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方法对56例(59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综合因素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禁忌证,术中采取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均能耐受、安全度过手术期,生命体征正常,无全身不良情况出现。术中眼部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水肿13眼,3天内消退12眼,5天消退1眼:瞳孔区出现纤维性渗出1眼,1天消退。术后3天最佳矫正视力0.05~0.25者3例(3眼)5.1%,≥0.3者53例(56眼)94.9%。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安全的.可获得满意的复明效果。现代眼科手术技术的进展、内科综合治疗及围术期监测条件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56例(56只眼)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底检查及眼底照像,术前1个月、术后1周、4周、6周、3个月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分析此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26只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30只眼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手法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高于超乳组(t=4.602,P=0.006),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低于超乳组(χ2=9.753,P=0.009),4周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虽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无差异,但是术后短期内手法小切口手术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影响较大,并暂时影响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确诊的PDR合并白内障的56例(63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合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51眼(80.9%)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眼(11.1%)视力无变化,5眼(7.9%)视力有所下降。术后随访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53眼(84.1%)术后视力提高,6眼(9.5%)视力不变,4眼(6.3%)视力下降。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晶体后囊混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主要与糖尿病黄斑病变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异常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魏学忠  周特红 《眼科》2009,18(2):101-103
目的回顾基层医院初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防范措施。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房山区第一医院初期开展的184例(188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方法行上方角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观察记录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随访3-6个月。主要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8眼(4.3%),虹膜损伤2眼(1.1%)。术后早期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23眼(12.2%),葡萄膜炎16眼(8.5%),高眼压4眼(2.1%)。术后晚期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2眼(1.1%),后发障2级以L21眼(11.2%)。最后随访时视力0.5以上149眼(79.3%)。结论基层医院初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时可出现较多手术并发症,应在有相应手术经验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眼科,2009,18:101—103)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Centurion白内障智能超声乳化手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应用Centurion白内障智能超声乳化手术系统的效果,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10眼(66.7%)最佳矫正视力≥0.6,其余5眼最佳矫正视力≥0.2 ~0.6,矫正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高度近视或外伤所致的黄斑病变.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3个月复查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脱位、脉络膜上腔出血、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Centurion白内障智能超声乳化手术系可安全、有效地完成晶状体半脱位的超声乳化手术,避免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庞旭  彭秀军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22-142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技术在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14例1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所有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3者15眼占79%,最佳矫正视力≥0.5者10眼占53%。结论: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疗效:方法白内障85例(85眼)。表面麻醉。角膜缘切口,不做侧切口,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结果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56眼(65.88%),术后第2天矫正视力〉0.5者78眼(91.77%):有3眼因有眼底病视力尢改善。结论小切口非超卢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学习方法,研究早期手术并发症。方法 经过理论学习,动物实验和充当助手,选择病例,完成最初连续96例10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应用球周麻醉,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水分离或水分层,单或双手法乳化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在手术的前后两阶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分别为38%和74%,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发生率分别为30%和12%。53眼(53%)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结论 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正规训练,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并发症等有利于早期超声乳化术达到囊外摘出术效果,安全地完成成功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赵晓华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168-1170
目的::探讨25 G玻璃体腔灌注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09/2014-09于我院诊治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48例50眼,对其行预置25 G玻璃体腔灌注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不适、巩膜穿刺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手术前相比,患者白内障手术后90d最佳矫正视力≤0.1的眼数较少,最佳矫正视力0.3~0.5、>0.5、>0.3的眼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眼因为原有眼底病变复发引起玻璃体积血,视力较术前下降。术前、术后1、7d,6mo平均眼压分别为14.67±0.62、14.75±0.56、14.86±0.58、14.88±0.59mmHg。眼压在患者白内障手术前与术后1、7d,6mo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明显眼部不适及严重并发症。结论:25 G玻璃体腔灌注应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对维持眼压、稳定前房及减少并发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26只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采用三联手术,术后随访7 ~13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为9.0~22.5 mmHg(1 mmHg =0.133 kPa).其中≤16 mmHg者19只眼(73.1%).矫正视力为0.02 ~0.8,其中≥0.5者18只眼(69.2%).17只眼(65.4%)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手术具有控制眼压和提高视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学习中,采用不同培训方式对手术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参加奥比斯-博士伦白内障临床手术进修奖学金培训项目的10名学员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前5名学员(基本组B组)采用项目提供的理论讲解、观摩手术、动物实验和分阶段临床实践的方案进行学习,后5名学员(改进组A组)改进原有教学方案,重点讲解手术步骤规范化的作用、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处理和预防以及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两组学员的理论学习、动物实验结果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基本步骤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对两组学员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间、手术能量应用、手术操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学员经过理论学习、观摩手术和动物实验后,能够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经过分阶段临床实践后,能独立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两组的前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能量、术后角膜水肿及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存在差距(P〈0.05),改进组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16%)低于基本组(32%)。结论学习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规范的手术培训有利于缩短学习曲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实现向超声乳化手术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钩出核法在特殊体位白内障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独创的钩核出核技术对25例30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术中患者均采取半卧位。对患者术中后囊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及视力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患者25例30眼中,术中无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玻璃体脱出,都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一过性角膜水肿1例,术后1 wk内消退,术后2 mo视力≥0.5者占85%。 结论:钩核出核技术独创性强,方法安全可靠,除普通病例外也适用于疑难复杂病例和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对短眼轴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度在20.10~22.12mm的短眼轴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54例(68眼),随机分成A组(透明角膜切口)26例(34眼),B组(巩膜隧道切口)28例(34眼),比较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A组矫正视力≥0.5者26眼,占76.47%;B组矫正视力≥0.5者27眼,占7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囊破裂、一过性眼压升高及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眼轴眼白内障两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治疗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患者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0例(12只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00个/mm^2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Fuchs角膜营养不良3只眼,抗青光眼术后4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2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只眼。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术后视力及角膜水肿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0.4者8只眼,≥0.5者4只眼。术后角膜水肿为轻中度,常于术后5-7 d恢复,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内皮细胞损失率8.83%。结论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手术是疗效满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周清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17-22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师从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成功转型到超声乳化手术的体会。方法:对2010-06/2011-06转型所做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1例64眼的治疗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60例63眼手术顺利,其中1例1眼后囊破裂且一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wk,视力>0.3者32眼(50%),>0.5者30眼(47%),视力<0.1者2眼(3%)。术中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5眼(8%)。术后主要并发症:角膜水肿19眼(30%)。结论:基层医院医师也可从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顺利转型到超声乳化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对210例(227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并发症及术后视力,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215眼(占94.7%)术中无任何痛苦与不适,9眼出现轻度疼痛,3眼有异物感,追加1次表面麻醉后症状消失。9眼发生后囊膜破裂,2眼发生前房出血,无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个月,视力≥4.7者占75%,≥5.0者占21%。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术后效果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临床和防盲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杂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杂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41眼)复杂外伤性白内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B型超声像图特征,根据术中眼内情况比较两者的一致性;观察术后视力和并发症,并探讨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各种合并损伤术前B超检查符合率分别为:玻璃体浑浊100.00%,视网膜脱离88.89%,眼内异物81.82%,晶状体脱位80.00%,脉络膜脱离50.00%。术后视力〈0.05者3眼,0.05~0.25者13眼,0.3~0.5者18眼,0.6~1.0者7眼。角膜瞳孔区瘢痕、严重散光、继发性青光眼、虹膜缺损、瞳孔变形移位、瞳孔前膜、晶状体后囊浑浊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危险因素(P=0.00,0.01,0.02,0.02,0.01,0.00,0.0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明显葡萄膜炎症反应者20眼、角膜水肿24眼、瞳孔前膜5眼、晶状体后囊浑浊12眼、人工晶状体移位2眼。结论复杂外伤性白内障选择手术时机及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取得很好的疗效,而术前B超检查为手术的选择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极白内障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后极白内障31例(49只眼),总结术前术中后囊情况、手术低参数超声乳化技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术中后囊完整透明31只眼(63.26%),点状浑浊但保持完整10只眼(20.41%),术中后囊破裂8只眼(18.33%)。术后矫正视力:0.1—0.3者3只眼(6.12%),0.4-0.6者21只眼(42.86%),0.8~1.0者25只眼(51.02%)。结论后极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比普通白内障高。通过特定的超乳仪器低参数设计、轻柔的水分层、黏弹剂辅助减少眼压大幅度变动等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并发症并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20.
杨毅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5):433-43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6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并以63例(63只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相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水肿19只眼(占30.1%),前房纤维渗出10只眼(占15.8%),瞳孔后粘连14只眼(占22.2%),后囊混蚀26只眼(占41.2%),色素弥散晶状体表面1只眼(占1.6%)。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为39只眼(占61.9%),≥0.3者为52只眼(占82.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应将血糖控制稳定在5.1~8.0 mmol/L之间,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