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蛇根草素因其作用缓和、临床应用没有耐药性与成瘾性,一般副作用亦轻微,故近年来在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中,应用极为普遍。常见之副作用为鼻塞、心率减慢,疲乏、腹泻、夢惊及嗜眠。发生食慾减退,噁心,头痛及头晕者较少。个别病例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腫,帕金森氏综合病征及精神失常。有关蛇根草素引起男性机能减退者国内文献偶见提及,但发生阳萎者尚无记载。故将本院高血压专科门诊所见一例因利血平(Reserpine)引致阳萎简略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先生 46岁。因家务事生气 ,暴怒之后感头痛、头晕不适、烦燥。 6小时后 ,烦躁加重 ,头胀痛难忍 ,眼前发黑 ,右半身麻木感 ,随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 ,约 10分钟后出现抽搐 ,神志不清。病人患高血压已 10年 ,每逢劳累、生气后血压就升高 ,出现头痛、头晕 ,但都没有这次严重。长年服降压药 ,这几天因无药而停服。家族中有类似病人。查体 :脉搏 5 6次 /分 ,呼吸减慢 ,血压 2 6 6 / 17 4kPa,平均动脉压2 0 47kPa ,面色苍白、烦燥不安 ,频敏呕吐、神志不清、抽搐。双眼底示 :视乳头水肿。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均阳性。实…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自从乙型肝炎抗原发现以来,改变了病毒性肝炎的传统概念。近年来,国内外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临床及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进展较快。现将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概述手足口病(HFMD)又称夏季疱疹综合征,是由肠道柯萨寄A组16型病毒和肠道71型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粘膜溃疡和手足等处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可有散发病例或小的暴发流行。本病的最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消息:几个中心对接触人免疫缺损病毒(HIV)的人员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已鉴定出一名研究人员感染了HIy。约在一年前,首次在接触者体内泌出了HIy抗体。目前证明.从感染者体内分离的病毒(其特注尚未发现)与研究人员所接触的病毒难以区别。由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Wi!hamBbttner及Stanley Weiss领导的研究,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病原核酸,了解濮阳市手足口病病因和不同标本检测状况。方法对濮阳市辖区内手足口病43例住院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血清样本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结果 43例患者的72份标本中,病原核酸EV71阳性23份,阳性率为31.94%。其中,咽拭子阳性率为39.53%(17/43),疱疹液阳性率为66.67%(6/9),血清阳性率为0%(0/20),CoxA16未检出。结论濮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不同标本中疱疹液和咽拭子病毒含量多。  相似文献   

7.
关于肿瘤的病毒病因问题是近十年多来实验肿瘤学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一个方面。虽然病毒致癌作用的原理还未最后阐明,但是病毒作为动物肿瘤发病的因子之一,已是完全肯定的事实。本文主要就肿瘤病毒的类型和特点(包括 RNA 及 DNA 肿瘤病毒)、肿瘤病毒传播途径及宿主范围,以及肿瘤病毒的致癌机理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肿瘤病毒的致癌机理从生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等几方面的研究概况加以介绍。最后对有关 RNA 肿瘤病毒致癌机制的三个假说,即前病毒(Provirus)假说、致癌基因(Oncogene)假说及原生病毒(Protovirus)假说,作了扼要的概括与评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一起由CoxA16病毒引起的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结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幼儿园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幼儿园发病儿童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RT-PCR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发病8例,涉及3个班,罹患率为1.49%。所有患儿均小于5岁。与首发病例同楼层班级和其它楼层班级之间学童罹患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口腔、手、足部的疱疹,其中2名患儿有发热。检测了3例住院患儿的粪便、咽拭子标本,COXA16核酸均为阳性,EV71核酸均为阴性。通过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控制措施21 d后,确认疫情终止。结论Cox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本次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病原。年龄小于5岁、在同教室内与患儿密切接触可能是本次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严格执行晨午检筛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及疫情报告制度可有效预防幼儿园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9.
来自于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UIC)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一种被称作Foxmlb的基因从实验小鼠的肝细胞中被敲除时,动物体内的肿瘤就不再生长了;即使是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标准的实验室技术以试图人工诱发肿瘤的形成,但实验小鼠仍保持一种无肿瘤状态。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和肯尼亚的科学家合作进行一项研究计划,对肯尼亚内罗毕贫民窟里的1700多名妓女进行了为期8年的研究。该地区成人HIV感染率为6%,妓女的感染率为85%~95%。研究中发现在当地生活5年以上的25名受检妇女没有被感染。 研究人员指出,这25名妇女未受感染并不  相似文献   

12.
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指出,我国妇女宫颈癌HPV16 DNA同源序列检出率为55.06%,占全部HPV阳性标本的70.83%,提示我国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HPV16型感染有关.因此,分离我国HPV16型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致癌特性及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采用基因克隆手段,以pAt153为载体,从1份来自山西襄垣县宫颈癌高发区宫颈原位癌患  相似文献   

13.
1 手足口病概况 1.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1](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命名为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58例轻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方法差异分为研究组(129例)和对照组(12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安慰剂治疗及退热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直接喷口腔疱疹、溃疡,外喷皮疹,观察和记录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进食改善至正常、口腔疱疹愈合、手足皮疹消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治疗轻型小儿手足口病,有利于改善症状,加速口腔疱疹溃疡愈合、皮疹消退,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16 E7 (HPV16E7)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基因片段(HPV16E7)的逆转病毒载体。方法 PCR扩增HPV16cDNA全长的E7片段,并用酶切,连接等方法将HPV16E7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然后再用酶切,测序进行鉴定,通过Genbank的数据库分析软件对PV16E7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经酶切分析,测序证明,从HPV16cDNA克隆的300bp的HPV16E7与逆转录病毒载体发生了基因重组,HPV16E7基因片段与数据库中的原HPV16cDNA的E7有高度的同源怀。结论 构建了含HPV16E7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转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例15岁少年因EV-71感染所诱导的手足口病从发生到死亡的过程,揭示年长儿致死性手足口病诊断的复杂性。方法采集该少年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RT-PCR),分析致病病原体,同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头颅及胸部CT、胸片、血常规、电解质、血气等,得出致死性手足口病的诊断。结果该患者在就诊前3天开始出现咽痛、头痛、呕吐等症状,并在家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遂来院就诊,拟"上呼吸感染"给予静滴抗生素及补液等对症处理。当天夜间患者即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心跳加快,并伴有口吐粉红色泡沫样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遂转入重症监护室,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积极治疗,但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间,除咽部可见数个疱疹外,其手、足、口腔等皮肤粘膜均未见皮疹及疱疹。入院后查血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均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除压力稍低(60mmH2O)外,其他也未见异常。血气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而头颅CT示颅内弥漫性水肿并少量枕叶出血灶,胸片及胸部CT示肺水肿,且以左肺为主。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RTPCR提示其致病病原体为EV71。结论通过该病例分析,认为即使是少年也可因EV71感染而导致死亡的手足口病情况发生。由于这类病人早期未出现手、足疱疹,因而对该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发生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引起此次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5年11月17日~12月7日某幼儿园累计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6例,罹患率为1.61%(16/994),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3例、确诊病例3例。发病高峰集中在11月22~28日,占总病例数的68.75%(11/16)。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33∶1,年龄均在3~5岁组之间。病原学方面,采集的5例病例中有3例是Cox A16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通用肠道病毒阴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咬手指的习惯和饭前不洗手是此次手足口病疫情的危险因素。结论这是一起因Cox A16感染导致的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对患儿的早期发现与隔离、对幼儿园教室及幼儿玩耍外环境、物品玩具的清洁消毒,加强晨检、午检、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均为重要的防控措施。建议幼托机构培养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达到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月中旬,某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局部爆发了类似“感冒”的疾病,大批病人发热及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高度怀疑是“流感”,为明确诊断,遂于4月12~13日两天内采集患者标本10例(咽喉嗽液),并采集病人双份血清标本4份,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结果分离出甲_3型流感病毒,患者恢复期血清血凝滴度较发病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要依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做肝活体组织检查。命名应包括病名、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例:如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HbsAg(-)、慢性迁延型。一、病原学分型: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 ,由于巴斯德、科赫等人的杰出工作成为细菌发现的时代。当时 ,为了搜寻、观察和研究这些小生物 ,发展了实验室的细菌培养技术。为了获得细菌 ,一种能够捕获细菌的具有特定大小微孔的滤菌器被制造出来。最早的滤菌器被称为巴斯德及张伯伦过滤器 (Pasteur -Chamberlandtypefilter ,一种蜡烛形、瓷质过滤器 ) ,后来实验人员发现无论把滤菌器的微孔制作的多么小 ,仍然有一些不明的致病原可以通过。 1892年 ,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 (Ivanovski,D .I)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 ,首次发现了这种微小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