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卒中单元对卒中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8月成立卒中单元前后各半年住院的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8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吞咽困难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急性卒中患者37%-74%^[1]伴有吞咽困难。吞咽困难与误吸、肺炎、脱水、抑郁等密切相关,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应充分重视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管理。Debra M认为最好的管理策略是由语言、康复师领导的多学科小组(医生、护士、营养师等)^[3],但目前国内的康复资源有限,  相似文献   

3.
卒中康复新主张:超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卒中发生率很高。发生卒中以后,病人及家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尽快康复,如何让已经偏瘫的肢体恢复功能。对于卒中偏瘫病人而言,康复训练的效果远胜于用药,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越科学、越完善,病人康复的机会越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8月成立卒中单元前后各半年住院的9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48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的康复依从性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豪杰  张通 《中国康复》2022,37(6):371-375
卒中已成为全球及中国范围内第一致死原因和成人致残因素[1],康复训练是经循证医学证实可以改善残疾程度的有效方法[2-4]。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5]。目前有很多种康复治疗方法,但每种方法均有特定的理论基础及适用范围,另外没有统一的康复治疗技术分类方法,本文以康复技术发展的时间为顺序,分为早期经典康复技术、新型康复技术及前沿康复技术,分别阐述每种康复治疗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卒中急性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6年9月在3家协作医院住院的卒中急性期23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实验组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入选的病人在入院第1周内和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评定。[结果]4周后实验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AD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7.
卒中急性期病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卒中急性期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6年9月在3家协作医院住院的卒中急性期23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实验组按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卒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入选的病人在入院第1周内和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ADL的评定。[结果]4周后实验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AD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促进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ADL。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1]。研究表明,约85%的早期卒中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2],超过50%的卒中患者存在上肢功能永久性的损伤,显著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3],因此改善卒中后上肢功能至关重要。传统的上肢康复治疗通常耗时久且患者依从率低,结果常取决于治疗师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以诱导功能障碍肢体基于神经可塑性的运动改善[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卒中病房实施康复团队模式早期康复干预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在我院卒中病房实施康复团队模式,即将医护治组合成团队工作小组,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康复干预。统计对比2012年、2013年各70例病人康复干预1个月后 ADL 改善情况、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及2年内护士专业能力测试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实施康复团队模式早期康复干预后病人 ADL 能力显著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专业水平能力提升。[结论]实施康复团队模式能极大程度地保证病人获得较高的治疗护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康复与脑功能重组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是导致人类死亡的3大疾病之一 ,其致残率高达 70 %以上。几十年来 ,有关脑卒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许多进展 ,但迄今为止 ,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康复治疗已经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方法中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卒中病房 (strokeu nit,SU) [2 4 ] 。在国内 ,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也已逐渐受到重视[5 7] 。现就有关脑卒中康复的某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卒中病房与早期康复为了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美…  相似文献   

11.
吞咽困难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急性卒中患者37%~74%[1]伴有吞咽困难.吞咽困难与误吸、肺炎、脱水、抑郁等密切相关,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 应充分重视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管理.Debra M认为最好的管理策略是由语言、康复师领导的多学科小组(医生、护士、营养师等)[3], 但目前国内的康复资源有限,如护士能有效的评估、治疗吞咽困难患者,将具有重要的临床、社会价值.本研究从评估和治疗上对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伴吞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另外给予康复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病人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正>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据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统计,目前在美国脑卒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病因[1]。在我国,幸存的脑卒中患者中,偏瘫患者高达80%以上[2]。我国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康复医疗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3]。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急需积极的家庭康复治疗[4]。国内外研究显示[5-6],全面了解偏瘫患者家庭康复的各种影响因  相似文献   

14.
吕雨梅  冯子维 《护理研究》2010,24(3):613-61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通过心理干预、良肢位摆放、悬吊固定、纠正肩胛骨位置、促进肩周稳定肌肌力和维持肩关节活动等措施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治疗后进行肩关节半脱位的测定。[结果]60例脑卒中病人治疗后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促进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当前世界公认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200多万人发生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约80%为缺血性卒中[1,2]。由于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现将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早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康复理念探讨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在我国 ,最早介入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当属“传统针刺”。早在 2 0 0 0年以前《灵枢·热病》就记载 :“偏枯 ,身偏不用而病……巨针取之”[1] 。但由于传统医理的局限性 ,对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以现代康复理念为基础 ,从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针刺的现代康复原理两大方面 ,来探讨传统针刺对脑卒中病的治疗。1 学科的发展现代医学中血管源性脑部病变的总称即卒中或中风[2 ] 。传统医学早在 2 0 0 0多年前《内经》《金匮》就有“卒中”“中风”的记载。《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 :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而卒中者。《金…  相似文献   

17.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失读、视空间障碍等。据相关调查显示:脑卒中后有50%-70%的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其中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是未发生卒中患者的6 ~ 9 倍[1]。据冀战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近1/3发生痴呆,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发生痴呆的发生率相近,脑梗死的痴呆发生率约30.1%,而脑出血的痴呆发生率约为27.5%,尤其是卒中后12个月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大,而且可能持续到数年之后[2]。因此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影响患者康复质量和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其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躯体功能障碍的影响。认知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影响脑卒中的全面康复[3]。早期进行认知训练不仅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4]。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害性及国内外早期康复锻炼模式进行综述,为下一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康复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后 ,约 80 %的存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陆续报道科学规范的早期康复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感觉和行为能力等方面中的重要地位[1 3] ,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已由以往单纯卒中恢复期康复转向急性期综合性早期康复 ,包括首发预防、继发预防、急救治疗、康复医疗、神经保护等具体原则和措施[4、5]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康复医学整体性医疗。1脑的可塑性在物理学上 ,可塑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 ,且在去掉作用力后其形变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脑卒中瘫痪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时间不固定,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固定的时间给予肢体康复、特殊治疗、心理康复及知识宣教,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Fugl-Meye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评分和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可促进卒中瘫痪肢体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阳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49-265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接受针刺治疗,干预前后分别用洼田饮水实验分级评分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的实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护理及针刺结合常规护理均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而针刺结合康复护理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在提高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