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34眼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治疗观察.结果主要原因为滤过过强,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结论找出术后浅前房的原因,采用积极治疗措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3.
路颖艳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5):207-207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可导致视力障碍甚至盲目。目前青光眼滤过术仍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1]。浅前房是抗青光眼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术眼带来严重的损害,随着对浅前房的处理方法和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护理内容也不断扩展,加强患者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濮应珍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2):73-73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在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3例112眼青光眼术后浅前房43例49眼的发生时间和类型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青光眼类型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影响。结果: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浅前房49眼的发生率为43.75%,其中29眼房水滤过过强(59.18%),3眼恶性青光眼(6.12%),7眼脉络膜脱离(14.28%),10眼结膜瓣渗漏(10.40%),49眼中32眼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前房,17眼经保守治疗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后房水滤过过强,以及脉络膜脱离、眼结膜瓣渗漏的原因引起的,由房水滤过过强导致的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一般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他可保守治疗,重者可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0例青光眼患者滤过手术后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36眼发生浅前房,经治疗后均恢复前房形成,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术后浅前房的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盛、结膜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应针对不同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形成前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影响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临床上对其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从2008年08月-2009年08月期间共收治的305例青光眼住院患者采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分析并总结患者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共有408只眼进行了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其中86只眼出现浅前房,发生率为21.08%。其中滤过过畅28只眼、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6只眼、结膜瓣渗漏18只眼、恶性青光眼9只眼、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4只眼、脉络膜上腔出血1只眼;其中63只眼即可通过保守治疗就能恢复。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一般是结膜瓣渗漏、房水滤过过畅等,且大部分的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法来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房注水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常规小梁切除术末经前房穿刺口注入适量平衡盐液,用湿棉签估计眼压水平达到适度。术后1天、2天至6个月连续观察前房深度及眼压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随访期均未发生浅前房,86.0%的患者眼压水平在正常水平。结论前房注水可有效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66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密切观察前房深度。结果 25例(25眼)发生浅前房,针对不同发生原因进行综合保守治疗,均于术后10d内基本恢复正常前房。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虽然不能完全预防,但如果能处理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每一个环节,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出现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48例(163眼)行滤过手术,术后观察前房、眼压、滤过泡等,对出现浅前房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结果术后31眼出现浅前房,占19.02%。其中结膜瓣渗漏6眼(3.68%),滤过旺盛11眼(6.75%),脉络膜脱离10眼(6.13%),恶性青光眼4眼(2.45%)。结论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常见原因是滤过旺盛及脉络膜脱离,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以维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浅前房是青光眼的并发症,长时间的浅前房会发生周边虹膜粘连,并发白内障、滤过泡消失等。虽然大多数能通过非手术疗法得以恢复,但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低眼压性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手术失败 ,是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将 1993年 9月以来小梁切除术后低眼性浅前房病例的治疗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3年 9月~ 1995年 9月治疗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 16例 17眼 ,其中女 14例 14只眼 ,男 2例 3只眼 ;年龄 5 0~ 63岁 ;闭角型青光眼 14例 15只眼 ,其中稳性发作期 10例 10只眼 ,慢性期 4例 5只眼 ,开角型青光眼 1例 1只眼 ,继发性青光眼 1例 1只眼。根据浅前房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分类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11例 12只眼 ,滤道引流过畅 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房角改变.方法非随机选取不同房角关闭状态及药后眼压低于或高于21mmHg的白内障患者28例32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及术后常规视力,裂隙灯,Goldman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压检查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均有增宽,眼压均有降低,统计学处理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随访3~18月未见房角关闭粘连范围扩大及眼压再次升高.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粘连在一定范围内者<3/4w者可达到增加视力,加深前房,开放房角,降低眼压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前房注气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开展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8例(48只眼)白内障术中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通过前房注气术治疗的患者,其中有4例患者> 1/2角膜面积的广泛后弹力层脱离,有14例患者> 1/4并<1/2角膜面积的后弹力层脱离,有30例<1/4角膜面积的后弹力层脱离。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采用前房注射消毒空气治疗,利用气泡顶压脱离的后弹力层复位,复位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以同样的方式再次注气,通过随访3个月并与术前相比恢复情况。对比手术前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厚度、角膜水肿评分和眼压。结果:前房内空气于3~5 d内吸收,48例(48只眼)患者中通过1次注气角膜恢复透明有34例,通过2次注气有12例,通过3次注气有1例,仍有后弹力成脱离的患者有1例,采取局部抗炎及高渗糖滴眼液滴眼后恢复。通过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注气后,随访3个月,复查前段OCT表明,角膜水肿消失,角膜均恢复透明,未出现视力功能障碍及相关不良反应。术前所有患者的视力程度均在0.1以下,通过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注气后,随访3个月,患者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结合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降低眼内炎的发生。方法:总结2001年6月-2007年9月期间我院96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钠,术后观察眼内炎的发生情况。结果:96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无1例发生眼内炎。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结合前房注入头孢呋辛钠能有效降低眼内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北京丰台医院2022年2—12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眼部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患者眼部干涩、眼部烧灼、眼部异物感、眼部疲劳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眼部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眼部相关指标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形成浅前房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措施.方法 对100例138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对术后形成浅前房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术后48例50眼形成浅前房,发生率36.2%,包括滤过过强26眼(52.0%),结膜瓣渗漏12眼(24.0%),脉络膜脱离8眼(16.0%),恶性青光眼4眼(8.0%),其中48眼行药物保守治疗,2眼行手术治疗,视力及前房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常见原因是滤过过强、结膜瓣渗漏及脉络膜脱离等,正确分析浅前房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可促进前房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科1995年3月至2001年7月收治的59例青光眼(90只眼)患中30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术后有30只眼出现浅前房,其发生率为30%,按Speath分级法进行分级:浅Ⅰ度20眼,浅Ⅱ度为8眼,浅Ⅲ度为2眼,其中滤过过强为23只眼(76.7%),结膜漏为2只眼(6、7%),脉络膜脱离1只眼(3.3%),其他4只眼(13.3%)。结论 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滤过过强是其主要原因,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少数必要时应采取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05例青光眼手术,其中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40例,分析其发生程度及原因。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性浅前房的概率为15.4%。患者术后浅前房的发病率与患者的术前眼压有密切关系,术前眼压〈21mmHg时,发病率为11.5%;眼压在22~35mmHg时,发病率为41.3%,眼压〉35mmHg时,发病率为23.1%(P〈0.05)。与患者术前的疾病类型没有关系(P〉0.05)。结论青光眼手术导致的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率为19.5%,与患者术前眼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