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压、血糖及血脂在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的差异,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根据体质指数的不同分为低体重组、体重正常组和超重组三组,每组60例,回顾性分析每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分析对比三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超重组的中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及血脂升高患者其他两组(P<0.05);而体重正常组则高于低体重组(P<0.05)。对患者而言,当患者的动脉压、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和相关分析身体质量指数,结果表明,平均动脉血压,空腹血糖,以及血脂升高和线性相关的身体质量指数存在,即与物理指标增加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也增加数值,P<0.05。结论:患者的体重指数较高的平均动脉压,较高的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部分体检人群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状况.方法 对体检的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33.2%,7.4%,高血压检出率为25.4%,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率分别为38.9%,26.1%,23.7%,8.2%;空腹糖调节受损(IFG)及糖尿病(DM)检出率分别均为3.2%.结论 重庆市体检人群的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异常率较高,健康人群应定期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血压、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年龄和BMI分组,分析各组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差异,并用偏相关分析这些因素与BMI的相关程度。结果:随年龄增加,超重肥胖的现患率明显增加;在各个年龄段,超重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均值及其异常率均比正常组高,且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女性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均值及其异常率比男性高。结论:男女性BMI与血压(舒张压)、血糖、血脂(甘油三酯)均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沙市健康体检人群血压、血脂受体质指数的影响状况,为有效开展控制血压、血脂健康教育和预防心血管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部分长沙市健康体检人群并对其血脂、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MI由正常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正常高值和高血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50.69,p=0.000;;=305.81, p=0.000);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两个项目偏高的构成比随着BMI向超重和肥胖组发展而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1.805,p=0.000;和X=93.542,p=0.000);高密度脂蛋白检测情况则相反(X2=226.997, p=0.000);胆固醇组间差异虽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变化趋势不明显X2=46.441,p=0.000)。结论 收缩压和舒张压受体质指数的影响显著;血脂检测项目亦受其影响,尤其是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有益于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城镇健康体检人群体重质量超重、肥胖发生率及其与血脂和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体检人员体重、身高,空腹抽血检测血糖(GLU、血脂及胰岛素水平,计算体重指教(BMI)及IR并进行分析.结果 浙江省城镇健康体检人群体重质量超重、肥胖发生率男性为47.3%、15.8%,女性为22.2%、4.2%,男性组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男女性体重质量超重、肥胖发生的平均年龄高于体重质量正常组(P<0.01),超重、肥胖人群IR、GLU、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均高于体重质量正常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均低于体重质量正常组(P<0.01),男性肥胖人群IR、GLU、TCHO、TG水平也明显高于体重质量超重组(P<0.01),而HDL-C明显低于体重质量超重组(P<0.01).结论 浙江省城镇健康体检人群体重质量超重、肥胖发生率为38.9%、11.9%,男性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女性,男女性超重、肥胖发生的年龄高于体重质量正常组,男女性血脂水平及IR与BMI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116例健康体检人群不同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116例,分析体质指数正常、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值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比例高于体质指数正常人群。结论: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关系密切,对超重、肥胖人群体质指数的管理,合理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发生,是三级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体重超重及肥胖逐渐呈流行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为人群肥胖防治、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研究体重指数BMI与血脂、血糖、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某高校2018年参加体检的3 860名教职工,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偏胖组、正常组及偏瘦组,比较不同分组间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并考察各组高脂血症、脂肪肝、空腹血糖受损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情况.结果 肥胖组和偏胖组合计1 889人占到48.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人群血脂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0例体检人群分组研究,A组(LDL-C2.7mmol/L)、B组(2.7mmol/L≤LDL-C3.1mmol/L)及C组(3.1mmol/L≤LDL-C4.2mmol/L)各40例,D组、E组、F组TC水平范围分别为D组(TC4.63mmol/L)、E组(4.63mmol/L-5.38mmol/L)、F组(5.37mmol/L-6.01)对比三组血糖、血脂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男性、女性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显著,随LDL-C水平上升,所有体检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提升。结论血糖与血脂关系密切,血糖水平会随血脂变化而变化,血脂可充当风险预测因子,检查人体内糖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与血尿酸(UA)、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UA和血脂水平,分析妊娠期高血压与血尿酸、血脂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UA水平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TC、TG、LDL、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随着U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且UA与TC、TG、LDL、SBP和DBP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与UA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孕期检测UA的变化可尽早防治可能带来的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12.
视屏作业人员职业应激与血糖和血脂及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应激与视屏作业人员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关系,为控制职业应激、降低职业危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将某银行工龄在1年以上的108名视屏作业人员按不同应激水平分为3组,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血清中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测定血压值。结果低、中、高各应激组血糖水平分别为(3.39±1.24)、(3.59±1.26)、(2.54±0.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4,P<0.01);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随着应激水平的增高,视屏作业人员的血糖水平降低(r=-0.376,P<0.01);而应激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P> 0.05)。结论职业应激对视屏作业人员血糖水平的影响可作为反映职业人群应激状况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尿酸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1 236份,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尿酸浓度检测采用尿酸酶法。结果男性载脂蛋白A(ApoA)为(1.23±0.139)g/L,女性为(1.32±0.150)g/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为(1.30±0.23)mmol/L,女性为(1.52±0.338)mmol/L,男性低于女性,而其他指标均高于女性(P<0.05);汉族ApoA、尿素氮(BUN)、肌酐(SCR)、甘油三酯(TG)、HDL-C高于维吾尔族,而维吾尔族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S)、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汉族,统计学分析ApoA、ApoB、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除了ApoA和FBS外,其他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5);随尿酸水平增高,ApoA和HDL-C有降低的趋势外,其他脂代谢指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尿酸对血糖影响不大;除了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其他代谢紊乱均随尿酸水平增高。结论不同民族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沿海某地区公务员体重指数与血压、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年龄、性别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本地区公务员体检相关数据 ,在SAS软件包支持下做相关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 (BMI)与血压指数 (舒张压、收缩压和脉压 )和血脂指标 [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 C) ]均呈现高度显著性(P <0 0 1) ,其中在男性中青年年龄段群体这种相关性最为突出。结论 多食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行为问题 ,当前特别要注意中青年群体的多食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腰围与血压、血脂及血糖的水平与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11个区的1879名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量血压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描述不同腰围组中血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并用趋势卡方分析其组间关系。结果腹部肥胖率为51.8%,腹部肥胖组与腰围正常组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DL—C与腰围水平呈负相关,腰围与其余生化指标呈正相关。高血压检出率、血脂异常检出率、糖尿病患病率随腰围增加明显上升(P〈0.01)。结论武汉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腹部肥胖情况严重应引起重视;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随腰围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国农村高血压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8年5月~ 2009年7月,在安庆和连云港农村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身高体重,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血脂的关系.结果 19 347名受试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超重(24≤BMI< 28 kg/m2)与肥胖(BMI≥28kg/m2)的患病率分别为38.6%和18.7%.在调整了其它影响因素后,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的TC(β =3.00,P<0.001),TG(β =42.23,P<0.001)和LDL-C(β=3.69,P<0.001)水平升高,而HDL-C(β=-9.06,P<0.001)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在男性(TG:β男 =51.02 vsβ女=37.67,P交互 <0.001;LDL-C:β男 =3.88 vsβ女=3.14,P交互=0.016;HDL-C:β男=-12.37 vs β女=-7.27,P交互<0.001)、吸烟(TG:β现在吸=52.01 vsβ从不吸=39.96,P交互<0.001;LDL-C:β现在吸=6.44 vs β从不吸=2.86,P交互 =0.018;HDL-C:β现在吸=-12.53 vsβ从不吸=-7.95,P交互<0.001)和饮酒(TG:β现在饮=50.57 vsβ从不饮=39.99,P交互<0.001;LDL-C:β现在饮=8.15 vsβ从不饮=2.46,P交互<0.001;HDL-C:β现在饮=-13.02 vs β从不饮=-7.74,P交互.<0.001)人群,BMI和TG,LDL-C以及HDL-C有更强的关联,但BMI和TC的关系在各个分层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交互=0.499,吸烟:P交互=0.142,饮酒:P交互=0.056).结论 超重和肥胖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且BMI和TG、LDL-C、HDL-C的关联性在男性、吸烟和饮酒人群中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重与肥胖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居民1641例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比较。结果鄂南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0.78%,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LDL-C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HDL-C异常检出率也高于体重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压、FSG、TC、TG呈正相关,WHR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密切相关,应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7例住院老年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根据Hcy升高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Hcy升高组(A组)患者FBG、LP(a)、UA高于Hcy正常组(B组)。A组:FBG(5.51±1.30)mmol/L,TC(4.15±0.71)mmol/L,TG(1.39±1.06)mmol/L,HDL-C(1.08±0.32)mmol/L,LDL-C(2.47±0.73)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B组:FBG(4.44±0.71)mmol/L,TC(4.03±1.89)mmol/L,TG(1.22±0.76)mmol/L,HDL-C(1.12±0.36)mmol/L,LDL-C(2.35±0.60)mmol/L,LP(a)(24.09±3.93)mg/dl,UA(326.79±11.96)μmol/L。两组间:FBG、LP(a)、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LP(a)、UA与血清Hcy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驻守戈壁某部军人应激状态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驻守戈壁的某部军人847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应激状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相关项目,分别以NC、PC、领悟社会支持程度(PSS)和SCL-90作为解释变量,SBP、DBP、FPG、OG3T2hPG、TC、lgTG、LDL—C和HDL—C作为反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CL-90总分高于SCL-90中国成人常模(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C与FPG、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PC与FPG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SCL-90与SBP、DBP、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C与TC、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3、0.008),PC与FPG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06),SCL-90与SBP、OGTT2hPG、TC、lgTG、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4、0.002、0.002、0001、0.001)。结论应激状态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