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0例新生儿,其中48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总结。结果48例中,明确具体出血部位的39例(81.3%),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9例,下消化道出血20例;出血部位不明9例(18.7%),上、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别以十二指肠溃疡、肠套叠最常见。出血量:少量出血5例(10.4%),中量出血35例(72.9%),大量出血8例(16.7%)。结论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原因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应激性溃疡,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儿出生率,减少围产期窒息,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需要通过病史、出血量、性状及伴随症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血原因及防治途径。结果 63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10例(15.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1.6%),应激性溃疡52例(82.5%)。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胎儿宫内窘迫及出生时窒息、早产、重症感染、硬肿、休克。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后好,治愈率100%,应激性溃疡病死率5.8%。治疗除对症输血外,应禁食。应用维生素K1、甲氰咪呱、凝血酶、立止血有效。结论 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且为新生儿危重病症的合并症,加强围产期保健可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报告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161例,其中肺部感染92例(57.1%),消化道出血104例(64.6%),脑心综合征70例(43.5%),急性肾衰92例(57.1%),肝功能异常25例(15.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67例(41.6%)。累及肺、消化道58例,肺、肾22例,肾、电解质36例,心、肾9例。累及肺、心、肾10例,肺、消化道、电解质8例累及肺、消化道、心、电解质6例。死亡52例(32.3%),按病因分: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梗死11例。累及两个器官26例,累及三个器官18例中15例死亡,累及四个器官6例均死亡。为降低MODS的死亡率,对ACVD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6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57例(34.3%)、感染因素49例(29.5%)、母乳性黄疸39例(24.5%)、混合因素11例(6.6%)、ABO溶血1例(0.6%)、其他因素9例(5.4%)。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减少孕期、产时及产后感染的发生,合理进行母乳喂养,进行产前血型鉴定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肝衰竭的病因构成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并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1例及死亡组49例,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10例慢性肝衰竭的患者中,HBV 感染占69.09%(76/110),HCV 感染占8.18%(9/110),酒精性肝病占14.54%(16/110),自身免疫性肝炎占2.7%(3/110),其他原因占5.4%(6/110)。死亡组年龄≥50岁、肝硬化以及有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及腹水患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史是罹患慢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年龄≥50岁、有肝硬化基础、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及腹水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陈娟  李卫 《四川医学》2005,26(6):656-657
目的了解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对67例早产儿消化道出血进行病因分析。结果67例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32例,应激性胃粘膜病变27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8例。治愈、好转率70.1%,其中新生儿自然出血症预后好,治愈率100%;病死率19.4%,死亡原因多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应激性胃粘膜病变、重症感染是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7.
(1)目的:探讨惊厥患儿的病因。(2)方法:对240例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3)结果:240例惊厥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上感)107例(44.58%),中毒性痢疾36例(15.00%),婴幼儿手足搐搦症18例(7.50%),感染性腹泻16例(6.66%),癫痫12例(5.00%),低镁血症8例(3.33%),中毒7例(2.91%),支气管炎6例(2.50%),颅内出血5例(2.08%),中毒性肺炎,新生儿低糖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各3例(各占1.25%),手足搐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瑞氏综合征,溃疡性口炎,幼儿湿疹,脑脓肿各1例(各占0.42%),原因不明6例(2.50%)。(4)结论:儿童惊的病因中主要是年龄与病因有关:-1个月是颅内出血,新生儿低糖血症;-6月是婴儿手足搐搦症;-6岁最常见的是上感,中毒性痢疾和感染性腹为常见病因,>6岁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感染,外伤,出血等。  相似文献   

8.
张瑞芳 《农垦医学》1999,21(5):327-328
我科1990年~1992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143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37例。消化道出血是EHF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促使病情恶化,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EHF并发消化道出血,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讨论如下。一股资料1.本组37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36岁。消化道出血的病期,发热期1例(27%)、休克期5例(13.5%)、少尿期28例(75.6%)、多尿期3例(81%)。2.消化道出血与EHF临床类型关系:中型3例(8.1%)、重型5例(13.5%)、危重型29例(783%)。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消化道出血多…  相似文献   

9.
2006-2008年我院9例病例主要为下消化道出血及肠梗阻两大类型;其中下消化道出血6例(66.7%),肠梗阻3例(33.3%),同时合并不全梗阻及出血2例(22.2%);年龄36~72岁,平均56岁,男5例(55.6%),女4例(44.4%)。  相似文献   

10.
王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49-150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终末期肾病(尿毒症)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2例,存活55例,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血管18例(42.9%)、感染8例(19.0%)、肿瘤7例(16.7%)、脑血管6例(14.3%)、消化道出血3例(7.1%)。死亡主要病因为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年龄、透龄、开始透析年龄及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钙、贫血有差异。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重视血液透析充分性、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T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TP病儿48例,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感染性疾病导致NTP占52.1%,生后细菌感染占41.7%,TORCH感染占10.4%;窒息低氧导致NTP占29.2%。重症血小板减少症(〈50×109/L)21例(43.8%),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生后≤72h)26例(54.2%)。45例(93.8%)病儿经治疗好转或治愈,3例(6.3%)宫内TORCH感染及存在严重窒息的早期重症NTP病儿死亡。结论临床上引起NTP的病因复杂多样,积极治疗原发病极其关键,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宫内TORCH感染、严重窒息、早期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1431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分布特点。方法 对1431例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结肠癌(27.4%),结肠息肉(20.5%),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16.1%),炎症性肠病(6.1%),结肠炎(3.1%)。结、直肠癌在老年、中年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中年组肛周病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青年组中以息肉、炎症性肠病及肛周疾病为多见。结论 结、直肠癌、结肠息肉、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炎症性肠病、结肠炎等疾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年龄和性别与病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4年来该院新生儿呕吐病因及转归。方法用回顾性统计的方法。结果新生儿呕吐246例(内科82.9%,外科17.1%)。内科性呕吐204例以咽下综合征、胃食管反流、败血症发病率较高;外科性呕吐42例,以消化道畸形为主,其中肠闭锁和狭窄、肥厚性幽门狭窄、巨结肠发病率较高。死亡14例,内科8例,外科6例(均为消化道畸形)。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正确治疗,对疗效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消化道畸形及时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燕妮 《中原医刊》2014,(2):122-122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其临床诊治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4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临床治愈35例(83.3%),好转或自动出院5例(11.9%),死亡2例(4.8%)。结论缺氧、损伤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其次为硬脑膜下出血及脑实质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3例消化道出血消化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33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有21例(63.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浅表性胃炎2例(6.0%)糜烂性胃炎1例(3.0%),胃溃疡1例(3.0%)空肠息肉1例(3.0%),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症1例(3.0%)血小板减少性紫瘢1例(3.0%),过敏性紫瘢1例(3.0%)  相似文献   

16.
谢林  艾敏  沈薇 《重庆医学》2014,(25):3336-3338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变化与各评分对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329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结果(1)平均年龄54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24∶1.00。死亡31例(2.3%),再出血20例(1.5%)。(2)位于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静脉曲张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炎及食管溃疡。青中年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78.5%),中老年胃溃疡居多(93.2%);肝硬化多见于中年人(58.4%),老年人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52.8%,胃癌的73.8%。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人数构成比由32.2%下降至24.7%,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人数构成比由7.7%上升至13.7%。(3)Child-Pugh C级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死亡及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A级和B级,Blatchford中、高危组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Rockall评分高危组死亡患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人数(尤其是老年人及 NSAIDS诱发者)逐年增高,但溃疡比例有所下降;各评分均能对出血风险进行初步预估。  相似文献   

17.
唐梅宗 《医学文选》1995,16(4):328-330
从脑出血患者中选死亡及存活者各57例,以死亡有影响的并发症为脑疝(82.76%)、肺部感染(65.11%)、消化道出血(44.68%)、心血管并发症(87.5%),肾功能衰竭(90.00%),并提出了护理观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董春华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6,16(2):242-242,288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74例,存活20例,死亡54例(72.9%)中,发病7天内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50例(92.6%),伴昏迷42例(77.8%),丘脑和脑干出血17例(31.5%),脑出血破入脑室26例(48.1%),平均脑出血量48.75±32.78ml。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早、昏迷、脑出血量大、脑出血破入脑室、丘脑及脑干出血等,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盛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784-278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69例,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哮喘完全缓解48例(69.6%),明显好转19例(27.5%),死亡2例(2.9%),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药物治疗仍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及糖皮质激素吸入药和白三烯拮抗剂等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305例临床资料,并与非老年组250例进行比较。结果 结肠癌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最多的病因(33.33%),与非老年组(15.6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次为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止血,而且可消除癌变的潜在危险,对老年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