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基因十扰素a-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84例;保肝治疗组56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和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及干扰素a-1b的不良反应。结果 ①干扰素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s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扰素治疗组中,女性治疗前高ALT水平、HBV-DNA≤10^6/ml的患者疗效更好;③干扰素a-1b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72例(占85.7%)、流感样症状50例(占59.5%)、白细胞减少40例(占47.6%)。不良反应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并能很快恢复正常,仅有2例白细胞减少者在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后恢复正常。结论 干扰素a-1b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且安全的可选择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0例,其中干扰素治疗组90例;保肝治疗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结果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和Hbe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保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α-1b与胸腺肽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派罗欣与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联合组的患者使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联合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应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2)两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疼、肌肉关节疼等症状,停药之后逐渐恢复正常。大部分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现象,停药后这两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有差异性(分别为13.2%、27.7%)。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使用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使用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的患者。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要加强护理,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Q-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采用干扰素,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薛萌 《中国实用医药》2014,(36):139-14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干扰素α-1b治疗。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个月和12个月的ALT复常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α-1b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及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α-1b干扰素500万单位每1次肌肉注射(2周),以后隔日1次肌肉注射(6个月),同时予5%葡萄糖250ml+苦参碱150mg每日1次静滴(3个月)。对照组74例,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剂量、疗程与治疗组一致。两组患者同时使用10%葡萄糖250ml+甘利欣3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BiL、ALT、AST、ALb 、GLb在治疗过程的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6.4%(35/62)和43.2%(32/74)(P<0.01),HBVDNA阴转率分别是61.3%(38/62)和45.9%(34/74)(P<0.01),抗HBe的阳转率是53.2%(33/62)和41.9%(31/74)(P<0.01)。结论 α-1b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卫锋  孙薇薇 《中国药房》2004,15(9):558-559
目的 :观察α -2b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56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26例 )。治疗组给予α -2b干扰素 +复方甘草酸苷 ,对照组仅给予α -2b干扰素 ,疗程均为2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4周 ,ALT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 ,治疗组治疗结束时HCV -R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α -2b干扰素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提高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 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对照组单用干扰素α-2b。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单用干扰素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单用干扰素治疗组(P <0 . 0 5 ) ;两组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 Ⅳ)、TGF- β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 <0 . 0 1) ,治疗组优与对照组(P <0 . 0 5 )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在抗病毒方面有协同作用,并能增强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IFNα-2b)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时的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IFNα-2b治疗,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治疗。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连素(LN)。结果HA、PCⅢ、Ⅳ-C、LN在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尤以6个月更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确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且随治疗的时间延长而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8g(52例)予α-2b干扰素(6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治疗.对照组(30例)每天给予甘利欣胶囊、凯西莱片等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血常规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42.3%,3.3%,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5.8%,3.3%;治疗组停药12周后HBeAg,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8.5%,40.4%;两组病毒的应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α-2b干扰素冲击疗法能促进HBeAg,HBV—DNA转阴,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Interferon,IFN)α-2b联合三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500万U,肌肉注射,3次/周;治疗组患者30例,在使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同时,加用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前12周3次/周,后10周2次/周。两组患者干扰素使用疗程均为2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12、24周以及治疗停药后24周观察CHB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eAg定量以及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α-2b联合三氧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干扰素α-2b治疗组(P<0.05),ALT复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  相似文献   

13.
郭辛  潘剑英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36-737
目的:前瞻性评价国产α-1b干扰素(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疗效。方法:28例CHB患者,每次α-1b干扰素50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1个月后改为隔日1次,连用3个月为1疗程,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超过2/3的HBeAg阳性患者阴转,超过1/2的患者HBV DNA清除。随访结束时,HBeAg和HBV DNA转阴2例,HBeAg转阴3例。结论:α-1b干扰素具有后续抗HBV作用,抗病毒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刘晓伟 《上海医药》2013,(16):25-2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索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2012年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6例,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前3位分别为:流感样症状52例,占86.67%;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骨髓抑制表现36例,占64.29%;肝功能损害28例,占50.00%。结论: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期间,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42例慢性乙肝患者肌肉注射干扰素α-2b每次3 m IU,疗程6个月。定期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结果:完全应答组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显著降低,明显低于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P<0.05)。且完全应答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HBV-DNA定量下降均>2log,通过分析表明用干扰素-α2b治疗1个月后若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下降>2 log,则提示干扰素α-2b的疗效好;另外治疗前ALT高水平与其疗效好亦相关。结论:患者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HBV-DNA定量是预测干扰素-α2b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9,(1):156-157
目的:探究苦参碱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用对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碱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ALT、AST、ALB)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各指标(ALT、AST、ALB)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苦参碱与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龙汤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α-干扰素组(对照组)和用自拟芪龙汤联合a-干扰素组(治疗组)各50例,2组疗程均为9月。观察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情况、HBV-DNA定量及e抗原转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转阴率治疗组为56%,对照组为26%,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自拟芪龙汤联合α-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复常率较高,有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e抗原转阴率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玉峰  秦玲 《药品评价》2006,3(5):397-398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尚无特效药物.我院于2004年9月~2005年10月.应用重组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商品名赛若金)联合苦参素(Oxymatrine)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00-103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低(P0.05),肝组织炎性程度、纤维化程度改善(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低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Be 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HBs 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炎性程度、纤维化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减轻肝组织炎性程度与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正>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治疗有效率达30%左右,重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笔者所在科2000-02~2007-01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10例,有3例出现黄疸,其中1例发展为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