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平滑肌肉瘤(primary renal leiomyosarcoma,RLS)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RLS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5例均表现为类圆形的单发病灶,突出肾轮廓之外,平扫呈等或稍高于肾皮质.2例位于右肾,3例位于左肾.4例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大片囊变坏死,1例见陈旧性出血,1例密度均匀.1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肾包膜受侵;4例直径>6 cm,1例直径<6 cm;病灶常突破肾包膜侵犯周围组织,1例同侧输尿管受侵,1例肾盂扩张积液,1例下腔静脉瘤栓.增强扫描5例病灶实性部分均呈延迟性强化,囊变坏死部分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肾脏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单发15例,多发8例;右肾13例,左肾5例,双肾5例。全部病例共43个病灶。病灶直径<2.0 cm者24个,≥2.0 cm者19个,病灶最大者9.2 cm×14.5 cm×13.2 cm。CT显示肾实质和/或肾盂内有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其中1例合并结节硬化。结论CT检查发现肾脏肿瘤中的脂肪组织可确定RAML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X线、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0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CT表现。结果股骨远侧骨端3例,胫骨近侧骨端2例,胫骨干、股骨干、锁骨、骶骨和髂骨嵴各1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溶骨型3例,囊肿型3例,混合型4例。6例见骨梗死灶,4例见骨膜反应,4例合并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影,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主要发生于长骨骨端,以膝关节附近最为多见,多侵犯单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内或周围软组织肿块出现骨梗死灶,有助于对骨平滑肌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5.
患者 男 ,73岁。尿频、夜尿增多 10余年 ,自感小便困难伴腹胀腹痛12h ,查体 :下腹部膨隆 ,膀胱浊音界扩大 ,B超 :前列腺呈球形增大 ,边界清晰 ,内可见 7 0cm×6 0cm× 6 0cm不均质回声区 ,边界不清晰。直肠指诊 :前列腺明显增大 ,向后突入直肠腔 ,质地较韧 ,表面无结节感。以前列腺肥大并急性尿潴留收入院。钡灌肠 :直肠前列腺区明显受压 ,前后径变窄 ,壁光整。CT平扫 :前列腺明显增大 ,边界清晰 ,密度减低且不均匀 ,尿道受压被推向正前方。增强扫描 ,前列腺实质内可见 7 0cm×6 8cm× 6 0cm无强化密度减低区 ,其周边可见环状强化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从2009年~2013年,我院诊治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5例,其中2例在术前行MR检查,3例行CT检查,5例均行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并对比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5例中有2例表现为腔内病变伴下腔静脉阻塞,分别累及下腔静脉中段及下段。3例表现为腹膜后肿块,腔内外均受累且侵犯周围组织,其中2例病变范围较大,跨越下腔静脉两段分布,1例分布在下段。腹膜后病变主要表现为巨大,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影,呈低密度(CT)或稍长T1混杂稍长T2信号(MR),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腔内肿瘤表现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伴下腔静脉管腔扩张,增强后呈边缘强化。全部病例均形成广泛侧支循环,而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腹膜后病变相比,腔内肿瘤的预后较好。结论影像学表现有利于对此少见病的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腹部平滑肌肉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结果9例平滑肌肉瘤发生于腹膜3例,胃3例,直肠、结肠及子宫各1例。肿瘤密度不均,中心有大片坏死,周围实质呈破絮状或环状,其中1例可见液平面。增强后为延迟边缘强化。结论CT检查对平滑肌肉瘤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6例患者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VR及MIP等。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CT检查显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准确性。结果6例患者中,4例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呈中等程度强化,CT检查在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问的关系及周围侧枝循环形成的显示上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吴俊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90-229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本组19例中,CT检查发现含脂肪成分者16例,其中常规层厚扫描发现脂肪成分12例,薄层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4例;CT检查无明显脂肪成分者3例.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的关键是在肿瘤中测得脂肪密度影,对于含脂肪成分较多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明确定性诊断,对于少脂或无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5例)和平滑肌肉瘤(7例)。12例均作CT检查,其中3例作了胃镜检查,6例作了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是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好发部位,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大、分叶状、不均匀强化及溃疡形成均提示平滑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优于胃镜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转移瘤的CT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16例确诊为肾转移瘤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肾转移瘤表现为实性病变型11例,囊性病变型2例,弥漫浸润型1例和出血性病变型2例. 结论肾转移瘤的原发病灶以肺癌和结肠癌多见;来源于同一原发肿瘤的肾转移瘤可能有多种CT表现;单发实性病变是肾转移瘤最常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2.
肾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肾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 肾淋巴瘤的CT表现可分为多发肿物型、弥漫增大型和肾周肿物型。结论 肾淋巴瘤常是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分,其CT表现常与其他实质性脏器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几种肾脏少见肿瘤的CT表现,探讨其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脏少见肿瘤患者的CT表现,观察瘤体的位置、包膜、密度、强化等情况,对比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原发性肾淋巴瘤5例,均位于肾髓质,4例浸润肾皮质,3例浸润肾盂,呈实性;2例呈实质肿块型,有包膜,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并可见肿瘤包绕血管征;3例呈弥散浸润型,密度不均,无包膜,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1例位于肾皮质,2例位于肾髓质,呈实性,均有包膜,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3例,囊实性,均位于肾髓质,有包膜,皮质受压但无侵犯,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轻至中度强化。血管周细胞瘤2例,呈实性,位于肾皮质,有包膜,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血管样强化。结论 CT对肾脏少见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瘤体的位置、包膜、密度、强化方式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肾结核的CT诊断--与肾盂造影及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肾结核的CT特征。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结核30例,分析其CT及肾盂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对于肾结核的诊断率,CT明显高于肾盂造影(P〈0.01)。肾结核CT特征表现为:断面上聚集成“花瓣”状的多发低密度区。结论 CT扫描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RO的CT资料,全部经MSCT多期检查,包括平扫、增强皮质期和髓质期,其中5例另行排泄期扫描. 结果 病灶全部单发,9例位于左肾,5例位于右肾,最大径2.0~11.6 cm,平均6.2 cm,<3.0 cm者3例.皮质期,12例病灶明显强化,其中9例强化低于肾皮质,3例强化接近于肾皮质.髓质期,9例强化程度下降并低于肾脏髓质, 3例持续强化但在排泄期见密度开始下降.2例在皮质期至排泄期表现为持续的强化.8例见星芒样瘢痕,8例见完整包膜,4例见中央钙化. 结论 大部分RO为富血供,增强后实质部分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罕见,有助于与肾透明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提高CT对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检查资料,重点讨论了CT检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CT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组资料中,CT检查15个病人,发现22个病灶,7例为双侧,5例合并肾内和肾包膜下出血,CT诊断少见和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高准确性(80%)。结论:笔者认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多数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腹内疝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庆茂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2):1130-1132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术前CT诊断,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内疝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0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小肠梗阻,其中2例考虑腹内疝。术后证实为十二指肠旁疝4例.腹部术后粘连致内疝形成3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1例,小网膜疝1例,结肠周围疝1例。10例中有2例小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结论腹内疝术前诊断较困难,多诊断为肠梗阻,CT检查仔细观察小肠走行及梗阻部位、形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本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etastatic liver leiomyosarcoma,MLL)的CT特点,以提高对MLL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MLL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CT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MLL平扫密度较低。较小的MLL增强后动脉期周边明显强化,中央液化坏死无强化。较大的MLL可以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实性,肿瘤实质强化明显,血供丰富,血管造影证实了这一点。可有淋巴结及腹腔种植、转移。MLL易复发。结论 在肝脏占位的定性诊断中,结合原发病史、无特殊肿瘤标志物、特别是CT表现特点,应考虑到MLL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淋巴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括胸壁3例、四肢2例和臀部1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囊壁菲薄,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瘤)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囊腺癌(瘤)的CT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典型的I型,囊液密度均匀,浆液性囊腺癌呈Ⅱ型,其中Ⅱa型良恶性有部分重叠;当发现粘液性囊腺癌存在时,应考虑交界性甚至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存在的可能性。结论:卵巢囊腺癌(瘤)最常见部位为附件区。最常见的类型为Ⅰ、Ⅱ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恶性肿瘤以Ⅱ型常见。CT可很好的显示卵巢肿瘤的内部特征,对缺乏浸润或转移证据的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