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讨中医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肿瘤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医病理病机为热毒瘀结,确定基本治疗方法,并对当前中医、西医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现状进行了疗效总结分析,从中国古典医书及当代医学书籍中查找有效的治疗方剂,并进行比对,选取满意的治疗方剂。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素萍  王强  高欣 《新中医》2008,40(3):22-23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中药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行放射治疗后出现急性Ⅱ度、Ⅲ度皮肤损伤的患者采用自拟解毒化瘀中药方(大黄、黄连、黄芩、黄柏、芙蓉叶、泽兰叶、紫草、虎杖等药物)外敷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1例,显效44例,有效5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解毒化瘀中药外用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皮部络脉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放射治疗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近70%的癌症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但是放射治疗可引起正常组织的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医疗界关注的问题。它既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制约了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完成。以皮部络脉理论为指导,阐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为进一步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房彤[3]报告因放疗所致皮肤损伤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1.8%,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严重者影响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降低疗效和肿瘤的局控率.如何预防和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仍是当今临床亟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探讨中药紫白黄芪膏防治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接受乳腺或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76例分为紫白黄芪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时间、皮肤损伤分级、皮肤损伤痊愈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首次出现放射性皮炎时的分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1. 42±2. 45) d,短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6. 95±2. 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中药紫白黄芪膏冷敷能明显延缓乳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时间,同时能够降低放射性皮炎的级别,加速皮肤损伤的愈合,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综合比较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方面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凉血解毒膏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人.中药组在第一次放射治疗时给予凉血解毒膏涂抹局部;对照组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结果: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对照组为100%,中药组为84%(P<0.05),I级放射反应对照组为38%(19/50)...  相似文献   

8.
郝文秀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02-103
目的:预防和减少头颈部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法:从心理护理、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放射性骨、关节损伤的护理等方面精心预防和护理.结果:2002-2008年67例头颈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出现较严重并发症4例,皮肤溃疡2例,甲状腺及关节损伤各1例,其余63例均为轻度的皮肤、口腔黏膜反应,全部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是保证患者根治性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皮炎为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特色和优势,辨证论治是其核心思想,因此探讨放射性皮炎的中医理论基础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与燥邪致病相似,故从燥邪角度探讨放射性皮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常用和必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因治疗的需要,放射剂量的增加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我院用自制的清洗液配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6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已成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所产生的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据统计,87 %左右的肿瘤放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而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则达90 %以上~([1])。本文对中医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的认识及治疗思路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2]),急性放射性  相似文献   

12.
边建良  罗志远  张素英 《河北中医》2011,33(12):1797-1798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其最常见的治疗毒性,外照射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损伤。急性皮肤反应是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皮肤损伤与射线剂量呈正相关[1]。李素艳等[2]研究显示皮肤受照射5 Gy就可形成红斑,20~40 Gy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  相似文献   

13.
肠炎宁方治疗放射性肠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肠炎系放射治疗引起的直肠、结肠及小肠的急慢性损伤,笔者近年来自拟肠炎宁方治疗放射性肠炎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皮肤损伤几率也越高,可导致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放射性皮炎轻者可引起患者的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干燥、脱屑,严重时可致放射野皮肤出现红斑、灼痛、渗液、溃疡,引起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1].放射性咽喉炎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2],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影响疗效.所以,预防及治疗放射性咽喉炎是治疗头颈部肿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科采用玄麦甘桔汤剂治疗放射性咽喉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临床疗效及缺陷.方法:观察56例患有局部复发鼻咽癌病例,选取其中30人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此组为治疗组.照射方法1.8-2.0GY/次.每周5次,总量DT60-70GY/30-35次.观察患者治疗期疗效,3年内生存率以及放射并发症发生率.其余26名患者采用二维放射治疗,此组为对照组.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病例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一个月后均有明显疗效,复查结果显示,完全缓解17例,占56.7%;部分缓解9例,占30%.总缓解率86.7%.三年后调查显示,生存者18例,生存率60%.放射性听力损伤(丧失)3例,占10%.脑神经性损伤6例,占2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与原二维传统放疗方案临床疗效相比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放射性损伤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乳腺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简称(术后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乳腺癌[1],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具有现实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局部皮肤,表现为早期照射野出现瘙痒、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水疱、糜烂,继而发生湿性皮炎等,严重时可继发溃疡和坏死,从而被迫停止放射治疗,故乳腺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中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预防放射性心脏损伤临床疗效及对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将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心律失常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DT=60~70GY时,治疗纽和对照组的cTnT变化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预防放射性心脏损伤,并可抑制放射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对放射性心脏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与硝酸银软膏(欣纳星)联合治疗,结合对创面进行正确换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形成。结果 22例患者均在7~10 d内达到继续放射治疗的效果,直至将放疗计划完成后出院。结论应用rhEGF凝胶与欣纳星联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时间短,无瘢痕形成,且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药膏外敷治疗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部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不敷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为呋喃西林对照组,使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c组为白药膏治疗组,根据皮肤损伤大小外敷白药膏,每日1次,十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白药膏治疗组患者皮肤疼痛减轻,渗出液减少或无渗出液,创面基本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感染。A组总有效率为46.7%,B组总有效率为73.3%,C组总有效率为93.3%,白药膏治疗组与呋喃西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疗效明显更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药膏外敷具有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防脱皮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放射性皮肤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