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结直肠癌老年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较以往输液方式有无优势。方法:将163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CVC)组、浅静脉留置针组,采用FOLFOX4全身化疗24周期,观察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以及问卷调查输液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其他组比较,PICC组可明显减低静脉炎、药品外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所有患者可接受此种输液方式。结论:PICC在老年结直肠患者FOLFOX4化疗中,安全性高,能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耿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20-1321
目的: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对2003年11月~2007年12月250例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250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6%,其中局部渗血、血肿5例(2%),误穿动脉4例(1.6%),气胸2例(0.8%),局部红肿感染2例(0.8%),心律失常1例(0.4%)。结论: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老年重症患者疾病反复发作、住院时间长、全身营养状况差、病情严重,静脉输液进行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而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抗机械性损伤能力下降,产生静脉炎的机会较多,为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和痛苦,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50例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抢救治疗中,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至关重要。另外,在重大手术时术前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是术中和术后治疗中的基本保障。我院自2005年2月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危重患者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进行改进以适应快速置管。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患者148例,单盲区组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74例,分别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和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93.24%,二次穿刺置管5例均成功,总成功率100%;传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78.40%,二次穿刺置管15例成功,总成功率98.67%,2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穿刺置管时间改良组(25.5±2.5)min,传统组(27.4±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平均留管时间均为1个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抢救危重患者,定位快捷方便,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插管是危重病抢救中的重要有创诊疗措施之一.自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对158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29-329
目的探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24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穿刺效果、一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为87.50%;实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39,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满意度为54.1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达到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样的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患者满意度更高,考虑是穿刺位置更舒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以来,我科根据锁骨下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实践,改进了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广泛应用于急诊抢救和危重手术的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临床输血输液扩容、输注全静脉营养液,现总结1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锁穿)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代替了静脉切开,及时建立输液通道,保证抢救顺利有效进行。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应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1病例简介患者,男,78岁,主因发热2d入院。诊断:脑梗死后遗症合并坠积性肺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因脑梗死后遗症不能正常进食致重度营养不良、体型瘦弱。于入院后因需输注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锁骨下入路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探讨穿刺饼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6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置管方法。结果60例气胸发生率为0,未发生其他与穿刺有关的饼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解剖特点、适应证和置管途径的选择,操作须熟练,杜绝反复穿刺,加强医患沟通,得到最好的配合,以降低穿刺引起的饼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有益之处。方法本组135例均在术后12~96h内建立深静脉通路,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通过该静脉留置导管输液给药。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术后长期输液治疗、中心静脉测压和深静脉营养,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重要手段之一,其优点为容易固定、不影响活动、不易形成血栓、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等。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操作技术,是急诊抢救和危重手术的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临床输血、输液、扩容、输注全静脉营养液,甚至安装临时起搏器的前提。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分析及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上、下腔静脉)的方法[1].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快速扩容、中心静脉给药、术后营养支持、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然而,如果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不当,将会发生渗血、脱管、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目前,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固定方法为缝合固定于穿刺点临近部位皮肤,以防止导管脱落及意外拔出.导管固定装置是一种新型固定粘贴材料,主要运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中.我科自2010年1月开展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以来,将导管固定装置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经颈内静脉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特点及并发症。方法将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分为两组,A组(n=100)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n=100)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采用佛山特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观察两种插管途经的穿刺成功率、完成置管时间、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1]。结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95%,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80.0%(P〈0.05),完成插管时间亦优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P〈0.05);导管相关并发症亦比锁骨下静脉穿刺少。结论表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05),是首选的穿刺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熟悉认识锁骨下静脉的局部解剖结构,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方法对126例住院患者(男75例、女51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上人路穿刺置管术68例,(男42例、女26例)。锁骨下人路穿刺置管术58例(男33例、女25例)。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一次成功109例,占86.5%,(男71例,占94.7%;女38例,占74.5%),失败17例,占13.5%。(男4例,占5.3%;女13例,占24.5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难度较大,成功率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高频超声定位对于锁骨之下行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2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高频超声定位锁骨静脉穿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186例患者的静脉穿刺点选取于锁骨中点以内1~2cm处,41例患者选取于锁骨中点处。227例患者一次性进针成功率达100%。3例患者存在锁骨之下静脉解剖异常。结论:在高频超声定位之下行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可以对局部的解剖结构以及相关形态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有着引导精确、图像较为清晰、对患者不存在放射性损害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丁伟峰  任中华 《云南医药》1997,18(3):185-186
67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丁伟峰*任中华*孔桂芬*中心静脉置管是长时间静脉输液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的重要手段。在抢救休克方面具有快速、有效及便于监测的优点,故目前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诊疗中。我科自1992年起,运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静脉营养、休克救...  相似文献   

18.
王建芬 《河北医药》2001,23(10):796-796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对 34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均获成功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4例中 ,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45~6 8岁。留管时间 15~ 6 5d ,均为病人出院或死亡 (癌症晚期病人 )后拔管。 34例中除 1例病人试穿时误入锁骨下动脉外 ,其它均无发生气胸、血胸、空气栓塞、感染、静脉血栓、淋巴管损伤等并发症。2 操作方法首先向患者讲解置管的目的、注意事项 ,以取得病人合作。患者采用去枕侧头平卧位或取头低肩高位 (肩下垫枕 ) ,必要时也可采取半卧位。用 1%龙胆紫…  相似文献   

19.
经颈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一种监测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如果操作或护理不当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需引起关注。本文就经颈中心静脉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前斜角肌后缘与肩胛舌骨肌上缘交点的锁骨上新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拟行大手术的成年患者3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9例,采用经前斜角肌后缘与肩胛舌骨肌上缘交点的锁骨上新进路;对照组151例,采用传统的锁骨下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同时记录总穿刺成功率、首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穿刺成功率、首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前斜角肌后缘与肩胛舌骨肌上缘交点锁骨上新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解剖标志清楚,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