蕾、花及根部分配与转移.其中,花芽分化期既是菊花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也是其氮、磷、钾营养的最大效率期.生产上,每生产100 kg菊花药材需要吸收带走4.13 kg氮,0.37 kg磷,5.03 kg钾,3.03 kg钙,0.81 kg镁,各营养间吸收比例为N-P-K-ca-Mg1:0.09:1.22:0.73:0.20.结论:花芽分化期是菊花植株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生产上要注意这一生育期植株矿质营养和水分的供应,以促进植株花芽分化和干物质累积.在施肥时,磷、钾肥要提早施用,而氮肥宜分次施用,并需适当补充钙、镁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患枯萎病菊花与健康菊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方法:以患病菊花植株和健康菊花植株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样本的细菌16S rDNA和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枯萎病的发生降低了菊花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但对根际土壤中...  相似文献   

19.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非药用部位的产量远远高于花序,仅菊茎叶产量就为药用部位的3.5倍;长期以来,菊非药用部位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菊非药用部位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惊厥和改善肠道失调等功效。通过对药用菊在栽培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茎、叶、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药用菊非药用部位的资源价值发现与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淹水胁迫对药用菊花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药用菊花对水淹胁迫的反应,筛选可靠的评价耐涝性指标.方法:以小白菊、长瓣菊、红心菊为研究对象,进行淹水处理,分析淹水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淹水胁迫处理加深,各参试药用菊花类型总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随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红心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小白菊及长瓣菊CAT含量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增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淹水4 d解除胁迫,3 d后各生理生化指标均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淹水4 d对参试药用菊花类型产生严重伤害;3种类型药用菊花耐涝性为红心菊>小白菊>长瓣菊;MDA,CAT的变化趋势与耐涝性表现相符,可作为药用白菊花耐涝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