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斌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64-2165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氰化物浓度时,选择吸收液NaOH最适的浓度。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OH吸收液配制显色溶液,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得出最适宜的NaOH吸收液浓度。结果NaOH吸收液浓度为5 g/L时,吸光度值最高;NaOH浓度小于20 g/L时,溶液呈紫色;NaOH浓度大于20 g/L时,溶液呈浅黄色;NaOH浓度大于35 g/L时,溶液不显色。结论异菸酸钠-巴比妥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氰化物时,NaOH吸收液的最适浓度为5 g/L。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氰化物的测定,目前常用异菸酸—吡唑酮比色法、异菸酸钠—吡妥酸钠比色法其灵敏度低,干扰因素多,操作烦琐,其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4mg/L和0.1mg/L。色谱法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空气中的微量氰化物含量,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最低检出限为0.01mg/L,国家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本法能满足测定空气中微量氰化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间接测定白酒中氰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测定食品中氰化物多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本文对冷原子吸收间接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认为该法灵敏度高,所用试剂较少,对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分析速度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氧化镉的测定多年来采用双硫腙比色法,但操作手续较烦,并使用剧毒试剂氰化物,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不便。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是较好的方法,但因仪器比较昂贵,尚不能普及推广。6—溴—苯骈噻唑偶氮萘酚比色法据资料报道用于地面水和污水中镉的测定,我们试用该法用于空气中氧化镉的测定,并对该法的显色条件及各种影响因素,氧化镉样品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实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目前,食品中氰化物的定量检测方法[1,2]为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生活饮用水和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检测方法[3,4]第一法为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第二法为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矿泉水中还有第三法流动在线蒸馏法,而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化物的测定方法[5]为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为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NaOH吸收液以及用不同浓度NaOH溶液所配制的多种显色剂,异烟酸-巴比妥酸,异烟酸-吡唑啉酮,吡啶-巴比妥酸,吡啶-吡唑啉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方法:依照GBZ/T160.29—2004.5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为蓝本,进行方法的改进和研究。结果:采用改进后的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比色法较其他方法更优。该法在0~3μg范围内,最低检出限为0.04μg,最低检出浓度为1.03mg/m^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9%~1.9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9%~108.9%。结论:该方法稳定性好,线性相关度高,方法简单实用,重现性好,各项实验指标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要求,该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化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氧化-双氧水还原增敏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汞东风汽车公司卫生防病中心(十堰442000)梅勇测定空气中汞的方法有双硫腙比色法、碘化亚铜检气管法、碘化亚铜试纸法、冷原子吸收法、电化学法等[1]。冷原子吸收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强,是测定痕量汞...  相似文献   

8.
空气、二氧化碳和氰化氢的综合性混合物,可用氢氧化钠水吸收液以各种不同时间、不同流速进行采样。该吸收液可用标准添加法用氰化物选择电极进行电位测定。作者对吸收液浓度、吸收液温度以及吸收器类型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烟道放散物中氰化物测定的最适宜的采样条件。 引言 美军需寻找适当方法将控制手榴弹的邻一  相似文献   

9.
付文燕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236-1236,1239
在国标中车间空气中重金属检测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用高氯酸-硝酸消化法做为前处理方法,此法前处理较复杂,尤其是加热时酸液溶液喷溅,样品量大时费时,而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只能分别测定各元素。本文研究了采用干灰化法前处理样品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的镉、锰、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物测定采用的方法为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比色法,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显色剂的原因,显色反应产生的颜色不明显,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很差,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因此笔者尝试在不改变其它试剂的基础上,改用异菸酸-吡唑酮作为显色剂进行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车间空气中铅的测定,一般常用双硫腙比色法。该法手续复杂,且使用大量有毒试剂,多有不便。原子吸收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本法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铅,并对方法的  相似文献   

12.
当水、尿及血清中同时存在有氰化物及硫氰化物时,采用一般的方法基本上是不能将二者分别测定。我们根据氰化物在酸性溶液中极易逸出之特点,拟定了用氮气或空气将酸性溶液中的CN~-吹出,用稀NaOH溶液吸收的方法使CN~-与SCN~-分开而测定之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滤膜中锡的方法。方法:采用盐酸和硝酸混合酸体系消解滤膜,优化仪器条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滤膜中锡的浓度。结果:标准曲线在0μg/ml~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2%~101%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2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作业场所空气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空气中氰化物的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空气中的氰化物经装有氢氧化钠吸收液的串联小型气泡吸收管采集后,在p H7.0磷酸盐混合溶液中,用氰胺T将氰化物衍生成氯化氰,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分别进行两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4%~98%,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0%。方法检出限为0.05 mg/m~3,氰化物在0~1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0 mg/L NO_3~-、PO_4~(3-)、SO_4~(2-)、B_r~-、I~-、Cl~-对氰化物的检测均无干扰。结论方法与国标方法(异烟酸钠-巴比妥酸比色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定量准确、快速,适用空气中氰化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AAS法同时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铜、锰、锌、铅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快捷多元素FS模式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铜锰锌铅的含量。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4%~2.68%;回收率为95.00%~101.00%。结论该方法准确性可靠、灵敏度高,可多元素同时测定,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锡的影响因素,建立一种准确、灵敏、高效的空气中锡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不同的消化试剂消化采样滤膜,调整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条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 采用3 ml盐酸+0.5 ml硝酸做消化液,调整原子吸收仪测定条件到最佳状态,锡在相应的试验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大于0.9990,最低检出限为1.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6%~102.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结论 样品的前处理必须选择合适的消化试剂种类和用量,在保证消解充分的同时排除消解试剂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才能确保测定结果有足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前常用的空气铅测定方法仍是双硫腙比色法,此法操作较繁琐,且灵敏度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仪器昂贵,不易普及;火焰原子吸收法灵敏度较低,不适于空气中铅分析。我们应用气态原子化装置与原子吸收光谱仪联用测定空气中铅,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此法不但快速,简便,而且...  相似文献   

18.
车间空气中的铜是危害工人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往测定空气铜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法,比色法、极谱法。在这些方法中,原子吸收法仪器价格昂贵,比色法操作繁琐,而极谱法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因此,这些方法都不太理想。近几年来,我们使用MP-1型溶出分析仪,以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空气铜。获得了较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1 ] 。目前空气中铅的测定方法有双硫腙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催化极谱法等[2 ] 。所有这些方法中都需要将样品消化处理 ,操作繁琐 ,样品易损失。本文报道空气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改进测定空气中铅的实验研究 ,本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1 测定方法1 1 原理 将采集在微孔或测尘滤膜上的铅尘、铅烟样品 ,用1+ 99硝酸洗脱。在 2 83 3nm波长下 ,用乙炔 -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1 2 仪器1.2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配备乙炔 -空气火焰燃烧器。1.2 .2 铅空心阴极灯…  相似文献   

20.
尿汞的测定目前大多仍采用冷原子吸收法,这种方法用空气作为载气,以汞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定量,虽有仪器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灵敏度较低,且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1]。氢化物一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