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为探讨恒常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问题,现将我院1990~1992年住院手术治疗的34例恒常性外斜视矫正术后2年的随访观察情况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恒常性外斜视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13~32岁,斜视眼视力:<0.2者16眼,0.3~05者8眼,0.6~0.8者6眼,0.9以上4眼。斜视度:-75“以下3例,to-80631例。术前视网膜对应情况:3例为正常视网膜对应,对例为视网膜对应缺如。屈光情况:术前常规托品卡胺散瞳验光,本组病例中双眼中度近视3例,轻度近视9冽,屈光参差11例,轻度远视五例,无屈光不正10例。术后随访时…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术后部分患者斜视回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一天眼位、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与远期眼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斜视回退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例随访平均25.34个月(12~50个月).眼位:正位90例(75%),外斜29例(24.17%),内斜1例(0.83%);术后远期眼位只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关,而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均无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眼位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明显相关性,术后一天过矫和术前有双眼同时视功能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眼位.  相似文献   

3.
曾俊  刘陇黔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8):1448-145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17-01/2018-08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近立体视和斜视度及术后第1d斜视度等资料,探讨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47例(60%),其中术前集合不足型患者43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18例(42%); 基本型患者31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26例(84%); 分开过强型患者4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3例(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与无效者斜视类型、术前视近斜视度具有差异(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斜视类型(基本型)是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危险因素(OR=5.769,95%CI:1.790~18.595,P<0.05)。

结论:斜视类型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眼位的变化。方法手术治疗43例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病人,探讨其手术方式并观察术后1周、6周、6个月和1年的眼位变化情况。结果单眼内直肌前徙7例,单眼内直肌缩短4例,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双眼外直肌后徙5例,单眼外直肌后徙3例;4例外斜视度数≥50△行3条肌肉的手术。术后1年35例眼位正位(81.3%),其中单眼内直肌前徙或缩短11例术后8例(72.7%)正位,外直肌后徙8例(5例为双眼,3例为单眼)术后6例(75%)正位,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术后18例(90%)正位;1周~6周斜视度数变化-5.2△±0.4△,6周~6个月变化-1.2△±0.4△,1周~1年变化-6.4△±2.1△。1周~6周有25例患者(58.1%)有外斜视漂移,变化-8.0△±1.4△,其中术中过矫组的10例继发外斜视患者,术后6周内均出现了外斜视漂移,平均为-8.3±2.0△。结论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术中5△~10△小度数过矫可提高远期的术后正位率。  相似文献   

5.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2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房学军  常华 《眼科新进展》2003,23(4):276-277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影响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住院诊治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儿90例,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并术后回访1a,分析其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斜视类型、手术年龄、就诊年龄、手术前远立体视功能、手术前近立体视功能、手术后眼位等.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术前Timus立体视功能、斜视临床分型不是婴幼儿期外斜视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期行外斜视术的斜视类型、远期眼位、术前同视机立体视功能是影响术后眼位及双眼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恢复的患儿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术后远期回退与术中手术量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近四年有较完整资料的54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量采取术终不同的过矫量,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54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远期正位(≤±10△)493例,>-10△ 38例,其中>-15△ 17例,过矫(>+10△)15例,行二次手术5例,正位率达90.29%.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的术后回退与手术后徙及缩短的量有很大的关系,手术量越大术后回退量越小,手术量越小回退量越大.遵循此规律采取个性化过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术中调整眼位至轻度过矫10△~15△的方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及术后眼位漂移的研究。方法对40例≤60△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局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术中调整眼位至用三棱镜交替遮盖33cm保留斜视度为10△~15△后结束手术。第二组按照常量手术设计在全麻下行单眼截退手术,观察两组术后24h、1周、1月、3月及6月眼位。结果测量两组的平均眼位漂移在术后24h~半年的眼位漂移量视近分别是-9.10△±5.95△和-7.75△±4.46△;视远分别是-7.85△±5.99△和-8.75△±5.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术后半年的正位率为90.00%高于全麻组的75.00%。两组术后24h~6月视远外斜漂移量相似。结论在局麻下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采用常量手术且术中调整眼位至手术结束时视近眼位过矫10△~15△目标眼位以抵消外斜漂移而获得早期0~+10△目标眼位,从而获得远期稳定的正位眼位。  相似文献   

9.

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管理中,眼位控制力至关重要,它是评价手术时机的重要参考指标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必要指标之一。因此,眼位控制能力的量化成为间歇性外斜视评估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位控制力评估方法做一综述,帮助临床医生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局麻下手术结束时的眼位和术后24h的眼位,探讨这两次眼位之间的差异。方法 40例局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外斜视病例,依据手术前斜视度分成>-60△组和-20△~-60△两组,分析比较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h的眼位之间的差异。结果测量两组术后24h平均眼位漂移,33cm分别为-10.85△±5.24△和-11.70△±5.60△;5m分别为-8.45△±4.61△和-7.75△±2.43△,与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行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结束时的眼位与术后24h的眼位有显著不同,>-60△组和-20△~-60△组术后视远及视近外斜漂移相似。建议局麻手术术中可将眼位调整至视近过矫+10△~+15△。  相似文献   

12.
共同性外斜视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雷  陈蕾  才娜 《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117-1118
目的:比较共同性外斜视术中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探讨斜视手术的量化标准。方法:对15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术终正位组26例,术终过矫5~9△组114例,术终过矫10~15△组16例,分别评价术后2wk;3,6mo眼位情况。结果:术后2wk;3,6mo,术终正位组正位率分别为80.8%,30.8%,23.1%;术终过矫5~9△组正位率分别为81.6%,78.9%,75.4%;术终过矫10~15△组正位率占43.8%,62.50%,68.8%。三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术终过矫5~9△者术后正位率高,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外斜视在青少年常见,其发病机制不明,术后回退率高.其术后效果回退可能与手术方式、手术年龄、术前斜视度、术前屈光度、术后早期眼位以及联合非手术治疗等有关,但目前对此的相关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然而术后早期眼位过矫、联合非手术治疗可以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回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9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三棱镜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同视机常规三级功能检查、线状镜不同检查距离(6 m及33 cm)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以及Titmus立体图立体视觉检查。手术方法:斜视度在25△以下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25△~75△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75△以上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随访6~48月,平均24月。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融合功能者,术后正位率较高;无融合功能者正位率较低。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术后同视机训练可提高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率。结论间歇性外斜术前融合功能的有无对术后眼位影响较大,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术后同视机训练对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和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的远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已行斜视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并分为3组。组1:74例间歇性外斜视; 组2:38例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 组3:25例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残余斜视度及立体视恢复情况。平均随访2.2a。

结果:组1、组2、组3的眼位矫正成功率分别为78%、68%、64%(组1 vs 组2,P=0.249; 组1 vs 组3,P=0.153; 组2 vs 组3,P=0.716)。组1、组2、组3术后获得双眼视者分别有57例(77%)、5例(13%)、1例(4%)(组1 vs 组2,P<0.001;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440)。组1、组2、组3分别有66(89%)、27(71%)、8(32%)例获得粗糙立体视(组1 vs 组2,P=0.015;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002)。获得远立体视者组1、组2、组3分别有29例(56%)、5例(24%)、1例(7%)(组1 vs 组2,P=0.013;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366)。

结论: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粗糙立体视的恢复优于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相比,双眼视、粗糙立体视和远立体视的恢复均较差。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可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早期手术可优化术后感觉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共同性斜视术后普遍存在外斜漂移,所以对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早期过矫,共同性内斜视早期欠矫的手术设计被普遍采用。但斜视术后漂移还没有被很好的定量,所以不同类型的共同性斜视术中或术后早期应过矫或欠矫多少亦没有被定量。研究斜视术后的漂移可以指导斜视的手术设计及确定术中或术后早期过矫或欠矫目标量,以抵消漂移而获得远期稳定的眼位,进而提高斜视手术远期正位率。基于此,有必要将目前各类型斜视术后漂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