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采用TiNi 环抱式接骨器手术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及预后效果.方法 将本院270 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分别采取外科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146 例) 和保守治疗( 对照组,124 例),治疗后随访3 个月,对全部患者的治疗过程、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随访后胸廓畸形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外科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可有效的对胸壁产生稳定作用,使呼吸并发症及胸廓畸形的发生率下降,同时可有效对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较保守治疗更能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环抱式肋骨接骨器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结果50例多发肋骨骨折均治愈,随访1~3年,骨折愈合好,无特殊不适。结论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好,恢复快,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避免了多发肋骨骨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多发肋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468例,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12例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156例。结果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血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疼痛评分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住院时间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呼吸机支持率及感染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稳定胸壁的状况,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其疗效较保守治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验证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判断。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十二针治疗脑梗死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F方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与OLF方案(草酸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他们的治疗方案分别为PCF方案、OLF方案,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直至患者死亡。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脱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优于OLF方案。在不良反应方面,PCF方案白细胞减少、脱发的发生率较高,OLF方案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唐冰 《北方药学》2012,9(8):65-66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方法:2010年8月~2012年5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共24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一周复查胸片示双侧胸廓对称,双肺扩张良好,肋骨对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固定牢固可靠、手术创伤小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和呼吸功能的改善,适用于治疗较严重的多发性肋骨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2例及胸腔积液2例)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肋骨环抱器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肋骨环抱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肋骨环抱器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用于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7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腔镜组(50例,胸腔镜手术)和开胸组(47例,开胸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浮动胸壁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57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求治疗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形成浮动胸壁,反常呼吸,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7例浮动胸壁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肋骨环抱式接骨器行肋骨固定术后的疗效。结果 57例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反常呼吸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用肋骨环抱式接骨器行肋骨固定术,治疗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形成浮动胸壁,反常呼吸,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满意。可供临床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环抱型肋骨钢板和可吸收性肋骨钉对肋骨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60例)采取环抱型肋骨钢板固定,B组(60例)采取可吸收性肋骨钉固定,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骨折临床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主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B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复查胸部X线,A组无骨折再移位,B组骨折再移位3例。结论环抱型肋骨钢板固定效果优于可吸收性肋骨钉,值得进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疗效.方法 32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切开多位内固定.结果 术后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胸阔畸形矫正满意.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 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结论 应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AS方案(联合拮抗血小板、调节血脂、抗氧化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1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5例接受PAS方案治疗;对照组52例接受APS方案(联合拮抗血小板、调节血脂)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mRS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NIHSS、mRS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病死率、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S方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统与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用改良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优于传统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柳维才 《中国药业》2014,(24):121-122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术后均内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分析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用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36例连枷胸患者,与同期非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支持例数、呼吸支持天数、等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内固定组全部治愈,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术后5.20 d;平均住院时间14.35 d,平均住院天数、呼吸支持例数、呼吸支持天数、肺感染例数、止痛剂应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半年复查胸部CT肋骨重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镍钛合金环抱器治疗早期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200ml0.9%氯化钠溶液+复方丹参注射液25ml,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采用500ml0.9%氯化钠溶液+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1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测定脑血管的阻力和脑血流量。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管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脑血管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减少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降低了患者脑循环的阻力,改善了患者脑血流的灌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3例,接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VS 6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血凝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