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涂层材料及技术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里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目的:综述涂层材料及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涂层,医学,应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coating,medicine,appli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61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 结果与结论:涂层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也日渐蓬勃,目前研制出了很多生物相容性好排斥反应小的涂层材料并应用于临床。文章分别从口腔、体外循环、骨科等领域对涂层支架进行介绍,发现开发新的涂层药物,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药物组合,可能会使药物涂层支架的治疗作用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医领域计算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探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适合培养创新型中医人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常温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分析50例患者应用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转流过程中的血气变化情况,同时和10例应用3M膜肺的患者比较,了解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红细胞压积大于20%,采用中等以上的流量灌注时动、静脉血气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能满足转流过程中机体氧的需求和膜肺相比转流过程中动、静脉血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瓣膜病变合并肾功能不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2003年1月~6月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且术前肾功能检查指标异常的15名患者作为研究组,2002年1月~6月符合上述条件的1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管理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平衡超滤,严格选用抗生素,少用或不用人工胶体,不用甘露醇,体外循环中避免肾缺血.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在研究组患者中应用的上述措施对术前就用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研究超滤方法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统计自1989年9月至2002年1月间共实行8622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超滤方法,其中男性4825例,女性3837例.体外循环中超滤法是在心内操作基本完成,且在机体给予复温时进行的.结果:全组病例超滤时间10-46分,超滤液量为300-1800 ml,监测超滤液中未发现细胞成分,蛋白定性为阴性.超滤后血液得到浓缩,检测血液尿素氮,肌酐及炎性介质均比以前降低.结论:体外循环中应用超滤方法可以减轻病人术后组织水肿,并能迅速地浓缩血液,提高病人的血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各种凝血物质,超滤方法还能降低体外循环中的炎性介质的浓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学领域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知识的广泛普及,为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各医院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多为局部系统,功能不全,设计落后,全国联网困难。为实施21 世纪计算机医学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方向,并作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法律法规和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是约30年前在计算机领域中开始的一个新课题,它与生理学、哲学、语言学及计算机有着密切地联系。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已包括:医院管理、药品库、食品运送、图象解析、医疗训练及专家系统。作者在该文中主要介绍了专家系统在人工脏器领域中三大应用: 1.医疗装置上附加的解释程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微创体外循环在机器人(AESOP3000)辅助下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管理和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2007年11月,共17例患者接受体外循环下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其中房缺修补术10例、室缺修补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右腹股沟做约3~4cm小切口,行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未附加颈内静脉引流,仅在个别病例中,采用股静脉引流管上加用暂时性动力负压引流,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创体外循环的应用是保证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抑肽酶抑制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炎性反应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自2001年1月至11月,因心脏瓣膜病变而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应用抑肽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麻醉方法、预充液配制及手术方式间无差异.分别在体外循环前、中、后监测IL-6、IL-8和TNF-α变化.结果:两组患者CPB开始前的各炎性因子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外循环开始至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各炎性因子浓度均比研究组患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抑肽酶能有效的抑制体外循环术中IL-6、IL-8和TNF-α的释放,减轻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程度,这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体外循环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2010年1月16日,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体外循环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市泽铭酒店召开,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体外循环、心脏外科及麻醉界各个医院约200多名医技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