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颖  高蔚 《大家健康》2016,(10):295-29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并分析IL-6和白细胞、CRP及气流阻塞间的相关性。方法:52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46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ELISA法测定IL-6水平。结果:血清IL-6和CRP水平在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为(36.8±11.9)ng/L ,(49.6±11.2)mg/L ,稳定期分别为(15.1±6.2)ng/L ,(2.3±1.1)mg/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7)ng/L ,(2.2±0.8)m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IL-6和CRP与白细胞均呈正相关(均 P<0.05),与肺功能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均 P<0.05)。结论:IL-6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COPD急性期感染的敏感指标,亦可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1)CRP、WBC、N%水平在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2)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O.01)。(3)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realburnin,PA)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96例,分别测定入院时及病情缓解后稳定期的PA和PCT,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PA明显下降,并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0.1 ng/ml;不推荐抗生素治疗;PCT>0.25 ng/ml推荐抗生素治疗;0.1<PCT<0.25 ng/ml根据临床情况具体分析。结论:PA、PCT是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进展为急性加重期的重要指标,也是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CRP血浓度的变化,根据CRP监测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58例病人入院后及治疗1周后检测CRP,根据入院时CRP值分成增高组与正常组,CRP增高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据其复查值正常后停用,同时监测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痰培养及胸片检查,并进行症状总评分,增高组隔日检查CRP等进行动态观察。结果:58例中38例CRP增高见于入院1-3天,经治疗至第7天接近正常,与正常组比较CRP增高组的CRP,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例数,胸片异常例数及痰培养阳性例数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RP增高与ESR增快,白细胞计数无相关(P>0.05),经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性,结论:CRP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标记物,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诊断,并可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熏期(AECO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CRP浓度、白细胞计数(WBC),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ECOPD患者在治疗前检测CRP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ECOPD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WBC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CRP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过程,有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帮助判断COPD的病情是否存在高危险,有效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蔡孝桢 《海南医学》2010,21(7):41-4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比80例AECOPD患者入院前后血清CRP水平、白细胞总数(WBC)、肺功能(FEV1%预计值)和动脉血气分析动态变化情况。结果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治疗后CRP在WBC未显著变化时已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沉、体温。结论CRP升高不仅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的COPD患者27例,分别在其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时抽血测定CRP,血常规,比较2组间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血清CRP急性加重期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  相似文献   

9.
况晓波 《中外医疗》2014,(21):32-3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病人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12例,稳定期18例)和对照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12例,稳定期18例)。对照组患者行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监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急性加重期患者、稳定期患者的平均心率、呼吸频率、PCO2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稳定期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加重期患者、稳定期患者的平均pH值、PO2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稳定期患者(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胆碱酯酶(CHE)与超敏CRP(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治疗稳定后的浓度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20例AECOPD患者在急性期和治疗稳定期的血液CHE、HsCRP,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ECOPD患者急性期CHE、HsCRP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结论:CHE与HsCRP联合检测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严重度评估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79例,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白细胞总数(WBC)和肺功能(FEV1%预计值)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血清CRP和WBC水平在急性加重期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缓解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未缓解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变化、WB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和未缓解组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P〈0.001),缓解组CRP阳性率明显低于WBC(P〈0.05);结论血清CRP测定可作为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客观指标,优于WBC等指标,可作为治疗效果评判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测定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及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采血,同时动态监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RP浓度的变化情况。组间均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CRP浓度明显高于经抗生素抗感染控制期的COPD患者(P=0.007);CRP浓度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液常规检测指标,两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浓度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感染极为敏感,并有望成为今后判断COPD患者疗效及其感染的早期发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96例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沉,并于治疗后复查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CRP在患者入院时的阳性率为81.3%,和血沉、白细胞有一定相关性,但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指标。治疗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是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并分析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C反应蛋白的差别及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7例COPD患者,其中29例为稳定期COPD患者,48例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检测其在治疗前及使用抗生素后10~14 d的CRP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CPR对COPD患者治疗诊断的指导意义。结果:在急性加重期CRP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经治疗后迅速下降,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仁伟 《右江医学》2012,40(6):809-8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观察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测定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痰液细菌学培养和相应的影像学等检查。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再次复测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痰液细菌学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加重期,感染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稳定期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协助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任旭斌  刘洪 《西部医学》2012,24(1):30-3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与5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及肺功能(Lung function)。结果 AECOPD患者CRP为(52.9±15.6)mg/L,缓解期为(5.9±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CRP阳性率为92.59%,显著高于WBC和NE%的阳性率(P〈0.01和P〈0.05),肺功能损害严重者CRP水平较高。结论 COPD患者CRP在急性发作期可以显著增高,CRP可以作为AECOPD的优选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呼吸功能受损强有力和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东兰 《当代医学》2016,(29):39-4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组及急性加重期组,各64例。另选择64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CRP及IL-6的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18.14±3.72) mg/L及(15.27±3.43)pg/mL;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6.35±1.04)mg/L及(12.09±2.97)pg/mL;健康受试者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1.92±0.71)mg/L及(7.34±0.69)pg/mL;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组的血清中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38.41±5.29)%和(37.07±3.26);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56.47±8.42)%和(53.61±7.93);健康受试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102.18±8.91)%和(85.67±9.23)%;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组的FEV 1%及FEV 1/FVC,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RP及IL-6参与了COPD疾病的炎症反应,测定血清中两者的变化,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颖  徐岫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77-177,18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方法连续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3例,开始治疗前进行血清hs—CRP检测,并与同期住院27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相同检测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同时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hs—CRP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O.01)。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存在明确的外周血hs—CRP水平高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治COPD患者5O例,其中处于急性加重期者(AECOPD)31例(加重期组),稳定期19例(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3例,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均P<0 01),COPD稳定期组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 O1),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患者血清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血清CRP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各20例及健康非吸烟者15例,留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TNF-α,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4.40±7.24)pg/ml,稳定期为(15.55±2.24)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1);正常对照组TNF-α为(8.73±1.91)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97.20±17.52)mg/L,稳定期为(22.75±7.17)mg/L,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OPD急性加重期中TNF-α与CRP明显相关(r=0.544,P<0.05)。结论TNF-α与CRP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