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认为是稳定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将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较重,如不有效进行治疗,可能迅速转化为AMI甚至猝死。我们对40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1]。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故需积极治疗。本文总结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患者 ,旨在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UA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4月住院患者42例 ,均符合 1979年WHO制订的UAP标准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2 2例 ,对照组 2 0例 ,均行心电图及心肌酶等检查 ,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均无溶栓及抗凝禁忌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状况见表 1。表 1 两组UAP患者基本临床状…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而目前低分子肝素(LMWH)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笔者于2001年起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史宝全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6(3):17-18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分析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评价低分子肝素疗效及优点。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显效20例,显效率为69.2%,有效5例,有效率19.73%,无效3例,无效率1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方便。不需监测凝血时间,出血及并发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通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抗心肌缺血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4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0.4 mL,1次/12 h,脐旁皮下注射,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心绞痛改善状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无需监测APTT和调整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每日2次,连续7天;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住院至少7天,随访至治疗后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率27.2%,总有效率63.6%,两组比较显效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轻度出血发生率为6%。治疗后30天,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治疗组为3%,对照组为24.2%,两组比较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30天后死亡和复合心脏事件的发生,无需常规监测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使用简便、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W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疗效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64.7%(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病情不稳定,易发展为AMI,危及患者生命,故有效控制UA的频繁发作非常重要.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同前在临床发病率高,容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抗凝治疗已证明能明显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文回顾分析了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含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 (消心痛 ) 10mg ,每日 3次 ,治疗组加服低分子肝素含片 2片 ,每日 3次 ,均连用 15天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 ,心电图缺血改变及血压、心率、血脂、血小板及凝血酶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0 % (P <0 .0 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 (10 .5± 2 .5 )天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 (17.8± 2 .3)天 (P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含片与消心痛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100mg/d,连用7d)等。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陈永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6):891-89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 AMI,甚至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主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本文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 (L MWH)治疗 UAP的临床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 U AP患者 45例 ,符合 1997年 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无 AMI酶学及心电图改变 ,排除非冠心病的心绞痛 ,并且无严重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抗凝治疗禁忌证。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3例 ,男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UAP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腹壁皮下注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硝酸甘油含服量、心电图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含服量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LMWH治疗UAP临床疗效显著、安全,能减少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这91.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8.75%,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