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影像学特点、骨折块形态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009年2月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47例,运用Starpacs系统在CT片上精确测量骨折特点和骨折块的形态.回顾性研究47例患者经胫骨平台前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外侧髁钢板加内侧髁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结果 后内侧髁为劈裂骨折,移位较小,骨折不稳定,骨折块呈倒三棱体,较完整;后外侧髁骨折为压缩性骨折.常伴有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术后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24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Rasmussen功能评分:优13例,良27例,可2例,差5例. 结论 后内侧髁骨折块形态与Hohl“E”型骨折描述相似,后外侧髁骨折为压缩性骨折.经前外侧联合前内侧入路可以Ⅰ期植骨内固定骨折,同时修复合并损伤,达到良好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5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开窗撬拨恢复关节面平整,骨缺损处采用自体髂骨或同种骨植骨,胫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10~48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疗效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11例,优良率为87.0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开窗撬拨复位关节面加植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或内侧"T"型钢板治疗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29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分型Ⅵ型)临床资料,采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或内侧T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应用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8例应用单纯内侧T型钢板。通过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探讨内固定疗效。结果随访5~20个月,29例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约为术后13.5周,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关节面平整,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未见复位丢失,疗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89.66%。结论对于大多数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或内侧T型钢板能有效固定骨折并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6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按Schatzker分类为Ⅴ型和Ⅵ型。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平台外侧使用支持钢板、内侧使用短节段的1 /3管形或重建钢板做抗滑的有限固定。随访至骨折愈合,观察骨折有无再移位,并测定关节活动度和爱荷华(Iowa)膝关节评分。 结果 26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发生,平均关节活动度为屈曲92°,平均Iowa评分为93分。 结论 联合外侧支持钢板和内侧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尚需要大规模的病例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治疗因创伤致胫骨平台SchatzkerⅣ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14例;年龄29~48岁,平均37.6岁;均为新发闭合骨折。手术采用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分别对胫骨平台SchatzkerⅣ型骨折进行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14.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4.1周。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0°~135°,平均122.0°。术后1年疗效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77~91分,平均88.2分。优良率为90.1%。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内固定失败、骨不连、关节僵硬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后内侧联合外侧髌旁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显露充分,安全方便,复位切实,固定牢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行切开复位植骨及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30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23例均3个月内临床痊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法评定:优11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86.96%。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加重建钢板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内侧Lobenhoffer入路治疗MooreⅠ型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Lobenhoffer入路治疗MooreⅠ型胫骨平台后内侧劈裂骨折6例.自腘横线沿腓肠肌内侧头直切口,沿半腱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暴露骨折端,骨折块直视下复位,后方放置支撑钢板固定.采用DeCoster评定标准评...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为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因膝关节在屈曲/半屈曲位时,受垂直力、内外翻暴力引起胫骨平台内、外侧髁后1/3部分发生劈裂或压缩骨折。报道显示[1],单纯胫骨平台后髁骨折较少发生,多合并前侧髁骨折,多数医师采用单一切口治疗前后髁合并骨折,但因胫骨平台后髁的独特解剖结构,传统前侧入路无法完美显露该处骨折线,由后侧入路因该处与膝关节后方的解剖关系复杂,也难显露骨折端及复位前髁。因此,选择合适的切口入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膝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及前内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同时累及内侧柱和后内侧柱复杂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手术治疗因创伤致胫骨内侧平台内侧柱及后内侧柱骨折的患者14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0~61岁,平均4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手术采用联合前内及后内侧入路,分别对内侧柱和后内侧劈裂或塌陷骨折块进行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术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4例术后获得12~18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52±2.07)周(12~18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7.32±2.41)周(13~20周)。术后即刻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6.12±1.04)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分平均(87.25±6.39)分,优良率92.9%。所有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结论对同时累及内侧柱及后内侧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联合膝关节前内及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可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暴露充分,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外科收治的6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膝关节后外侧倒"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l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t=1.154、χ~2=0.194,P=0.253、0.659);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及RO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51、2.123,P=0.003、0.038),术后6个月的HSS评分及ROM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549、2.100,P=0.013、0.040),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及ROM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575、0.693,P=0.120、0.491)。结论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可明显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切口入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70岁,平均49.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坠落伤7例。平台前外侧骨折6例,前内侧骨折11例,前内、前外广泛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6.5d。22例均采取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X线片下骨折线消失为准)以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73.4±40.3)min,术中出血量(187.5±53.1)mL,术后住院时间(16.3±4.6)d,骨折愈合时间(31.2±7.5)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4.9)个月;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HSS评分为(84.6±17.3),优良率为81.8%(18/22),两侧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前内侧或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入路对组织损伤小,骨折端暴露充分,利于直视下复位内固定,对膝关节远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及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19例采取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柱及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1~72岁,平均38.1岁;左侧10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复位、植骨并钢板固定,同时修复合并的半月板、韧带损伤。通过比较术前健侧与术后即刻的胫骨平台内翻角(PT角)、后倾角(PS角)评价骨折的复位质量;通过比较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时的PT角、PS角评价骨折的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性;同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9~15周,平均14.2周;比较术前健侧与术后即刻、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时的PT、PS角,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58、0.143、0.374、0.079);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HSS评分为82~94分,平均86.7分。结论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柱及后柱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中老年胫骨平台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中老年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0~55岁,平均48岁。骨折按Schazker分型:Ⅴ型13例,Ⅵ型9例。术中取内后侧切口及前外侧切口,于胫骨前外侧及后内侧置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常规摄x线片。术后3个月后逐渐完全负重,最后1次随访时按Honkonen—Jarvinen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骨折愈合20例,延迟愈合2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防止骨折的Ⅱ期移位和膝关节力线改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AO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AO解剖钢板内固定,同时根据伤情进行植骨,处理合并的半月板、副韧带和血管损伤;并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40例.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定:优21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2.5%.结论 采用AO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既能实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又能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胫骨外侧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愈合迟缓病例;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Lysholm评分、雍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疗效分布、总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较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缩短患者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及疗效。方法将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行锁定钢板、LISS钢板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4个月,据HSS膝关节评分法评价疗效,优20例,良12例,中1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达97%。结论锁定钢板,特别是LISS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满意,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4例,坠落伤19例,重物砸伤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术后胫骨平台解剖学参数、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及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7.7±12.29)mL和骨折愈合时间(26.7±1.94)周,均低于对照组的(137.8±21.16)mL和(30.7±2.6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和Rasmussen复位解剖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Ⅲ型骨折,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经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2012年10月~2014年4月采用肱骨中下段后内侧入路,行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6~45岁,平均26岁。左侧肱骨4例,右侧肱骨16例;按骨折线形状分型,横形骨折2例,螺旋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7例。术后3d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个月,术后8~11个月取出钢板,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20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参照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功能参照Neer功能评分,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结论采用肱骨中下段后内侧入路行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神经显露安全,骨折复位方便,骨折固定坚强愈合快,手术切口隐蔽,术后可早期进行上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rosch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骨科2018年12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8~57岁,平均39.3岁;摔伤3例,道路交通伤5例。采用外侧Frosch入路治疗,骨折复位固定,对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半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8例患者均得到直视下复位,6例采用后外侧钢板固定,骨折愈合顺利,无复位丢失,无感染和神经损伤。2例因骨折线纵裂,超过胫前动脉分叉处,未能从后外侧固定。功能恢复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优6例(评分>27分),良1例(26~20分),中1例(19~10分),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外侧Frosch入路可以直视观察,有效复位骨折,确切固定,预防术后复位丢失,促进愈合,恢复功能,适合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22例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前常规行三维CT扫描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其中12例接受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行不负重功能锻炼。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2例均获满意复位,其中19例术后得到10~22个月随访,平均16.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HSS评分58~92分,平均83.12分,其中优8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16/19)。结论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力线及关节面平整,结合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