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CT测定头颅指数与岩矢角的动态关系在颞骨岩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无畸形的正常头颅1000例,在其CT平扫所得骨窗像中应用CT的功能测量岩锥角及头颅的最大前后径与横径,计算出修正的头颅指数,寻求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成年男性头颅最大前后径在166mm~195mm之间,最大横径在140mm~163mm之间。头颅指数在76%~93%之间。岩矢角最大范围为51°~66°,其中短头型者平均在58~61之间,中头型者平均在54°~56°之间。成年女性头颅最大前后径在164mm~187mm之间,最大横径在130mm~153mm之间。头颅指数在75%~86%,岩矢角最大范围为51°~66°,其中短头型者平均在55°~57°之间,中头型者平均在53°~54°之间。结论通过CT测量可以方便、精确地计算岩矢角的大小,对于头颅复杂部位的特殊摄影,提高耳部及岩骨等病变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对运动员在高原训练前、训练后以及回平地半个月后心脏X线形态,其中包括心脏面积、心脏各房室径线及肺动脉段突出度的测量,研究高原训练对心脏X线径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原训练后,上述径线都较训练前增大,回平地半个月后均有回缩,提示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脏血管影响最为突出的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过重,其X线表现为肺动脉段突出及右心增大。②从训练前后心脏X线径线的变化,可以间接推测出高原训练后肺动脉压是否增高,右心是否增大。 相似文献
5.
用电极导管标测对Koch三角的X线影像测定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2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分别用左前斜(LA0)45
及加头位和足位20 ,右前斜(RAO)30 及加用头位和足位20 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以20mn为界将Koch三角分为大小两组.结果Koch三角有较差异,以LAO45
显示最小,RA0+足位显示最大.结论小Koch三角组慢径多分布位置低,消融时可参考RA0+足位;大Koch三角组消融位置多在中下1/3以下区域.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X线多体位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及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8例肋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部X线正位片发现骨折65例(约占66.3%);正位片未发现骨折,而斜位,切线位和多层螺旋CT发现骨折分别为19例;5例;9例(33.7%)。结论:运用多体位X线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5)
目的 :探讨MSCT不同测量方法在上颈椎椎弓根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1例怀疑或确诊为上颈椎病变患者行颈部CT检查。通过MIP、MPR和VR等后处理方式分别显示椎体、椎弓根及周围的解剖结构。在MPR、MIP和VR图像上分别测量C2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的长度(PL),椎弓根高度(PH),头倾角(PSA)和内倾角(PMA)。由1名主管技师独立对3种方法测量的数值差异、可操作性及显示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R、MIP和VR 3种方式均能很好地显示椎体、椎弓根及周围的解剖结构和彼此的空间位置关系。MPR、MIP和VR 3种方法测定的C2椎弓根数据是:1MPR:PW(右/左)为(5.43±1.62)mm/(5.43±1.53)mm,PL(右/左)为(25.66±3.79)mm/(26.57±3.76)mm,PH(右/左)为(9.18±2.20)mm/(9.08±2.34)mm,PSA(右/左)为(31.79°±9.57°)/(32.13°±9.96°),PMA(右/左)为(31.14°±10.22°)/(32.69°±10.57°)。2 MIP:PW(右/左)为(6.04±1.62)mm/(6.11±1.66)mm,PL(右/左)为(28.59±3.76)mm/(28.95±3.79)mm,PH(右/左)为(9.52±2.13)mm/(9.19±2.10)mm,PSA(右/左)为(28.73°±11.00°)/(29.88°±2.82°),PMA(右/左)为(35.78°±11.84°)/(35.68°±12.30°)。3 VR:PW(右/左)为(6.82±1.75)mm/(6.52±1.92)mm,PL(右/左)为(28.28±3.93)mm/(28.40±3.76)mm,PH(右/左)为(9.64±1.73)mm/(9.33±2.13)mm,PSA(右/左)为(31.82°±8.81°)/(29.12°±2.33°),PMA(右/左)为(34.00°±11.28°)/(36.43°±11.90°)。左右椎弓根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测量方法两两之间行配对t检验,MPR与MIP在评价PL、PW和PMA(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R与VR在评价PL、PW和PSA(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P与VR在评价PW和PSA(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 3种测量方法均可以用于上颈椎椎弓根数据的测量,为上颈椎后路内固定置钉提供参考,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常成人髋臼断面角的CT测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CT测量,建立国内成人髋臼断面角的正常值标准。方法对120例因腹部或盆腔病变行CT检查而无髋部症状的病人加扫双侧髋关节。从中挑选X线和CT表现正常的100例作为统计对象。结果成年男性被研究者髋臼前断面角(AASA)的范围为59.00°~83.00°,平均值为72.56°,标准差为5.61°;髋臼后断面角(PASA)的范围为84.00°~116.00°,平均值为100.62°,标准差为5.76°。成年女性研究者AASA的范围为53.00°~92.00°,平均值为70.45°,标准差为7.79°;PASA范围87.00°~120.00°,平均值为103.66°,标准差为7.22°。结论国内正常成年男性AASA正常值范围为61.56°~83.56°,PASA为89.33°~111.91°,成年女性AASA为55.18°~85.72°,PASA为89.51°~117.81°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相关角度测量来探讨颢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与正常者间有无差异,从而评价其磁共振影像价值.方法 设立病例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及对照组(正常者),选取16例单侧闭口斜矢状位MR扫描图像进行相关角度测量,其中病例组:男5例,女11例,年龄分别为:病例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6.94±5.25)岁,正常组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13±6.17)岁,测量角度包括前角(Anterior angle,Aa),中间角(Intermediate angle,Ma),后角(Posterior angle,Pa)及阿尔法角(α),径线包括髁线,颈线,下颌骨髁突线等.结果 正常组及病例组Aa角,Ma角,Pa角及α角分为(95.038士3.379)°(88.6~99.4)°,(101.031±3.607)°(97.5~108.3)°;(56.381±4.366)°(49.6~62.4)°,(62.838±3.469)°(58.4~66.4)°;(3.781±2.389)°(1.8~8.8)°,(10.363±3.215)°(5.6~16.6)°;(165.331±4.746)°(156.2~168.2)°,(165.013±4.708)°(158.4~172.2)°;其中α角P值>0.05,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Aa角,Ma角,Pa角间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颞下颌关节多角度测量有助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学诊断,同时为该病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