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琛 《检验医学》2000,15(1):16-17
以幽门螺杆菌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设计了5个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和一个公共引物,分析检测了62株幽门螺杆菌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基因S1a、S1b、M1型和M2型,检测结果均为S1a/M2型.实验显示胃十二指肠疾病与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基因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建立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A(cagA)的方法。方法 以重组PCR将乳糖操纵子中乳糖调节蛋白(LacI)的特异性结合序列(21bp)插入cagA基因的一段序列(400bp)中得到重组cagA基因片段(rfcagA)。体外克隆并表达谷胱甘肽转硫酶-LacI(GST-LacI)的融合蛋白,其一端具有CST活性,另一端可特异性地与rfcagA结合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菊  邹天然 《华西医学》1994,9(4):416-418
本文应用与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高保守区序列互补的引物对,建立聚合链反应检测技术,对28种非HP菌及16株HP进行检测,特异性100%,敏感性达到能检出1pg染色体DNA(相当于100个菌细胞)水平,对36例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胃活检组织进行检测,HP阳性率47.2%(17/36),而对照方法中细菌培养HP阳性率33.3%(12/36),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41.6%(15/36)。结果提示PCR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荣  房殿春 《内镜》1996,13(2):101-102
  相似文献   

5.
建立特异,灵敏的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用PCR产物直接克隆并测序,以含HP DNA序列的重组质粒外源片段为探针。用细菌培养,单纯PCR和PCR结合杂交检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胃活检组织,唾液和粪便标本中的HP。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2]。目前检测 HP感染的方法较多,分为入侵性和非入侵性两类,如细菌涂片。培养,尿素酶试验(RU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HP抗体检测及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UBT)等。我们通过对2 16例患者胃镜活检同部位粘膜标本,分别作PCR反应和RUT试验检测对照,以了解各自优缺点。1资料和方法 本组216例,男136例,女80例,年龄17~82岁,平均52.1岁。慢性萎缩性胃炎82例,…  相似文献   

7.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幽门螺杆菌cag 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PCR直接测定胃粘膜标本中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方法 不需细菌培养 ,直接从胃粘膜标本中提取幽门螺杆菌DNA ,选择合适的引物及条件进行PCR ,通过琼脂糖电泳来确定标本中的cagA基因。结果 每例cagA阳性的标本在 191bp的位置有一条清晰的电泳带。 19例胃溃疡患者中cagA阳性 16例 ,阴性 3例。 15例健康人血清对照 ,cagA阳性 3例 ,阴性 12例。该法敏感性 84 .2 % ,特异性 80 %。同时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 ,发现 17例阳性标本中PCR方法 16例阳性 (94 .1% ) ,2例快速尿素酶实验阴性标本PCR阴性。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χ2 =0 ,P >0 .0 5 )。结论 应用PCR直接测定胃粘膜标本中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方法简单 ,快速 ,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方法用PCR产物直接克隆并测序,以含HPDNA序列的重组质粒外源片段为探针。用细菌培养、单纯PCR和PCR结合杂交(PCR-Sb)检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炎症、十二指肠溃疡的胃活检组织、唾液和粪便标本中的HP。结果检测胃活检标本79份,PCR-Sb阳性率为99%,单纯PCR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5%和65%,PCR-Sb的灵敏度达到1fg。唾液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为35%,粪便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测序证实了PCR扩增的正确性。PCR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探针杂交是特异、灵敏、简便和对人体无害的检测HP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报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检测技术上有很大发展。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HP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全新手段。本文对冒镜确诊的362例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例作PCR技术确定HP检出率,并以病理检查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标本采自本院1995年3月~1997年10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类胃炎及溃疡合并胃炎362例,每例在距幽门口5cm内钳取胃粘膜2份(每例检…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与胃炎、胃溃疡甚至胃肿瘤等的发病关系密切 ,国际癌研究协会已于 1 994年将 Hp感染列为人的 类致癌因子。检测 Hp感染发展迅速 ,然而其中大多属于有创性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 FQ- PCR)法能从唾液中直接检测 Hp并具有无创、简便、可准确定量等优点。我们用 FQ- PCR法检测唾液中 Hp,对诊断儿童 Hp感染进行探讨。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8月我院门诊患儿 72 8例 ,男 40 5例 ,女 32 3例 ,年龄 3个月~ 1 4岁。其中 ,3个月~ 1岁 5例 ;1~ 3岁 2 8例 ;3~ 6岁 1 96例 ;6~ 1 0岁…  相似文献   

11.
The Huntington's disease-linked D4S115 marker has been converted from a DNA blot assay to a more sensitive and rapi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PCR amplification of a tandem repeat at D4S115 revealed 7 allelic fragments, ranging in size from approximately 610 to 915 bp, differing in their apparent copy number of a approximately 55 bp core repeat. This repeat unit differs strikingly in sequence from the repeat units of other multi-allele markers from chromosome region 4p 16.3, arguing that the VNTR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loci clustered in this region did not arise from a common ancestral sequence. The D4S115 marker can be assayed simultaneously with PCR products from D4S125, D4S95 and D4S43 on a single agarose gel, providing a rapid scan for successful amplification of these difficult-to-assay VNTRs, and for inheritance of the entire candidate Huntington's disease region. This approach should help to increase the speed, informa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presymptomatic and prenatal linkage testing in this devastating disord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嗜肺军团菌毒力岛基因分型鉴定方法,探讨其致病特性和分布状况。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嗜肺军团菌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嗜肺军团菌种和毒力岛基因鉴定引物,采用PCR法对25株军团菌属标准参考株,3株国内和20株广东分离嗜肺军团菌,53份临床标本和57份水样、进行嗜肺军团菌种和毒力岛基因分型鉴定。结果5株嗜肺军团菌标准株只有嗜肺军团菌1型(Philadelphia-1 ATCC 33152)12个毒力岛基因全阳性,其他4株只检出11个毒力岛基因。20株军团菌属中其他菌株,分别检出2—11个毒力岛基因;3株国内嗜肺军团菌检出11个毒力岛基因;广东地区分离的20株嗜肺军团菌,7株检出12个毒力岛基因,12株检出11个毒力岛基因,1株未检到毒力岛基因。53例病源不明性肺炎患者支气管洗液和痰液,PCR检测嗜肺军团菌DNA阳性5例(9.4%)。结论广东地区嗜肺军团菌广泛存在水源环境中,而且是医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源之一。不同血清型嗜肺军团菌所含毒力岛基因不同,毒力岛基因与致病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双温PCR法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球蛋白重链(IgH)重排可作为B淋巴系肿瘤的基因标志,应用PCR方法检测此重排可进行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研究。我们通过基因释放剂提取DNA及双温PCR循环,建立一种快速可靠PCR方法检测3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IgH重排基因,28/38(73.7%)阳性,敏感度为10 ̄(-4)~10 ̄(-5)水平。此方法简便、快捷且成本低,更适于临床检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临床疑似真菌性角膜炎(FK)的方法。方法:以源于医学机会性致病性真菌18srDNA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B2F(5'-ACTTTCGTAGGATAG-3')和B4R(5'-TGATCGTCTTCGATAAATA-3')为通用引物,对临床疑似FK的标本进行PCR,并与培养进行对比。结果:在687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30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率为23.3%,而经扩增阳性率为50%。结论:真菌通用引物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肺炎衣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参照Campbel报道的肺炎衣原体全基因序列、G+C比例和次级结构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法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临床标本中的肺炎衣原体感染。结果经对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肺炎衣原体出现单一437bp的扩增区带;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0fg的肺炎衣原体DNA;10份模拟标本均扩增出437bp区带;22份小儿肺部感染的咽拭子标本中有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2.7%,而显微镜检查只有2例可见包涵体;12份正常小儿咽拭子标本均为阴性。结论PCR法检测肺炎衣原体,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cagA、vac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毒力基因cagA,vac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4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agA,vacA抗体。结果:cagA,vacA抗体在440例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37.0%。在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肠球部溃疡(DU),胃癌(GC)患者专利号,cagA,vacA抗体摄影性率分别为62.9%,76.1%,96.9%与33.0%,31.0%,62.5%;经u检验显示;慢性胃炎组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通过患者血清中Hp抗体(cagA和vacA)的检测。推知其cagA和vacA抗体的表达状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血清中Hp抗体(cagA和vacA)的检测,推知其cagA和vacA抗体的表达状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早期确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ECORI、ECORV)方法,对初筛出具有高度苯丙酮尿症(PKU)可能的6例患儿,行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分析。结果确诊3例,还为其中1例患儿母亲再次妊娠的胎儿作产前PCR检测,鉴定出与PKU致病基因相连锁的遗传特异片段,据此诊断出胎儿为杂合子,并经随访证实。应用PCR技术对PKU患儿早期诊断乃至产前诊断是可靠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 S L T E C) 在小儿腹泻中的病原学地位。方法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 H E C) O157 : H7 的 S L T1 、 S L T2 、eae A 基因片段设计了3 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埃希菌中 S L T1 、 S L T2 和eae A 毒力基因。结果 29 株标准致泻大肠埃希菌( E H E C、 E P E C、 E T E C) 和10 株其他肠道病原菌中,只有1 株 E H E C检出 S L T1 、 S L T2 、eae A 毒力基因,其他均为阴性。从1 032 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的474 株未定型大肠埃希菌中,检出 S L T1 20 株(42 % ) , S L T2 7 株(15 % ) ;74 株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菌( E S I E C) 中检出 S L T1 15 株(203 % ) , S L T2 5株(68 % ) 。结论  S L T E C 是太原地区引起小儿腹泻的一种重要的致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