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黎平 《祝您健康》2012,(3):14-15
不少人进入老年之后,会产生失落感,消极地打发余年。更有甚者,人未老心已老,人未去心已衰。这样,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其实,老年人潇洒一些,多趣一些,有益于健康长寿。情趣情趣是一种心态的表现。老有所乐是一种情趣,老有所爱也是一种情趣,老有  相似文献   

2.
坦荡,《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胸怀坦荡能使人善待荣辱、挫折、失意与他人的过失,因而胸怀坦荡者可以长期保持乐观心态,进而能长寿。 要想做到胸怀坦荡,首先应具有一颗纯洁的心。一个人心地纯洁,自然会具备各种美德。关于美德,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的美  相似文献   

3.
4.
按照常规常理,健康才能长寿,多病者与长寿者之间似乎很难画上等号。可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出人意料之“奇迹”,体弱多病者也能长寿。广西1992年曾调查15位期颐(百岁)老人,小恙缠身者竟有14人。媒体报道,上海有位吴德娴老太太,三十多年前患有心脏病,“文革”中被迫搬到三层阁上住,天天爬上爬下的。由于她“从容恬静”地对待生活,竞活到102岁。  相似文献   

5.
我们把人体比作一个化工联合企业,那么肝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化学工厂。成年人的肝重约1200—1500克,几乎占据右上腹的全部和左上腹的一部分,是人身体重要的器官。更重要的是,肝脏具有非凡的生理功能。著名中医专家张安玲在评价肝脏的生理功能时说:“肝能够鼓舞脏腑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许多医学资料表明,生命的盛衰与肝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少吃能增寿     
少吃增寿,是传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古代养生家的一致主张。孔子曾说,"不多食","食勿求饱"。东汉末年逾百岁的青牛道土主张"食欲常少"。晋代张华在《博物志》分析少吃增寿的原因时说,"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可见当时已认识到多食会导致心脑血管阻塞,危害人的寿命。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结合自身的体验指出"饱食终无益,要求做到"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宋代娄居中阐述食勿求饱时说,"食物勿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和而顺。颐养也;若贪生务饱,淤塞难消,徒积暗  相似文献   

7.
双目是心灵的窗口。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闭目养生”。常用的闭目养生方法有五种: 闭目静心当日常诸事纷扰,头痛脑胀之时,找一清静空寂之地,正襟端坐,双目闭合,两眼下沉,意无所念,思无所想,使心神潜入寂静状态。或无意识半眯双眼,目不瞻视;或眼虽动,视物无睹,良久则心平气和,头脑清晰,理繁入简,应变不乱。  相似文献   

8.
美国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物试验,称为“麦卡效应”。他们把老鼠随机分成两组,并喂以同样的饲料,A组的老鼠放足食物让其开怀大吃,B组老鼠却不让吃饱,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老鼠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天天都能吃饱喝足的A组老鼠全部死亡后,平时未吃饱的B组老鼠却仍基本存活。  相似文献   

9.
“锻烁健身可长寿”的道理人人都懂,而“读书益寿”的奥妙似乎知之者不多。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老人的调查结果表明:体弱多病的读书人往往是长寿者当中的姣姣者。我国也有资料表明:通过对秦汉以来的1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分析,平均寿命为65.18岁,远远超过其他职业人员的平均寿命。 大凡读书人,体质一般都比较弱,远不如那些人高马大的运动员,但是他们深知“欲先取之,必先欲之”的道理,常能汲取科学养生知识。读书使他们知识渊博,明辩是非,懂得科学,趋利避害。由于他们没有可放纵的身体本钱,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莫不谨慎。《韩诗外传》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他面容憔悴干枯,过了一段时间,脸上变得红润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据资料显示,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高于非知识分子,城市人高于农村人。究其原因之一,是读书能够养生益寿。其一,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身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可见读书可消除杂念,使人心平入静。其二,读书可以悦心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说过:"惟好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读好书,能解除烦恼、压抑、郁闷、焦虑、恐惧、羞愧等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医治心理疾患,使人心平情悦;读好书,能使  相似文献   

14.
《rrjk》2014,(5)
人到老年,韧带开始僵化,肌肉延展性变差,骨骼退化,整体机能都在衰减。很多老年人开始变得倦怠,不愿意出门活动,但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教授提醒人活着就必须要动,并为大家推荐了一系列保健小动作。它们练习起来不受场地限制,只要有空就可以做,而且简单易学,穿插在看电视、刷牙、穿衣服等生活间隙里练习一下,就能让老年人从头到脚、从早到晚都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5.
早期降糖尤为重要,要调整生活方式,因人而异应用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等。这种“休息疗法”就如同养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6.
马静尧 《长寿》2013,(8):55
大部分老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愿意和子女或者周围人说,有情绪也自己压抑下来,而后自己依然觉得烦闷、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因为,压抑下来的情绪不会消失,有些会积累起来等机会加倍爆发,有一部分会进入潜意识层面,通过别的方式寻求暂时满足。但情绪过分压抑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书习画似乎能增寿,即"寿从笔端起"。何乔番《心术篇》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隋时智永和尚寿近百岁,唐代欧阳洵85岁,虞世南89岁,颜真卿76岁,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征明90岁,董其昌82岁,清代"四王"平均84岁。这些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个别现象还是群体规律?为此,我们分析了明清书画家群体的寿命及其社会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的婚育之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故事,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自然。那是“文革“的年代,大学毕业生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必修课“。于是,我们被分配到阳澄湖边一个生产队劳动锻炼。好在当时干活凭觉悟,吃饭靠工资,既无名利之困,又无生活之忧,还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人生大事。如今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干着自己的事业。回首往事,平淡之中却暗合着某些优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近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最多可使寿命延长7年。即使运动时间减半(即每周快走75分钟)也足以使寿命增加2年。美国政府医学研究机构及哈佛大学的专家们梳理分析了以健康与生活方式为主题的研究,其涉及60多万名年龄40岁以上的男女。结果发现,每周快走2.5小时,平均可增寿3.4岁;每周  相似文献   

20.
《rrjk》2014,(17)
<正>转腰适当进行腰骶部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治疗便秘。站在地上,两腿分开,双手叉腰,腰向前弯,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动10圈。此法还能增强腰部肌肉、关节的功能,对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转头先抬头尽量后仰,然后慢慢低头,下额尽量贴近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随后,缓慢做头部圆周运动,并向左右两侧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