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75例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27例(27眼)各种原因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采用前房内注入平衡液、粘弹剂或空气泡对症处理。结果:分析白内障手术中由于切口的方式、宽度、位置及手术器械的机械性损伤等原因,处理了造成角膜后弹力层不同程度的脱离。结论:术中及早发现和及时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复位,对预防术后的并发症及视力的恢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182-1185
目的:观察前房注气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M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患者28例(28眼)。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周内行前房注入消毒空气,利用气泡顶压使脱离的后弹力层复位;后弹力层复位不良或空气吸收后仍未复位者,以同样方法再次行前房注气,对后弹力层复位及视力预后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8例患者经前房注气后角膜后弹力层均复位,其中17例经1次前房注气,11例经2~3次前房注气后角膜透明,视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1例重度脱离伴部分后弹力层脱失患者恢复较慢,3个月后角膜恢复透明。结论:前房注气术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有效方法,操作可重复,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由于切口的位置、大小和手术器械的机械损伤等原因,常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上对于脱离范围大者,需及时行手术复位,否则可造成角膜持续性水肿、大泡性角膜病变和视力下降。本文就近年来我科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有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28例(28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伤口愈合快、术后反应及散光轻微、视力恢复快等优点,现已在我国广泛普及,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虹膜炎性反应、人工晶体及袢位置异常、后发性白内障、散光等.我院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诊断明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洪  黄学文  黄海  陈琳 《西部医学》2010,22(5):858-859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皱褶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LASIK术后外伤致角膜辨移位的患者39例(39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祛除角膜基质裸露区新生的角膜上皮组织,刮除角膜瓣皱褶处上皮,使角膜瓣展平,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观察所有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39眼)角膜辨复位良好,视力均恢复术前裸眼视力。结论及时正确地治疗角膜瓣移位,可以避免严重的角膜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宁  邓之华 《广西医学》2009,31(4):540-541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预后。方法672例(739眼)均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过程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的情况。结果130例(156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占21.1%。其中与角膜缘切口制作有关98眼(62.82%),撕(截)囊6眼(3.85%),核处理12眼(7.69%),抽吸皮质及粘弹剂28眼(17.95%),人工晶体植入5眼(3.20%),切口密闭7眼(4.49%)。其中需要处理的16眼,占10.25%,予对症复位处理后,恢复好。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主要原因是角膜缘切口接触,有良好的预防意识,及时复位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221-222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2岁 ̄83岁,平均62岁。眼压38 ̄69mmHg,平均48.3mmHg。经术前准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压眼14 ̄20mmHg,平均眼压16.2mmHg。前房深度平均增深1.2倍,前房角增宽,视力>0.5达39眼。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该术式切口小,术中前房稳定,能有效降低眼压,恢复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减少角膜散光。术中注入粘弹剂能预防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房角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221-222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62岁。眼压38~69mmHg,平均48.3mmHg。经术前准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压眼14~20mmHg.平均眼压16.2mmHg。前房深度平均增深1.2倍,前房角增宽,视力〉0.5达39眼。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该术式切口小,术中前房稳定,能有效降低眼压,恢复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减少角膜散光。术中注入粘弹剂能预防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房角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治疗和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659例白内障手术病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宣教,术中配合,术后角膜观察,做好专科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659例白内障超声乳化病人有179例出现角膜水肿.其中,轻度角膜水肿80眼,2天内恢复透明.中度角膜水肿71眼,6-10天消退恢复透明.重度角膜水肿28眼,10-25天消退恢复透明.结论 晶体核硬度、超声能量、手术技巧、手术时间与角膜水肿的轻重有关,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做好裂隙灯观察及护理,有利于手术后视力的提高,可防止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的原因、处理、预防的措施.方法对12例近视眼患者施行LASik术后出现层间角膜上皮生长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7例LAS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局限的患者,观察6~24个月,视力无明显影响.5例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影响视力的患者,经手术治疗角膜恢复透明,其中4例术后视力恢复正常,1例视力恢复仍不理想,仍存在较严重的不规则散光.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术中注重预防尤为重要,对术后层间角膜上皮生长影响视力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