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即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吞咽能力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伴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对症处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4.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水及营养的摄取,还常因误吸而发生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脑卒中吞咽障碍尚无特异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较多,现将其有关康复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干预对吞咽障碍患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7例,根据不同病情对患者及照顾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吞咽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 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肺部感染、误吸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机率,有效预防误吸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在短期内恢复自主吞咽。  相似文献   

6.
误吸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识别误吸并给予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诱发误吸的因素多样,目前已有许多工具被开发用于识别误吸高危患者,但临床对于误吸筛查及评估的标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简要综述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机制、危险因素、筛查评估、风险管理等相关研究的进展,以期为早期识别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4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组(102例)和脑卒中无感染组(102例),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在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糖尿病、心脏病、侵袭性操作以及卒中病史发生率方面,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均高于脑卒中无感染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无感染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的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要注意诱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及时诊断、及早治疗等措施来有效降低患者的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后重症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1级标准的139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n=69)和早期肠外营养组(EPN,n=70),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w后血清白蛋白,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角肌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体重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及腹胀、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病死率等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w后后,EEN组在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TSF、MAMC、体重优于E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并发症发生数小于EPN组,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吞咽障碍是影响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因素之一,也是加剧营养状况恶化、并发症发生的主要诱因,脑卒中合并重症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结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30 d为一疗程;研究组患者每日常规吞咽功能治疗、针刺治疗1次,穴位按摩2次,3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及肺部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法康复护理能提高卒中后吞咽功能,减少卒中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的患者易引起吞咽障碍,主要原因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误吸等,易并发肺部感染,其发生常常影响病情和预后。2005年1月-2006年6月本研究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伴中度吞咽障碍的患者128例,针对鼻饲和经口喂养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脑卒中患者有30%~73%发生吞咽难。因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非常必要。现对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兰萍 《上海护理》2007,7(4):51-53
脑卒中是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目前世界上首位的致残原因,致残率高达75%[1]。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达30%~65%,患者常因吞咽障碍发生误吸引起呛咳、肺部感染,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2],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1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记录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89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5例(18.52%)发生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自主咳嗽能力、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自主咳嗽能力、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改良式呼吸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康复科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功能训练,实验组采用改良式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呼吸功能训练对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房颤病史、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肺炎、改良Barthel指数、脑卒中分类、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发生SA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8例中发生SAP感染56例(37.8%),未发生SAP感染9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调整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发现,误吸、年龄≥75岁、男性、糖尿病、房颤是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此外鼻胃管进食、构音障碍也是该类患者S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风险值得关注,通过对这一系列危险因素的筛查和监控,可提高医院和家庭对康复期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重视程度,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正吞咽障碍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在27%—64%[1],帕金森病患者至少54.5%会发生吞咽障碍,通过吞咽造影(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检出率更高[2],65岁以上老年人口咽期吞咽障碍发生率大约在13%[3]。营养不良、误吸、吸入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甚至发生窒息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经过国内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吞咽障碍评估及治疗体系愈发完善,先  相似文献   

1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可使病人产生抑郁、焦虑、营养不良,食物误吸致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因痰液阻塞气道窒息而危及生命。对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食物性状改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研究期间摄入常规性状食物,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饮食调整策略对其食物性状进行改良。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比2组患者误吸人数、食物剩余量、继发肺部感染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6周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误吸人数(5例)、食物剩余量[(4.6±3.3)ml]、继发肺部感染人数(2例)及吞咽功能[功能性吞咽困难量表(FDS)评分为(35.2±2.9)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通过对食物性状进行改良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改善吞咽功能,该干预策略值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急性期为41%,慢性期为16%。主症为饮水呛咳、吞咽障碍,常常因此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营养不良、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尽管大部分在急性期内可自愈,但对恢复期吞咽障碍,目前暂无显效药物治疗。据报道.针灸治疗吞咽功能疗效较好。本文按照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归纳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常用穴位及其处方配穴和刺灸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FOOD实验[1]证实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病死率,两周内首选鼻胃管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胃排空障碍、鼻饲管的存在可能增加食管气管反流及院内肺部感染的机会.为此,本次研究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序贯肠内营养方式提供营养支持,以探讨序贯营养治疗能否改善脑卒中患者胃肠道功能及减少医院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