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牙期前牙反颌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活动矫治器、2×4固定矫治器、快速腭开展配合上颌面具式前牵引、头帽颏兜等口外装置进行矫治.结果:所有患儿的反颌均得以矫正.结论:替牙期矫治反颌,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缩短,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矫正方法多种多样,如上颌[牙合]垫双曲舌簧矫治器、功能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头帽颏兜等。笔者在2003~2007年,采用2×4固定矫治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快速矫正32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2×4矫正技术出现之前,替牙期的一些错牙合如:反牙合、深履牙合、扭转、斜轴等均用活动矫治器矫正,但扭转及斜轴等不能很好控制其方向,这类错颌矫正不理想;反牙合、深履牙合、等错牙合矫正周期过长,患者不易配合。由于替牙期的本身特点:根尖孔尚未形成,牙周膜纤维承力弱、Begg固定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力量大,不能适应替牙期的特点,致使一些错牙合的矫正较为困难,2×4技术正是由此而产生。同完整固定矫治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又具有三维空间精确调节的特点,使替牙期错牙合矫正有了良好的前景。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替牙期错牙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替牙(牙合)期外伤脱住牙的临床应用.方法 结合12例临床病例,介绍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替牙袷期外伤脱位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通过该方法固定替牙(牙合)期外伤脱位牙,损伤小,固位好,短时期内减小了患牙松动度,尽快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保全牙列,不影响生长发育期儿童颌及面的发育.结论 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替牙(牙合)期外伤脱住牙克服了传统固位方法的缺点,开辟了正畸与儿牙外伤联合治疗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粘接式上颌夹板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方法 及治疗前后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反牙 合14例,年龄(6~10岁),患者均为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下颌后缩,采用自凝塑料制作上颌夹板式牙合垫的口内矫治器,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矫正前牙反牙 合.结果 粘接式上颌夹板式牙合垫口内矫治器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治疗后前牙反牙 合解除,磨牙关系由近中转变为中性,前牙覆盖关系达到正常,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大3.22°,ANB角平均增大4.5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粘接式夹板牙合垫加前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明显,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RⅢ功能矫治器在替牙期及恒牙早期功能性和轻度骨性前牙反颌的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2005年到2010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替牙期及恒牙早期前牙功能性反颌和轻度骨性反颌。结果:除2名患者外其余患者反颌均解除,前牙覆颌覆盖正常,治疗前后面部形态有显著改变。结论:FRⅢ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及恒牙早期的功能性反颌和轻度骨性反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固定矫正器是指多托槽固定矫正器,过去也叫多带环固定矫正器.这是口腔正畸临床上最常用的矫正器,正畸临床工作中,替牙期错非常普遍,纠正幼年时期出现的牙畸形,固定矫治技术以其对牙齿有效的移动及控制成为现代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发展,选取2009年收治的用固定矫治器矫正的替牙期错患者80例用于替牙期错的矫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替牙期儿童反(牙合)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儿童错颌畸形,多数为牙性反 (牙合).由于替牙期儿童后牙尚未完全萌出,因此早期矫治对后牙的萌出及颌骨的发育都具很大意义.而目前临床常应用的活动及固定矫治器多存在繁琐、时间长、儿童不易配合等缺点.我科应用粘结唇切斜导板临床应用于矫治替牙期儿童反(牙合)患者,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施伟文 《中外医疗》2012,31(11):97-97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在替牙期错颌的矫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使用2×4"矫治技术治疗30例替牙期错颌患者,一磨牙做支抗带环,上下颌8个切牙粘贴托槽,组成"2×4"矫治器,多用弓采用园丝(可用方丝),末端回折,解决患者替牙期前牙反、深覆等错畸形的症状。结果 30例患者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矫治时间最短是30d,最长是6.5个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替牙期错颌一种有效的矫正手段,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曲舌簧颌垫式矫正器矫正前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68例前牙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牙列患者58例,替牙列患者62例,恒牙列患者48例,按照矫治的方法不同,将不同类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曲舌簧颌垫式矫正器行矫治,研究组患者采用多曲舌簧颌垫式矫正器行矫治,比较两组患者反解除时间、复诊次数及两组矫治器固定效果。结果:在前牙列、替牙列和恒牙列方面,两组患者反解除所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平均复诊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固定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曲舌簧颌垫式矫正器矫正前牙畸形患者,能有效减少其复诊次数,提高矫治器固定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前方牵引器和2×4矫治器对替牙期前牙反合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方法 52例替牙期前牙反合病例,其中25例使用2×4固定矫治技术,27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对这两组病例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4矫治器组可以通过牙的改变解除前牙反合;前方牵引矫治器组在前牙反合改变的同时,还有骨骼的改变.结论 2×4矫治器可有效矫治替牙期牙性和功能性反合,功能性矫治器适应骨性和混合性反合病例.  相似文献   

12.
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矫治前牙反合的体会附属口腔医院赵春祥,陈正国关键词导弓式可摘矫治器;前牙反;矫治;口腔前牙反是乳替牙期的主要错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口腔功能,且严重影响儿童、颌、面的正常发育。本文介绍导弓式可摘矫治器矫治乳替牙期儿童早期前牙反体会.1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相似文献   

14.
对乳替牙期严重影响、颌、面部生长发育及功能的错畸形的预防矫治,多采用可摘矫治器,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固位不良。众所周知,矫治器没有固位,就没有支抗,也就不能发挥矫治作用。本文旨在对乳替牙期可摘矫治器固位不良的原因、机理及增强固位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性矫治器与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应用机械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颌,另60例采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颌治疗。结果:机械性矫治器在矫治后,牙性改变较大,骨骼几乎没有改变;而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颌后,前牙反颌不但有牙性改变,而且骨骼改变也较明显。结论:机械性矫治器配合口内口外Ⅲ类牵引装置适用于混合期、恒牙期、早期不严重的牙性、功能性前牙反颌的治疗;功能性矫治器适用乳牙期、混合牙期,恒牙期骨性、功能性前牙反颌的治疗;而对于成年人严重的骨性前牙反颌的病例,正畸+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安氏 类错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错类型。对于比较严重的由于下颌后缩引起的 类错 ,单纯通过固定矫治器加颌间 类牵引来矫治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功能矫治器在引导下颌向前发育 ,纠正颌间近远中关系不调上有着固定矫治器难以替代的作用。 Twin block作为一种功能矫治器 ,在安氏 类错的治疗上有着独到的矫治效果。作者采用Twin block与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双期矫治 ,对替牙晚期和恒牙早期较严重的由于下颌后缩引起的 类错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 12例替牙晚期和恒牙早期安…  相似文献   

17.
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正前牙反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器结合直丝弓技术矫正前牙反颌的疗效,探寻临床对前牙反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上颌前方牵引配合直丝弓技术,对15例Ⅲ类错颌的替牙期儿童进行治疗。结果:经5—8个月的前方牵引后使用直丝弓矫治器,使前牙覆颌覆盖显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Ⅲ类错颌,采用前方牵引结合直丝弓矫正技术,临床疗效显著,疗程缩短,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施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81-2481
安氏Ⅱ类错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错类型.对于比较严重的由于下颌后缩引起的Ⅱ类错 ,单纯通过固定矫治器加颌间Ⅱ类牵引来矫治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功能矫治器在引导下颌向前发育,纠正颌间近远中关系不调上有着固定矫治器难以替代的作用.Twin block作为一种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的治疗上有着独到的矫治效果.作者采用Twin block与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双期矫治,对替牙晚期和恒牙早期较严重的由于下颌后缩引起的Ⅱ类错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替牙期前方牵引后出现牙性Ⅱ类错牙合伴轻中度拥挤在恒牙期不拔牙矫治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方法替牙期前方牵引后出现牙性Ⅱ类错(牙合)伴拥挤15例用唇挡矫治,调整磨牙咬合关系、解除拥挤结果用唇挡后牙弓弧形总长度(TAL)、牙弓长度(A D)增加磨牙成中性关系拥挤度解除或明显减小结论替牙期由于乳牙龋坏、早失在前方牵引力的作用下出现前移导致牙性Ⅱ类错牙合上颌牙齿拥挤.唇挡是以唇肌肌力推远中移动矫治牙性Ⅱ类错牙合,减少牙列拥挤.这样或无需Ⅱ期固定矫治器治疗,即使Ⅱ期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也大大减少减数拔牙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2×4”矫治器是指在替牙期前牙反患者上下恒磨牙上粘着带环 ,4个恒切牙上粘着方丝弓托槽 ,使用多用唇弓矫治前牙反的一种固定矫治方法 [1]。近年来临床上此固定矫治方法运用于正畸较多 ,为探讨“2×4”矫治器与传统颏兜矫治器在阻断替牙期前牙反中的作用异同 ,笔者对临床随机选取的17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 ,分别采用“2×4”矫治器和颏兜矫治器进行矫治 ,对两者在矫治前后的颅颌面结构变化、反覆盖纠正量及矫治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替牙期前牙反患者17例来自1996年7月至2000年1月本院口腔正畸科门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