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颖  邱景富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206-2211
目的 分析移动医疗APP在基层慢病高危人群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移动医疗 APP模式应用于慢病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 12月在重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以及就诊的慢病高危人群。本研究总计纳入慢病高危人群12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干预组采取移动医疗APP慢病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慢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慢病高危人群在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生理指标控制、自我效能得分及自我管理等情况。结果 生理指标控制上,干预组与对照组末期数据比较,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水平,收缩压(t = 2.045,P = 0.043)、舒张压(t = 2.127,P = 0.036)、血清总胆固醇(t = 2.082,P = 0.04)、空腹血糖(t = 3.72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效能上,干预组末期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水平(t = -2.923,P = 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行为上,干预组前后比较吸烟情况(χ2 = 6.911,P = 0.032)、饮酒情况(χ2 = 6.112,P = 0.047)、明显超重或肥胖情况(χ2 = 0.697,P = 0.404)、体力活动情况(χ2 = 4.053,P = 0.044),干预组慢病高危人群干预末期吸烟、饮酒及缺乏运动或轻体力劳动情况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情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医疗APP管理慢病模式有效改善慢病高危人群生理指标水平,提高慢病高危人群自我效能,修正慢病高危人群不良自我管理行为, 填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是未来健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改善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调查并随访50~78岁的本辖区居民,包括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研究在调查开始时纳入710人,失访143人,到随访结束时共有567例研究对象,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149例(26.28%),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418例(73.72%);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吸烟、饮酒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体重、腰围、腰臀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健康行为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知晓人数、认知情况、坚持规律服药、愿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经常阅读有关书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吸毒人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CV感染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随机抽取长沙和株州市2个戒毒所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收集吸毒人员的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772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CV.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72名吸毒人员中检出阳性人数662人,总感染率为85.75%;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χ^212.03,P<0.01),不同年龄(χ^27.56,P<0.05),不同吸毒方式(χ^2119.80,P<0.01),不同静脉注射时间(χ^29.42,P<0.01),是否共用注射针头(χ^216.24,P<0.01),注射针筒不同清洗用水(χ^27.49,P<0.05),不同入所次数(χ^229.34,P<0.01)的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吸毒人员中HCV的感染与性别、吸毒方式、注射针筒清洗用水、静脉注射时间有关.结论 吸毒人员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HCV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吸毒方式、注射针筒清洗用水和静脉注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自我健康管理对其危险因素的影响,为建立高危对象自我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1—3月,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采用电话通知,张贴招募海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等方式,在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与早期干预项目管理的高危人群中招募参与者。共招募研究对象175名,其中完成6次健康讲座活动和资料记录的共90名,应答率51.4%。自愿参加的高危人群分别在健康管理前及3个月强化干预后对参与者进行2次问卷调查、物理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对全程参与并体检结果完整的90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自我健康管理前后,通过分析数据显示,肉类摄入(χ2=13.932)、蔬菜水果摄入(χ2=7.257)、运动(χ2=18.137)、摄盐(χ2=8.314)、用药(χ2=22.589)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χ2=12.060)、体质指数(BMI)(χ2=7.858)、空腹血糖(χ2=4.339)、血脂(χ2=5.792)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配对t检验发现,体重(t=5.792)、收缩压(t=4.89)、总胆固醇(t=7.2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10.9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3.11)等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我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徐州市云龙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为社区干预研究提供对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进行社区居民健康调查,并对部分居民进行体检。结果徐州市云龙区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但城乡各社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01,P〈0.05);各社区内部与社区间收入差距较大(F=854.650,P〈0.05);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并不同程度出现年轻化趋势(χ^23829.950,P〈0.05)。结论应加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干预和相关的慢性病管理,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鲁北地区布鲁菌病高危人群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鲁北地区疫情上升明显的鲁北地区利国乡、下河乡、滨海乡、燕窝乡的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现场集中培训、宣传栏培训和微信平台培训等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统一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前高危人群布鲁菌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4.70%)和健康行为总养成率为(54.89%),干预后分别为(74.22%)和(69.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7.413,P<0.001;χ2 = 255.328,P<0.001)。结论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提高高危人群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但离预期目标还较远,尤其健康行为养成需要长期、系统多途径规范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情况,为慢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体检并建档的20岁以上社区居民资料共1 544例。分析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等。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0,P〉0.05)。慢性病总患病率以及男性、女性慢病患病率与年龄的线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438、163.971、290.850,P〈0.05)。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人群中,文盲或半文盲、家务或待业人员、丧偶者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71.43%、65.65%、81.52%。高血压、超重和/或肥胖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血脂异常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省慢性病综合干预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随访及干预前后人群高血压控制率及健康知识知晓变化情况,评估潍坊市城区居民中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潍坊市城区筛查出的3244例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及干预,比较分析随访及干预效果。结果采取随访干预措施后,脑卒中高危人群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下降3.1mmHg和2.5mmHg;高血压控制率由54.13%提高至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038,P0.05);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8.919,χ2=126.370,P0.05)。结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随访与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或延缓脑卒中的发病,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采用便于人群接受的正确方式和方法促进高危人群建立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对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指标变化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评分、体育锻炼评分、医患交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4.43±1.53)mm Hg(1mm Hg=0.133 kPa)比(0.33±0.95) mm Hg、(-2.65±1.85)mm Hg比(-0.42±0.83)mm Hg、(1.18±0.32)分比(0.07±0.11)分、(0.51±0.12)分比(-0.05±0.07)分、(0.53±0.21)分比(-0.05±0.04)分、(2.04±0.08)分比(1.2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善,提高高血压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是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邯郸地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对邯郸地区6县12个自然村2484人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从粪便检查虫卵.对12岁以下儿童均做肛门拭子法查虫卵.结果:在2 484人中共查出蛔虫、鞭虫、钩虫、微小膜壳绦虫以及12岁以下儿童查出蛲虫5种虫卵,总感染率为10.47%.各地区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P>0.05),其中钩虫卵检出率以武安农村最高,微小膜壳绦虫感染以馆陶、临漳为高.6县中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蛔虫感染>41岁人群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χ^2=9.29,P<0.05),钩虫感染以20岁以下者为多,微小膜壳绦虫感染集中在11~40岁组之间(χ^2=9.53,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山市某镇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开展社区干预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9—12月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山市某镇抽取4个村(居委会),每村(居委会)抽取12个居民小组(自然村),抽取常住人口400名,按照《成人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住人口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活动与锻炼、饮食情况、体重控制、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居民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暴露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00名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23.25%,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12.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25%、哮喘7.50%、糖尿病2.75%、脑卒中1.25%、心肌梗死0.50%。182个居民小组(自然村),抽取常住人口400名,按照《成人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住人口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活动与锻炼、饮食情况、体重控制、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居民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暴露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00名调查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23.25%,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12.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10.25%、哮喘7.50%、糖尿病2.75%、脑卒中1.25%、心肌梗死0.50%。1845岁患病率4.93%,4545岁患病率4.93%,4569岁患病率4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5,P<0.05)。男性吸烟率、被动吸烟率、饮酒率(63.27%、13.78%、35.86%)与女性(2.94%、29.90%、4.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1、15.15、60.73,均P<0.05)。1869岁患病率4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5,P<0.05)。男性吸烟率、被动吸烟率、饮酒率(63.27%、13.78%、35.86%)与女性(2.94%、29.90%、4.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81、15.15、60.73,均P<0.05)。1845岁超重率14.80%,肥胖率0.90%;4545岁超重率14.80%,肥胖率0.90%;4569岁超重率27.12%,肥胖率5.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8、4.98,均P<0.05)。1869岁超重率27.12%,肥胖率5.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8、4.98,均P<0.05)。1845岁参加体育锻炼>30 min/d的7.17%,4545岁参加体育锻炼>30 min/d的7.17%,4569岁参加体育锻炼>30 min/d的13.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有慢性病家族史中调查者慢性病患病率36.62%;无慢性病家族史中调查者慢性病患病率20.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5)。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超重和肥胖、家族史4个变量(均P<0.05)。结论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特别是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居民健康,降低慢性病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员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52-1353
目的了解无锡市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员工听力损失情况,防止噪声危害,保护员工健康。方法根据GBZ 188-2007和GB/T 16403,对283名噪声作业员工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不同性别和听力损失没有直接联系(χ2=0.24,P>0.05);4个工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5);2010年听力异常率显著高于2009年听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该钢铁厂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体检中危及健康的“红色预警值”报告流程及实施随访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健康管理科进行体检发现的1 168例“红色预警值”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发现的973例“红色预警值”患者作为实验组,按新制定的报告流程及追踪随访体系实施诊疗,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追踪随访率、就诊率、平均就医时间、随访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五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连续变量进行配对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配对列联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新制定的报告流程及追踪随访体系实施诊疗,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包括追踪随访率(对照组96.92%,实验组100%,X2=30.503,P<0.05)、就诊率(对照组83.48%,实验组93.63%,χ^2=52.142,P<0.05)、平均就医天数[对照组(3.0±0.5)d,实验组(1.5±0.5)d,t=69.12,P<0.05]、随访患者满意度(对照组87.84%,实验组96.20%,r=48.361,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0.26%,实验组0.10%,χ^2=0.102,P>0.05).实验组追踪随访率、就诊率、平均就医时间、随访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检“红色预警值”报告及追踪随访的实施大大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提高了疾病诊治的成功率、受检者的满意度以及追踪随访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使“红色预警值”管理及服务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正常但体脂肪含量(BF%)偏高的正常体质指数性肥胖(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940名,选取BMI介于18.5~25kg/m^2者407名。利用生物电阻抗(BIA)原理进行BF%测定,按BF%≥25%(男)或BF%≥35%(女)定义为NWO组,BF%〈25%(男)或BF%〈35%(女)者为对照组。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WO组发生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度(OR)。结果男性、女性NWO检出率分别为13.13%、14.91%。随年龄增长NWO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趋势χ^2=6.90,P〈0.05)。NWO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97、2.44、2.54、5.09、2.71和3.9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t=-3.90,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及高尿酸的检出率NWO组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6.76、5.58、14.50、11.97、10.97和8.76,P〈0.05)。NWO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186、2.120、2,088和4.175倍。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因素,NWO组高尿酸的发病风险降低为对照组的3.491倍。结论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是具有高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某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509例作为干预组,于2009-2011年采取综合健康干预措施.2009-2011年同地区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部分公务员42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健康体检.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价健康干预前后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生理指标危险因素发生率的变化,分析综合健康干预措施效果. 结果 基线水平干预组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高盐高脂饮食、运动量不足、过度饮酒、精神压力过大、肥胖、脂肪肝、血压异常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脂异常率显著增高(P<0.05),其他指标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盐饮食、过度饮酒、运动量不足、肥胖、脂肪肝和血脂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心理及个体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军队院校师以上干部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进而控制慢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河南省灵宝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方法2007年对该市14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等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检测,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检测各类医疗机构样品2024份,合格1433份,合格率为70.8%。其中市区个体诊所、村卫生所(室)和乡镇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样品总合格率依次为82.1%、72.5%、56.2%,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1);4类样品在不同季度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P〈0.01;χ^2=7.8,P〈0.01;χ^2=72.9P〈0.01;χ^2=3.9,P〈0.05)。结论灵宝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整体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个体诊所中存在较大医疗安全隐患,卫生主管部门、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应各司其职,强化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益阳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三元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205-1206
目的了解益阳市不同无偿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为血站选择低危无偿献血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益阳市59447名无偿献血者,运用TP-ELISA法检测所有标本,并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益阳市近4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为0.61%(364/59447),且各年份间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性别梅毒阳性率(0.64%、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0.05)。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78%、多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5,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梅毒阳性率(0.26%、1.16%)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0,P〈0.01)。不同职业人群梅毒阳性率(0.08%、1.16%)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60,P〈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0.75%、0.33%)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9,P〈0.01)。结论多次献血者、低年龄段、学生和大专及以上人群为低危人群,血站在选择无偿献血志愿者时,应考虑把重点放在这些人群上。同时应提高梅毒抗体检测水平,从而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综合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院内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的10 57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日期,将其分为干预前组(n=4 122,住院日期为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和干预后组(n=6 455,住院日期为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干预后组采取院内感染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院内感染例数发生率(6.23% vs.5.31%)和例次感染率(7.52% vs.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和5.42;P<0.05).两组患儿胃肠道、血液系统、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比较(5.81% vs.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院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方面,干预前组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9.52%)和肺炎克雷伯菌(25.71%),干预后组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6.50%),两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P<0.05).干预后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合计隔离率可达90.25%.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70.32% vs.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01).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敏感送检率及特殊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师会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87.58,440.14,-;P<0.05).结论 对NICU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种接种率调查抽样方法的结果,以期选择最适宜现阶段的接种率调查抽样方法。方法分别采用PPS法、系统抽样法和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天津市1~2岁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以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进行调查比较,计算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PPS法调查适龄儿童2 695人、系统抽样法调查适龄儿童1 073人、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适龄儿童192人。PPS法、系统抽样法和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的建证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4,P>0.05;χ2=0.003,P>0.05;χ2值=0.15,P>0.05),建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5;χ2=194.85,P<0.05;χ2=24.652,P<0.05)。系统抽样法调查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五苗合格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脊灰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与PPS法结果进行比较,除脊灰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的结果与PPS法相比较,除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和麻疹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系统抽样法和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结果比较,除脊灰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和麻疹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S法和系统抽样法调查的结果一致率达到87.5%。结论与抗体水平监测相比接种率调查也能相对客观的反映儿童的接种水平。在高接种率状态下,系统抽样法和PPS法所得结果一致,为节省人力物力能用系统抽样法替代PPS法。分层整群抽样法更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用于考核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便及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180例住院病人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的不同部位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臂与手背穿刺部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局部渗血(17例)与导管脱出(6例)、静脉炎(5例)、导管阻塞(9例)逐一差异比较,分别为χ^2=5.620,P〈0.05;χ^2=5.684,P〈0.05;χ^2=6.971,P〈0.01;χ^2=2.653,P〉0.05。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