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颁布实施,血液质量管理是目前血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在输血安全工作的社会化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输血传染病所导致医疗纠纷中实行举证倒置,又成了血站质量工作中的社会聚焦点阻,当前各血站系统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基本标准》和新的《血站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人们对献血意识、观念及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街头采血已成为临床治疗用血的主要来源。由于环境及献血人员来源的特殊性。怎样保证血液质量、提高输血安全成为输血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质量管理是街头采血保证血液质量的第一环节。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血液和输血安全、规范,加强血站的科学化、高质量管理,国家相继出台《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为“一法两规”。各地血站按照“一法两规”要求,相继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体系,涵盖采供血相关服务的全流程。“一法两规”的出现,使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由过去相对不规范、不严格、不科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管理阶段[1]。  相似文献   

4.
基层血库管理和临床输血管理,已成为影响安全输血的主要因素。当今国际输血界已将“非传染性的输血危险”列为影响输血安全的主要因素,工作重点由血液安全向输血全安、由血站管理向基层血库管理与由血液机构向医院转移。虽然,几年来我市的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朝着安全、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向稳步前进。保证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但在基层血库(输血科)和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上的步伐和力度还参差不齐,有的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条款内容知之不多,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5.
健康报于2005年9月16日~2005年9月30日2次报道了西南某省、市区人民医院因非法采供血被罚6万元的情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2005年1月8号日也具体报道内蒙古某地区一个县级医院非法采供血致16人感染艾滋病事件,随后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惨痛教训.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随后又分别制定和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基本标准》及《血站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将于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为确保输血安全,特别是预防艾滋病、丙型肝炎等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是血站的重要任务。我国基层血站承担大量的采血任务,但基层血站设备条件有限,若不加强管理,极易造成经血传播传染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7.
肖素娟  曾钰莲  黄艳  莫金胜  林晓丹 《内科》2014,(2):233-234,237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和护理安全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依据,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输血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3年内输血制品共470例次;输血前已做9项血液检查的患者占95%,100%的患者(家属)签署《输血前治疗同意书》;临床医生记录输血前指征、输注过程不良反应、输血后评价的完整率为97.5%;护士采集配血标本、血液领取和血液输注双方核对率为100%;护理文书记录输注血液名称、剂量、输注始末时间、不良反应的完整率为100%;输血袋统一回收处理并记录达100%;3年中出现以皮疹为主的过敏发应2例,畏寒、发热反应6例,均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未发生输血不安全事件。结论通过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和健全输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流程,能有力保障受血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医源性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2005-2006年,卫生部相继发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一法两规"),这是我国输血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血液管理的法规体系日趋完善〔1〕。之后,各地血站纷纷建立甚至多次换版提升了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其要求。血站无论是以ISO9000标准为框架,以2个规范为具体要求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还是仅根据2个规范的要求构建质量管理体系,都离不开对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律、规范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临床输血工作逐步迈上了科学化正规化的道路。然而,目前在临床用血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正>输血病历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输血治疗过程的原始记录,从记录的内容可以反映输血是否合理有效,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也是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重要依据。规范输血病历是杜绝因受血者输血病历记录缺陷时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因此,规范的输血病历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我院将输血科设定为环节科室,负责临床输血病历的监管,通过2年来的管理,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3代、第4代试剂与NAT的不同组合模式的比较,评价和探讨HIV核酸检测的意义,选择适合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HIV的检测模式。方法:采用第3代和第4代2种ELISA试剂与NAT(诺华单人份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标本,初筛HIV阳性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结果:采用ELISA第3代试剂、NAT或(第3代试剂+NAT)组合检测,假阳性率均较低,而特异性均较高,假阳性率分别为0.01%、0、0,特异性分别为99.99%、100%、100%;而所有含ELISA第4代试剂的筛查模式其假阳性率均较高,而特异性均较低,与前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1种ELISA试剂或2种(3代+4代)联合检测模式,灵敏度均为87.50%,而NAT灵敏度为100%。ELISA试剂与NAT组合检测互补性相对较好;NAT在检出窗口期的HIV感染方面具有优势,其早期检测灵敏度优势可替代ELISA第4代试剂。结论:采用第3代ELISA试剂与NAT同时筛查HIV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降低经血源传播HIV的风险;同时减少假阳性,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制造出血液的今天,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代替血液去挽救患者的生命,只能靠健康人捐献,所以血液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但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血液如工厂中加工的其他产品一样,也是需要消耗成本的。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减少血液的报废,除制定科学的无偿献血策略,采集低危健康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外,还应及时总结无偿献血的工作经验。为此笔者对我市2010-2012年献血者ALT及HBsAg、抗-HCV、梅毒、抗-HIV等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方法:统计无偿献血者标本182 184人次中初筛与检验科血型不符的例数及原因。结果:182 184例无偿献血标本,共检出错误血型92(0.05%)例,其中人为错误41例,技术性错误22例,标本原因29例。结论:通过本地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的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后有明显改善,从而减少初筛错误,保证临床患者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4.
<正>在血站检验工作中,自动化设备已应用在血液标本的离心、加样、酶免实验、转氨酶实验、血型实验等各个环节中。检验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血液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障,检验设备的完善管理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报废原因,以制定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分析2009—2012年血液报废原因,按检验不合格项目报废和非检验项目报废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报废率为6.4%,检验不合格报废率5.7%,占总报废率的89%。其中ALT报废率最高(3.2%),其后依次是HBsAg、梅毒、抗-HCV、抗HIV阳性;非检验项目报废率为0.6%,其中过期报废率为0.3%,溶血和破袋报废率均占0.1%。检验不合格项目及非检验不合格项目不同年份血液报废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创造条件使用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佳的试剂或方法及加强采供血相关工作的管理,最大程度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的同时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颈动脉内膜是最早累及的部位。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正>《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迅速,为我国医疗临床急救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临床用血完全依靠无偿献血。但是,随着临床用血量的日益增大,临床用血告急的现象经常出现,血液紧张给采、供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工作在最前线的采血人员,如何解决血液紧张局面,准确、到位、有效的招募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无偿献血招募的技巧和策略做一下简要的总结。1血源招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全国采供血机构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和赔偿情况。方法:向全国357个采供血机构发放调查表,由各单位填报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输血相关医疗纠纷的赔偿情况。结果:①全国357个采供血机构共有72个采供血机构报告输血医疗纠纷359例,导致赔偿金额9109808元,其中333例(92.8%)为输血传播疾病引起的纠纷。②由丙肝感染257例导致的输血纠纷案例远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输血纠纷(20~30例)。输血医疗纠纷案例数量与采血量呈正相关,全国血液中心发生输血纠纷的案例数占采供血机构的52.4%(139例)。③采血量25吨以上的采供血机构独自承担赔偿责任较多,占43.3%(45例);而采血量25吨以下的采供血机构多小于20%。华北地区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比例较高(73.0%,27例),而西南地区采供血机构独自承担赔偿责任比例较高(71.4%,10例)。总体上三分之二的案例是由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④输血纠纷案例中,91.1%(284例)的案例判定采供血机构无过错,但是其中46.2%(144例)的案例结果判采供血机构无过错赔偿,累计数额达6936943元,占全部赔偿数额的76.1%(6936943元)。华北地区20.4%的案例、中南地区25.9%的案例判决采供血机构过错侵权或推定过错侵权,进行赔偿,其他各地这类裁决均低于10%。结论:输血医疗纠纷最常见原因为输血后丙肝感染;三分之二输血纠纷案例由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赔偿责任;91.1%输血纠纷案例判定采供血机构无过错,但是近半数需进行无过错赔偿。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和过错。临床输血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大部分是可避免的。而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多方面对临床输血中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旨在加强临床输血工作管理,提高输血安全,减少或规避临床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即如何保证输血质量,确保输血安全[1]。对拥有650张病床,年用血量6 000U的二等甲级综合医院的输血科来说,如何管理、提高输血质量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下面是我科近几年里实践探索和积累的部分经验,现报告如下。1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参加室间质评,提高输血质量2011年我院输血科申报了创建湖北省临床输血重点专科[2],参加了湖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量控制,从参加室间质控以来,每次质评(ABO正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