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继云  郑元 《护理学报》2021,28(13):65-69
目的 探讨正念干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诊疗7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呼吸训练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呼吸训练依从率及干预前、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训练依从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念干预能够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患者呼吸训练依从率,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功能锻炼对不同程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癌患者肺功能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对103例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轻度26例,中度53例,重度24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功能强化训练,持续训练时间5~7d。于锻炼前、后对患者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肺活量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百分比(MVV%)、最大呼气流量百分比(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中期呼气流量百分比(MMEF%)]进行检测,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研究入选轻、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组患者经肺功能强化训练后,发现其肺功能指标VC、VC%、FVC、FVC%、FEV1、FEV1%、MVV%及PEF%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锻炼前、后其FEV1/FVC均无显著变化(P>0.05);中度障碍组患者锻炼后其MMEF%较锻炼前明显改善(P<0.05)。轻、中、重度障碍组分别有19例(73.08%)、34例(64.15%)、8例(33.33%)患者达到手术要求并施以手术治疗,轻、重度障碍组和中、重度障碍组手术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手术患者术后共有27例(44.26%)出现并发症,与呼吸功能正常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癌患者手术耐受性,但患者术后风险仍明显高于通气功能正常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10-1111
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前采取呼吸功能训练,并对其肺功能进行对比研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56例脊柱侧凸且存在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对其采取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后肺功能的变化。训练频率与平均最大吸气值较训练前效果显著(P0.01);脉搏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训练前后并无显著差异(P0.05),最大通气量(MVV)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肺活量(VC)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较训练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柱侧凸患者术前采用呼吸功能训练,提高了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对手术的适应能力,有效的改善肺功能,为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放疗后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6例肺癌放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于放疗疗程结束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持续训练1个月。分别于入选时、放疗结束时及治疗1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情况。 结果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均明显低于放疗前水平(P<0.05);放疗前、后2组患者FVC、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VC%)、FEV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FEV1[(1.12±0.03)L]较放疗后及对照组FEV1[分别为(1.05±0.05)L和(1.01±0.04)L]均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锻炼后其FVC、FVC%及FEV1%较放疗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经呼吸训练后其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3.4±10.3)分、(76.6±12.3)分和(79.6±9.1)分]均较放疗后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其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采用阻力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但对其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44例,采用肺功能测试系统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同时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学习舞蹈、是否经常运动、体重指数(BMI)、Cobb角度、旋转角度、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肺功能的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膈肌功能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FVC%、FEV1%、MVV%分别为70.80±12.52、56.32±14.52、77.50±17.7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学习舞蹈和膈肌移动度是FVC%、FEV1%、MVV%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膈肌活动度是影响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肺功能的独立因素(P<0.05)。膈肌活动度与FVC%、FEV1%、MVV%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1)。 结论 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以增强膈肌活动度为目的的呼吸训练非常必要,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降低脊柱侧凸对呼吸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ly disease,COPD)康复期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月接受治疗的超高龄COPD缓解期患者45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观察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呼吸操训练3-6个月后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有效的改善超高龄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老年全肺切除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104例拟行全肺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只接受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1~4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在术后第14天观察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呼吸频率显著减慢,肺活量(VC)、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FEV)与用力呼气容积(FVC)的比值(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老龄全肺切除术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排痰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胸外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比较两组排痰效果、肺功能、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痰液量、痰液粘度、有效咳嗽等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振动按压法有助于提高胸外科手术患者排痰效果,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开胸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对58例拟行开胸手术的低肺功能患者,指导进行呼吸、有效咳嗽锻炼,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肺活量、潮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顶峰呼气流速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锻炼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锻炼前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手术治疗机会,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开胸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对58例拟行开胸手术的低肺功能患者,指导进行呼吸、有效咳嗽锻炼,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肺活量、潮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顶峰呼气流速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锻炼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锻炼前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手术治疗机会,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要点。方法对26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实施矫形手术,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给予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疼痛管理及加强呼吸道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呼吸训练前后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平均为45.9%与52.1%,第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 in one second,FEV1)平均为43.8%与48.8%;肺功能有改善患者18例,占69.2%;术后10d内2例患者发生血、气胸,3例患者发生轻、中度胸腔积液,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围手术期系统、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以及呼吸道管理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小儿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易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术前进行综合呼吸操锻炼对其预防的效果尚未确定.目的探讨呼吸操锻炼对小儿脊柱侧弯患者术前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非随机横断面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上海长海医院对35例脊柱侧弯且肺功能障碍9~15岁住院患儿.术前1周对脊柱侧弯患儿实施组合的呼吸操训练,其内容包括缩唇呼吸、腹部运动呼吸、膈肌呼吸、吹气球.同时记录观察比较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呼吸操锻炼前后患儿肺活量、肺容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ventilation capacity,FVC)、最大通气量(maximal ventilation volume,MVV)的变化.结果锻炼后患儿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肺活量,肺容量,FVC,MVV分别为(2.65±0.29),(3.56±0.79),(2.41±0.41),(70.1±17.0)L]比锻炼前[(1.77±0.36),(2.67±0.84),(2.07±0.46),(52.5±14.0)L]明显改善(t=3.64~11.28.P<0.01).结论术前进行呼吸操锻炼能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对脊柱矫形手术的耐受力,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测定为2~4级)46例,个别或集体给予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36例完成试验,呼吸训练后最大肺活量(P〈0.05)、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吸峰值流速比训练前有明显改善(P〈0.01);生存质量评定4项因子均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呼吸训练能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70例拟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患者,人院开始到术前1 d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比较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锻炼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最大通气量(MVV)较锻炼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食管癌三野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193 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肺并发症组和无肺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术前肺功能指标,监测术前及术后血气分析。结果共有29 例发生肺并发症。肺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无肺并发症组,手术时间长于无肺并发症组(P<0.05)。吸烟,术前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异常者术后发生肺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手术时间、术前肺功能异常可能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加强术后血气分析监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简易自主呼吸练习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男性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14)和治疗组(n=10)。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增加简易自主呼吸练习。8周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 8周训练后两组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和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训练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简易自主呼吸练习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和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膈肌移动度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潘卫  陈江琳 《中国康复》2017,32(6):465-467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结合全身运动训练对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康复组同时增加运动训练包括踏车运动、呼吸锻炼等。踏车运动每天20min,每周不少于5次,呼吸锻炼选择在卧位、坐位和站位以及行走状态下进行,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20min,共观察8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肺活量(VC,vital capacity),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量(FEVl,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econd)和运动耐力水平(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