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夏登云 《河北医药》2009,31(22):3072-3073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全麻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氯胺酮0.15mg/kg(氯胺酮组)或安慰剂(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s注射完毕,1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5μg/kg,5s注射完毕。记录患者咳嗽次数及强度变化。患者出现咳嗽的严重程度根据咳嗽频率强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无咳嗽:0次;轻度咳嗽:1~2次;中度咳嗽:3~4次;重度咳嗽:5或>5次。收缩压和舒张血压(SBP和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面罩辅助呼吸,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7%以上。结果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对照组发生咳嗽频率(25%)明显高于氯胺酮组(10%)(P〈0.05),氯胺酮组发生咳嗽的时间[(21±8)s]明显比对照组[(21±10)s]延长(P〈0.05)。但是2组间咳嗽的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预先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15mg/kg)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卢昱坤 《中国药业》2011,20(23):92-9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90例.术前1 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口服安定2.5~7.5 mg.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1 mg/kg(氯胺酮组)或0.9%氯化钠注射液(安慰剂组),给药体积均为2 mL,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记录咳嗽发生时间、例次数和程度.结果 氯胺酮组咳嗽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40.00%(P<0.05),且发生时间延迟(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反射,且发生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在儿童手术芬太尼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佐辛是否可以抑制芬太尼引起的咳嗽(FIC)。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2~7岁的择期手术儿童并分为两组,地佐辛组(n=50)在麻醉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n=50)在麻醉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后予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2~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诱导,芬太尼注射时间不超过2 s,记录芬太尼给药后2 min咳嗽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咳嗽发生率为64.00%,地佐辛组为13.63%(P=0.000)。其中对照组有15例发生中重度FIC,地佐辛组有6例发生轻度FIC (P=0.039)。结论 儿童手术给予芬太尼麻醉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可有效抑制芬太尼引起的咳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了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芬太尼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宫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9年~2011年接受妇科宫腹腔镜探查术患者240例,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组进行麻醉,B组在A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并对患者在进行腹腔镜探查过程中的镇静以及抗牵拉反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10min,15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跟手术前比较显著性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镇静较低,两组均具有较好的抗牵拉的疗效。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芬太尼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探查术效果良好,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胺酮在心肌梗死急诊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0.01 mg/kg,进行静脉辅助镇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氯胺酮0.3~0.5 mg/kg静脉推注,在插管前几插管即刻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 插管即刻,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能显著减少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的发生,减少循环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点探索瑞芬太尼或者芬太尼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医学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11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瑞芬太尼应用于55例观察组,芬太尼应用于55例对照组,对比两种药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结果麻醉生效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麻醉生效前后,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没有明显的改变(P>0.05)。麻醉生效后,对照组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麻醉生效前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相对于芬太尼来说,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高,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1-01~03开展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100例。选择200例早孕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年龄18~42岁,体重40~80kg,妊娠6~10周,将其分为实验组100例(ASAI级),对照组100例(ASAI级),排除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颅内占位病变。两组年龄、体重、孕周等一般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100例,术前禁食4~6h。两组患者入流产室后测血压、呼吸、脉搏。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氯胺酮0.15mg/kg和咪唑安定0.03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1min内注射完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0.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SBP、DBP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HR增快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择期行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14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2组患者均行相同麻醉方法,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则应用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情况以及麻醉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尿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时间段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较T0时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插管前10min时较诱导前10min时下降,其他时间段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插前即刻~拔管后10min时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插管前10min~拔管后10min的镇静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应激反应,保障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最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入选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刻(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气管导管拔除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和芬太尼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气管导管拔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和芬太尼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毕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用药量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氯胺酮0.5mg/kg,B组氯胺酮1.5mg/kg,C组0.9%生理盐水5mL,每组1/3剂量在推注雷米芬太尼前给予,余下2/3剂量加入雷米芬太尼混合输注。记录全麻开始前5min(T_1)、给药后1 min(T_2)、给药后30 min(T_3)、术毕停药后5min (T_4)、拔管后1min(T_5)、拔管后20min(T_6)各时间点MAP、HR、SPO_2,以及患者拔管后1、3、6、12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T_4、T_5、T_6、1h、3h躁动评分(RS)。结果三组各项指标T_(1~6)时MAP、HR、SPO_2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T_4、T_5、T_6时MAP、HR均高于A、B组(P<0.05)。患者苏醒后各时间点VAS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RS)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可能与患者疼痛或痛觉高敏有关。氯胺酮超前镇痛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与所用氯胺酮剂量无关,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拟行肠癌或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复合氯胺酮组(DK组,地佐辛0.3mg/kg+氯胺酮2mg/kg+盐酸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与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0.6mg/kg+盐酸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每组20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接PCIA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3、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DK组患者的VAS评分与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显著优于D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地佐辛联合小剂量氯胺酮PCIA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胺酮分别复合丙泊酚和咪迟唑仑在小儿麻醉术中及术后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28岁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不拘性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组(B组),每组备20例(n=20),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满意,但B组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且A组比B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更加安全圾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剂最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3~12岁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诱导剂量为2 mg/kg)与B组(氯胺酮诱导剂量为1 mg/kg).麻醉诱导时,A组氯胺酮2 mg/kg静脉注射复合丙泊酚与维库溴铵,B组氯胺酮1 mg/kg静脉注射复合丙泊酚与维库溴铵,两组麻醉维持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术中根据循环反应和体动情况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不明显(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1),两组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 mg/kg剂量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1 mg/kg剂量氯胺酮麻醉术后清醒更迅速,术中循环稳定及术后早期疼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隐睾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组(R组)和氯胺酮组(L组),各20例。L组于切皮前2min给予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后手术;R组于切皮前2min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瑞芬太尼6μg·kg-1·h-1,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后手术,术中依需要静脉注射氯胺酮加深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呼吸与循环的变化、氯胺酮的用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2组均获良好麻醉效果;R组血压和心率稳定,L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P<0.05),R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1)。R组较L组易引起呼吸抑制。R组氯胺酮的用量为(54.0±13.8)mg少于L组的(82.0±17.6)mg(P<0.01),R组停药至苏醒时间为(10.3±3.4)min短于L组的(23.1±9.6)min(P<0.05)。结论瑞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全麻疗效确切,苏醒快而完全,可用于小儿隐睾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输卵管绝育手术效果。方法选择96例输卵管绝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氯胺酮0.5mg/kg复合异丙酚0.25mg/kg、0.5mg/kg、1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①术中体动反应1组42,2组12,3组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中3组心率皆有所降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第2组血压降低幅度最小;③3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0.5mg/kg氯胺酮复和0.5mg/kg异丙酚对输卵管绝育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10只 ,分别ip生理盐水10ml/kg(对照组) ,异丙酚100mg/kg 或氯胺酮100mg/k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异丙酚明显抑制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P<0.01),氯胺酮明显降低大脑皮层和脑干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P<0.01) ,但对海马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1)。结论异丙酚、氯胺酮的全身麻醉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突触体Na ,K -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辅以利多卡因切口下腹膜表面麻醉,与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小儿阑尾切除术46例,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2组,AS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1 mg/kg)丙泊酚复合全麻辅以1%利多卡因3~5 ml切口下腹膜表面麻醉26例;A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全麻20例。观察2种麻醉方法的生命体征的改变,手术时患儿的反应以及患儿全麻苏醒情况。结果AS组与A组比较,AS组具有较好的生命体征稳定性,腹膜松弛明显,牵拉反应小,苏醒快,恶心呕吐反应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丙泊酚全麻和利多卡因腹膜表面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满意的切口下的腹膜松弛,能有效地抑制探查牵拉阑尾时内脏牵拉反应和鼓肠屏气反应,使得呼吸循环趋于稳定,降低术后切口皮肤疼痛及切口下腹膜缝合后产生的张力性刺激牵拉痛与不适,患儿苏醒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小儿骨科、普外科、烧伤科手术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小儿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35例接受舒-芬太尼静脉泵注,B组45例接受1%氯胺酮泵注,C组40例接受舒-芬太尼和1%氯胺酮联合泵注。观察3组患儿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以及计算每种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 C组患儿喉痉挛,四肢抽动,和呻吟的概率比A组和B组显著降低(P<0.05),不良反应率低,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A组和B组,每种剂量的使用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静脉全麻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不良反应小,每种药物使用剂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两组患者的SpO2、BP、HR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肠镜检查,且两组患者SpO2、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