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确肝外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此近年来虽有MRI、CT等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传统的低张十二指肠造影、PTC和B超等方法仍列为常规的检查技术。新近一些文献比较了CT与PTC等检查技术,指出在梗阻部位和病因诊断方面前者准确性不如后者。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2.
明确肝外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此近年来虽有 MRI、CT 等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传统的低张十二指肠造影、PTC 和 B 超等方法仍列为常规的检查技术。新近一些文献比较了 CT 与 PTC 等检查技术,指出在梗阻部位和病因诊断方面前者准确性不如后者。本文采用低张十二指肠造影、PTC 及 B 超检查方法综合诊断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及探讨这种综合诊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分析50例经手术证实为肝外胆道梗阻的病人,年龄最大71岁,最小36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全部病例均进行了低张十二指肠造影、PIC 及 B 超检查。手术病理诊断胰头癌13  相似文献   

3.
胆道支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胆道支架的问世 上世纪50年代,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开始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由于PTC能清晰地显示胆道及其梗阻部位,该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前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口服法胆囊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静脉法胆道造影、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检查、CT、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核素检查等方法。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所以针对不同病例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将对临床诊  相似文献   

5.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简称PTC)对判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和部位有很大的帮助;若在PTC检查的同时进行胆道置管引流术(简称PTD),则对某些胆道梗阻性病变施行暂时性减压引流能获满意效果。我院自1976年10月以来施行了40例PTC检查,其中包括4例PTD,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肤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是一项重要的胆道外科检查方法。对鉴别是否为梗阻性黄疸,确定梗阻的部位及程度,判断梗阻的原因都有很大的帮助。我院自1981年10月以来对14例病人用普通局麻封闭针做 PTC,结果较满意,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在诊断时除靠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外,近年来,B超,CT,ERCP及PTC等项检查在某些医院都已开展起来。这些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作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系直接胆道造影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戴敏方  沈永安  袁云 《云南医药》2002,23(5):367-369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并与B超、CT、ERCP PTC对照分析。方法 收集 9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良性梗阻 6 2例 ,恶性梗阻 31例 )MRCP、B超、CT、ERCP及PTC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3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胰胆管显示满意 ,对胆道梗阻程度判定和定位诊断准确率 10 0 %。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对胆道结石诊断准确性 10 0 % ,与B超及CT比较 ,χ2 检验 ,P <0 0 1。恶性梗阻患者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共 2 1例直接显示肿块大小、部位、范围及周围脏器侵犯情况。结论 MRCP结合原始MRI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可作为胆道结石患者B超筛选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获得胆道系统完整资料较CT、EPCP更为全面 ,但壶腹部小的占位性病变还需进一步进行ERCP检查  相似文献   

9.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肝内外胆道的了解较之B超、CT、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其影像更直接、准确,较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设备、条件的要求简单且低,病人也更易接受,故常用于诊断胆道系统和肝脏疾病,尤其适用于阻塞性黄疸。PTC应用细针穿刺,简单、安全、易行,但它毕竟属侵入性技术,所以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及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英  刘满常  刘冲 《河北医药》2006,28(8):719-719
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较常见,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梗阻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病因较多,现胆道梗阻性疾病术前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多依赖影像学检查.本文将我院20例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后薄层重建及多层面重建(MPR)诊断并经手术病理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的胆道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PTCD是先做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超声定位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肤经肝穿刺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肝内胆管,显示整个胆道系统,了解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后,再用特制的带有外套(鞘)穿刺针,采用血管造影的方法,插入梗阻的胆管进行引流,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临时或长期治疗方法。由于该技术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减轻生存期的痛苦,创伤小、经济费用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较常见 ,梗阻的原因有胆道结石、恶性肿瘤和胆道良性狭窄。其诊断除依靠特征性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外 ,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对阻塞部位、原因作出判断 ,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ERCP)、B超、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 MRCP)四种检查技术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选择及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 10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阻塞性黄疸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 ,探讨了四种检查手段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对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价值 ,以便合…  相似文献   

13.
宋光义  庞瑞麟 《云南医药》2005,26(2):150-155
胆道造影检查对诊断胆道系统疾病及指导肝胆外科手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临床应用的胆道造影方法很多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和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被公认为是目前诊断胆系疾病及了解胆系解剖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但它们均为有创性检查。如何无创、清晰地显  相似文献   

14.
王效恩  徐宝生 《河北医药》1992,14(6):394-39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的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畸形,多见于女性儿童,也见于成人。以腹部肿物、腹痛和黄疸为临床三主征。本文收集我院1985年~1993年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4例,分析其B超、上消化道造影(GI)、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和CT的影象诊断表现,并对影象诊断的联合应用和术后观察方法进行了讨论。1 材料与方法 34例中,男6例,女28例,比例1:4.7,年龄1.5~66岁,1.5~14岁25例占73.5%。34例均经B超检查,其中GI17例,PTC 17例,CT 6例。全部病例做了两项以上检查,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项MR新技术,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无创伤、简便安全、可多方位旋转、多角度观察、不需对比剂等优点,为胰胆管疾病提供了获得类似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的胰胆管图像,在胆系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2].笔者对85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C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舟山医院收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85例,且全部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或(和)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经MRCP检查,所有患者同时行超声检查.患者年龄45~79(54.7±9.3)岁.  相似文献   

16.
B超诊断胆道结石与手术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系统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诊断胆道结石的方法很多,如腹部平片、逆行胆道造影、CT等,但上述方法均有不足之处,腹部平片对比较疏松的结石和泥沙样结石不显影,逆行胆道造影手续烦琐,不容易做,而CT费用高昂,不是所有患者易接受。利用B超检查,简单、方便,费用低,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结石的部位、大小,因而作为目前诊断结石和首选方法。现将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8年9月,术前由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28例与外科或十二指肠镜下取石的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恶性胆道梗阻诊断、治疗价值,并将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PTC进行比较。方法将超声引导下和DSA引导下PTC进行比较。结果2种引导方法下PT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结论PTC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具有自身的优势,超声引导PTC较DSA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胆道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曾是临床较棘手的难题之一,随着影像设备及技术的进步,现在对胆道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有所提高.胆道阻塞性病变影像诊断手段包括超声、CT、MRI、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T管造影等.我院自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对2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作ERCP检查,并与B超、CF比较,探讨这几种影像手段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手术确诊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CT及B超检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于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发病病因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检查诊断肝外胆管、胰头及十二指肠乳头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肝内胆管梗阻,CT与超声梗阻性黄疸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查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及胆总管狭窄诱发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对于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诱发,CT与超声临床诊断准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超声诊断相比,CT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准确率,能够有效区分梗阻部位及发病原因,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各造影方法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复习经手术证实的418例胆道疾病的造影资料,分析各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结果 传统造影法能清楚显示胆囊内阴性结石,因提供信息少对其它病变检出率低。胆管直接造影可清晰显示胆管解剖形态及病因。CT对胆石症、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4%、55%和26.7%,22例泥沙样结石漏诊。MRCP的“胆管树”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确诊。结论 胆管直接造影为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CT是胆道结石最好检查方法,胆囊造影CT可提高胆道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