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1月~ 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均行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矫正的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重度的或僵硬性的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一期头盆环牵引后,脊柱侧凸Cobb角明显减小,二期后路矫正治疗后有效的避免了过度矫正所带来的脊髓及神经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证了矫形效果的最大化.[结论]通过选择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矫正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畸形,可预测矫形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法,矫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Halo-骨盆牵引架在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过程中的牵引能力,评价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主要优点.[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2008年3月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男7例,女16例;年龄13~27岁,平均16.8岁.治疗前冠状位主侧凸角为68°~115° (91.8°±12.6°),矢状位胸椎后凸角48°~86°(69.5°13.5°).治疗过程分三期进行.一期:完善相关检查后即安装改良Halo一骨盆架,逐步增加牵引力,直至患者不能耐受止;二期:在持续牵引下行前路松解术,术后继续加大牵引力度至理想效果或患者不能耐受止;三期:进行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并去除头盆环牵引.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5个月,对不同时期脊柱侧凸角及后凸角等矫形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26~39 (31.2±4.7) d.一期牵引后侧凸角矫正率30.8%%,后凸角矫正率 21.9%;二期牵引后侧凸角矫正率49.3%,后凸角矫正率37.7%.经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后脊柱畸形进一步改善,侧凸及后凸角矫正率分别为66.4%和54.5%.随访时发现矫形有轻微丢失,但P>0.05.[结论]改良Halo-骨盆架能有效地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进行牵引矫形,该弹性持续牵引增加了患者舒适感和耐受性.结合前路松解、后路椎弓根固定矫形,整个治疗过程能够有效地避免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3.
牵引结合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结合后路矫形对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的41例柔韧性30%~40%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按照是否行牵引治疗分为两组.牵引组A组 22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91.2°;对照组B组 19例,主侧凸平均Cobb' s角87.5°.[结果]两组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A组平均牵引18 d(14~22 d)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7~S1偏移值、顶椎偏移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术,术后C_7~S_1偏移值、顶椎偏 矫正A组优于B组.A组主侧凸平均矫正55.2°,B组45.7°,A组优于B组 (P<0.05). A组平均随访40个月, B组平均随访42个月,末次随访两组平均冠状面矫正丢失分别为3°、2.4°,矢状面无丢失,两组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柔韧性30%~40%的重度脊柱侧凸,术前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改善肺功能,结合牵引下后路松解矫形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畸形矫正和躯干平衡,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后主侧凸平均矫正46%,14例肺功能减退患者均改善.两组均行一期后路松解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按是否实施头盆环牵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术前采用头盆环牵引3~4周(平均3.2周),对照组未行头盆环牵引。观察组患者记录牵引前后及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计算牵引后和术后的侧后凸纠正率,同时与对照组的矫形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头盆环牵引后平均侧凸、后凸纠正率分别为45.2%、53.7%。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正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盆环牵引辅助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可预测患者对脊髓矫形的耐受程度,简化手术步骤,提高矫正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伴有呼吸功能影响的病例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颅盆牵引逐渐将脊柱弯曲拉直,使凹侧闭合靠拢的肋间隙张开,凸侧垂直的肋骨外展与脊柱分离,如同时有凹侧胸廓塌陷,则在颅盆牵引下进行塌陷肋骨的折弯变圆和平行牵引,肺功能改善后,用分叉生长棒作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有明显的肺功能下降、肺容积和肺气体交换异常,脊柱侧凸Cobb角在75°-186°之间.经术前颅盆牵引3-6周后肺机械能力、肺容量和动脉血气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50例作了分叉生长棒矫正脊柱侧凸手术,术后外固定治疗.随访3-10年效果满意.[结论]颅盆牵引加分叉生长棒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合并肺功能障碍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三棒矫形技术”在治疗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3年7月~2009年11月,对19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利用“三棒矫形技术”行后路—期非截骨矫形治疗.其中男性5倒,女性14例;年龄13~21岁,平均15.8岁,主弯Cobb角83°~122°,平均97°,胸椎矢状面后凸角度49°~74°,平均62°.手术采用后路一期手术,首先在主弯凹侧顶椎上下置钉,置入1根短棒强力撑开,再于两侧分别置入第2、3根棒,凹侧双棒交替撑开,凸侧单棒加压进行矫形.[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实施,无脊髓和神经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主弯Cobb角30°~52°,平均38°,胸椎后凸角度20°~45°,平均30°.平均随访34个月(24~77个月),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未见假关节形成、断钉及断棒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后路“三棒矫形技术”在治疗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操作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目前脊柱外科关注的热点之一,其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998年10月至2006年3月,利用头盆环支撑牵引后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11例,获得满意疗效。头盆环支撑牵引作为脊柱后路手术矫形的辅助治疗,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僵硬性脊柱侧凸前、后路松解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前、后路松解在僵硬性脊柱侧凸分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前、后路松解的手术适应证。方法:79例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均为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别一期行脊柱前路或后路松解,头颅骨盆环牵引2~5周,平均18d,二期行矫形内固定术。前路松解组40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2例。后路松解组39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0例。对两组患者松解术前、术后Cobb角及脊柱畸形改善率、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路松解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Cobb角由101°矫正至61°,特发性脊柱侧凸由96°矫正至53°;后路组先天性脊柱侧凸由106°矫正至78°,特发性脊柱侧凸由89°矫正至63°,脊柱畸形改善率前路松解优于后路松解(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路松解的脊柱畸形改善率明显优于后路松解,前路松解更适合于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一期松解,不适合行前路松解的患者可选择后路松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截骨矫正重度脊柱后凸、侧后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脊柱后凸、侧后凸患者,均行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截骨矫正的手术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重度的脊柱后凸、侧后凸患者采用一期头盆环牵引后,脊柱后凸角明显减小,二期后路截骨矫正治疗后有效的避免了直接矫正时损伤脊髓及神经的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证了矫形效果的最大化。[结论]通过选择一期头盆环牵引、二期后路截骨矫正治疗重度脊柱后凸、侧后凸畸形,可通过一期牵引使畸形部分松弛,从而保证矫形的最大化,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的治疗方法,矫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ulcrum-bending(支点弯曲位)像对伴发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帮助及新思路,并分析手术疗效。[方法]18例伴发脊髓空洞和(或)Chiari畸形的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两组:(1)牵引后前后路联合脊柱侧凸矫形手术(6例):对脊柱侧凸有手术矫形指征、伴发无明显神经损害的Chiari畸形和(或)脊髓空洞者,先行Halo颅骨牵引,1周后行脊柱侧凸矫形手术;(2)直接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12例):术前拍Fulcrum-bending像,并根据其结果对脊柱侧凸进行矫形。[结果]6例牵引后手术患者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61%;6例柔软型侧凸患者直接后路手术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60%,且术前Fulcrum-bending像与术后Cobb’s角相接近;6例僵硬型侧凸患者中1例出现轻微神经损害情况,后逐渐恢复,Cobb’s角平均矫正率为52%,手术存在过度矫正。[结论]对无明显神经损害的伴发脊髓空洞或ChiariI型畸形的脊柱侧凸柔软患者,不必行术前牵引而直接行后路手术,且可以获得与牵引后前后路联合手术类似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总结万向椎弓根螺钉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2009年4月期间本科使用万向椎弓根内手术矫形的66例重度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41例;平均18.2岁.侧凸主弯Cobb角平均113.4°(80°~165°),后凸角度平均90.5°(49°~165°),旋转Ⅱ-Ⅳ度.手术行后路矫形38例,截骨矫形28例,其中二期手术矫形1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安全完成矫形手术,手术时间3.5~6.5 h,平均5.6 h,出血450~3 300 ml,平均1 577 ml.术后出现一过性单侧下肢不全瘫1例,给予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42.9°,矫形率62.1%,后凸角度平均32.3°,矫形率64.3%,身高平均增长8.9 cm.[结论]万向椎弓根螺钉是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矫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通过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患者,27例获得随访.术前冠状面主凸cobb角为48.6°(42°~63°),侧凸平均柔韧度34.2%.术后平均随访27.4个月(24~36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矫形效果和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进行患者主观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外观明显改善.冠状面主凸平均Cobb角矫正率为62.1%.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2.3°.冠状面平衡由术前平均26 mm矫正为术后平均8 mm.腰椎前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6.7°增加为39.6°.[结论]后路广泛松解全椎弓根螺钉矫形治疗成人特发性胸腰椎/腰椎侧凸可以获得良好的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重建躯干的平衡,主客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朱巍 《脊柱外科杂志》2007,5(4):255-255
有大量文献报道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能加强后路矫形能力。但这些报道均未考虑术前脊柱侧凸的柔韧性。在不考虑固定何种结构的情况下,僵硬的脊柱侧凸矫形程度显然差于柔软的脊柱侧凸。三个医疗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72例Lenke1型AIS行后路矫形患者。在考虑术前脊柱柔韧性的前提下,作者比较了不同术式术后最初及术后两年的矫形程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Halo-股骨髁上牵引对重度脊柱侧凸后路矫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u Y  Liu Z  Zhu F  Wang B  Yu Y  Zhu ZZ  Qian BP  Ma WW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8):513-516
目的探讨Halo-股骨髁上牵引对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及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分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组及特发性脊柱侧凸组,每组30例。CS组术前平均冠状面Cobb角、胸椎后凸分别为95.7°及70.2°。IS患者术前平均冠状面Cobb角、胸椎后凸为91.6°及50.6°。平均随访38个月。结果60例患者平均牵引23d,平均牵引重量16kg。IS组患者Halo牵引及后路矫形术后侧凸矫正率分别达39.3%、57.5%,胸椎后凸平均矫正33.7%。CS组Halo牵引及后路矫形术后侧凸矫正率分别达35.3%、45.2%,胸椎后凸平均矫正43.5%。两组患者后路矫形术后侧凸及后凸矫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在牵引过程中并发臂丛神经麻痹,神经功能均在2个月内获得完全恢复。结论Halo-股骨髁上牵引可大幅提高脊柱侧凸尤其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矫正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应用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4年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手术病例30例,男3例,女27例;年龄12~ 17.5岁,平均14.3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 Ⅰ b型5例、Ⅰc型5例、Ⅱd1型20例.全部病例均行前路矫形融合手术,植骨方式采用自体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脊柱站立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假关节形成及内置物并发症.[结果]随访4~10.2年,平均6.3年.融合弯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75.1%,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4.6°;固定融合节段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93.2%,末次随访时丢失平均2.1°;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Cobb角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3.1°.13例胸腰段后凸患者术前后凸平均8.3°,术后矫正为前凸平均5.6°,末次随访时保持前凸平均3.7°.全部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假关节形成或内置物并发症.[结论]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能获得并维持良好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矫形,且融合率高、远期矫形丢失少,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盆环牵引脊柱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的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185例行该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康复指导,训练如何增加肺活量、加强深呼吸、鼓励咳嗽和通过颅盆牵引改善脊柱柔软度的方法;术后加强颅盆环牵引期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并结合详细的健康宣教.[结论]本组病例术后由于对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对策及时正确,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贵成 《中国骨伤》2009,22(10):781-782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7月至2007年1月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9~18岁,平均15.3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1例。冠状面上Cobb角81°~126°,平均97.4°。结果:术后侧凸Cobb角为10°~55°,平均37.4°,平均矫正率56.2%。身高增加0.5~7.5cm,平均5.2cm。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2例出现交界区"附加"现象,无断棒、脱钩等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技术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CDH Legacy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应用及其矫形效果。[方法]2003年7~8月,共有9例患者接受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手术,其中女7例,男2例;年龄11~18岁,平均13.5岁。病因学分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1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NFI)1例。术前Cobb's角48^o~68^o,平均54^o。7例AIS和1例CS患者直接行一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术,另1例NFI因Risser为0,先行一期前路骨骺阻滞再行二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固定。[结果]本组无死亡、感染,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未发生术中骨折及脊膜胸膜损伤。1例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给予禁食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手术时间210~300min,平均260min;出血量300~1000ml,平均700ml。术后Cobb’s角平均20^o,矫正率63%。本组随访20~30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1年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额状面或矢状面失偿,纠正丢失4^o,纠正丢失率7.4%。[结论]CDH Legacy在矫形效果与以往第3代内固定系统无明显差异,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和选择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前路松解术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26例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结果,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平均15岁(10~21岁).24例可根据King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其中King Ⅰ 4例,King Ⅱ 9例,King Ⅲ 5例,King Ⅳ 4例,King Ⅴ 2例;另2例为胸腰段侧凸.术前站立位主侧凸平均89.8°,重力悬吊牵引位平均66.5°,反向弯曲位平均67.7°,支点反向弯曲平均为61.2°,胸椎后凸平均43.5°.术前顶椎偏离骶正中线的距离为39.7 mm.前路松解后一期行后路手术6例,2周后二期行后路手术治疗20例. 结果 20例二期后路手术者,前路松解术后脊柱活动度与术前悬吊位X线片比较,平均增加了17.8°.术后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平均52.6°,胸椎后凸28.4°.冠状面平均矫正38.2°,矫正率平均43.1%,术后顶椎偏离骶正中线的距离为9.9 mm.随访时间平均2.3年(6个月~4年),随访时主侧凸平均Cobb角54.9°,矫正丢失6.4%,无断棍、植骨不融合及假关节的病例. 结论重度侧凸术前侧凸的柔韧性<20%的患者,单纯前路松解对增加脊柱的活动度意义不大,术后畸形的矫正效果不佳,应考虑前路的截骨来增加脊柱的柔韧性以使侧弯得到最大限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融合胸弯术后自发矫正情况.[方法]1997年5月~2005年10月,共72例接受手术的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40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32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最少2年.[结果]末次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相关并发症,A组术前胸弯平均30°,术后平均16°;B组术前33°,术后18°.两组患者术后末融合胸弯大多得到了明显改善,且两组患者改善率没有差别,但末次随访发现,72例患者中,4例患者(C组)术后胸弯加重,躯干发生了失平衡,A组、B组各2例.该4例患者(TL/L:T)Cobb's比率均值为1.09,其余68例(D组)比率均值为1.59.C、D组患者胸弯柔韧性也有差别,C组较D组僵硬(分别34.2%和57.3%).[结论]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融合胸弯自发矫正效果相当,但术前对患者(TI/L:T)Cobb's比率和胸弯柔韧性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