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 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9 例患者单发肿瘤23例,多发6例,共检出39个病灶,肿瘤常位于脑表面或中线附近.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MRI T1呈等信号,T2呈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囊变,钙化少见.有2例患者胼胝体受累.结论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王劲亮 《河北医学》2014,(10):1663-1665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特点。方法:选取原发性脑淋巴瘤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颅内转移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CT及MRI检查后,比较两组肿瘤的病灶分布、信号特点及囊变坏死、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位于深部脑组织者20例,17例呈区域性分布,而对照组为11例,仅5例成区域性分布。观察组T2WI主要呈等信号或高信号,仅4例出现明显囊变、坏死改变,而对照组呈高信号,21例出现囊变坏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病灶周围的水肿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了解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的特点,可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CT、MRI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中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已经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CT、MRI影像学资料特点,包括病灶数目、位置、大小等。其中28例病灶单发,10例病灶多发。全脑都有发生,33例幕上,5例幕下。病灶平均大小为(2.7×2.4×2.2)cm。38例均为B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果 CT图像:断层多为圆形或者近圆形,大小一般为半径1 cm左右,边界清晰,容易分辨,对患者颅内进行平扫显示大多是高密度或等密度,其中高密度27例,进一步增强扫描结果显示,38例全部强化,34例均匀而明显强化,4例环形明显强化,;MRI图像:病灶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信号,T1W1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1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时多表现为均匀,只有4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4例硬膜尾征。结论 CT、MRI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较难确诊,依然需要依靠手术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24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MRI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影像表现.结果:24例患者中,多发性5例,单发性19例.总共个36病灶,直径为(3.4±1.1)cm,大部分在基底节、额叶,呈椭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及圆形状.全部患者均存在T2W1信号,T1W1中信号10例、T1W1低信号14例.实施CT扫描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低密度3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混杂密度1例.结论:经MRI、CT诊断发现原发性脑淋巴瘤特征各有特点,临床应当将其结合,并注意对比其他较为相同的肿瘤,予以诊断,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席德彦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09-109
目的探讨CT、MR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观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3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肿瘤的发病部位在基底节区、顶叶、额叶,CT表现边缘清晰,多呈等或略高密度;MRI多呈等或略长的T1、T2信号,肿瘤病灶成明显强化。结论经过综合观察分析,CT、MRI能够清晰的显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特点,为其更好的明确诊断做出帮助。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3年6月确诊为原发淋巴瘤的20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MRI和CT影像特点。结果患者中,病灶单发15例,多发5例。位置全脑均发。幕上18例,幕下2例。病灶平均(2.6×2.5×2.3)cm。在CT断层图像上,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大小一般在直径2cm左右,较好分辨。CT图像上来看,患者颅内肿块平扫多为等密度或者高密度,在接受检查的20名患者中,14例为高密度肿块。进一步对20名患者进行增强扫描,20例全部强化,18例是均匀而明显强化;2例为环形明显强化;MRI上,病灶边界清楚,信号均匀,TIWI上为等、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或是等信号,增强多均匀,其中有2例不均匀强化和2例硬膜尾征。病理结果20例均为B细胞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结论CT和MRI在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确诊较难,还是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CT、MRI诊断结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PCNSL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共72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大脑半球邻近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尤其以额叶分布居多;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I图像显示,T1WI、T2WI以等信号为主;CT和MRI增强扫描,大多肿瘤实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呈欠楚或不清楚,边缘大多具有“毛刺征”,有不同程度占位及水肿区。术前影像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49例(94.2%),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需早期行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行立体定向活检,对早期明确诊断PCNSL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结果 18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2例,6例多发,均位于幕上,位于额顶叶深部10例,额顶叶及颞叶灰白质交界区4例,基底节区2例,枕叶1例,顶枕叶交界处1例,其中1例病灶跨中线生长,累及胼胝体8例,病灶多呈类椭圆形、团块状或不规则形,CT平扫多为等或稍高均匀密度肿块,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高或等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多呈中度及明显均匀性强化,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少见,7例病灶可见开口包绕邻近血管的脐凹征,5例病灶边缘不规则,瘤周水肿及占位征象较轻。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它脑内肿瘤有相似之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分析其CT与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单发11例,多发8例,共发现32个病灶,多发病灶常呈区域性分布.病灶常位于大脑半球表浅部位和近中线部位.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数呈等或稍高信号,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25个较均匀,7个病灶有小囊状或裂隙状无强化区,病灶形态呈"握拳样"或"团块样",水肿和占位效应程度不一.病理上均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结论 病理基础决定脑淋巴瘤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病灶部位、分布、形态、数目、密度、信号及强化等情况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0例为单侧睾丸病变,1例为双侧睾丸病变,CT表现肿块边缘基本清楚,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MRI表现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其中1例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均匀强化.11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及精索受累,2例肿瘤浸润附睾,2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与CT影像特征在原发性脑淋巴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MRI与CT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56个病灶,包括幕上54个与幕下2个,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螺旋CT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91.07%,表层病灶阳性率为48.21%;MRI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83.93%,表层病灶阳性率为37.50%,螺旋CT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M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表现具有其特点,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16例)或诊断性治疗(7例)最终诊断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3例,MRI平扫+增强17例,直接增强6例,CT平扫6例,CT平扫+增强3例,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23例单发15例,多发8例,共检出40个病灶,3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9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其中3例累及相邻硬膜及颅骨:28个病灶呈团块状,边缘可见分叶;病灶周围水肿中到重度,占位效应较明显:囊变3例。平扫CT病灶全都表现为稍高密度,3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多见,增强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3例囊变部分无强化。3例累及颅骨的骨结构破坏是轻度的,颅骨外形尚存,像被虫蛀仍保留外形的“蛀木”,而颅骨两旁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凡  樊长姝 《铁道医学》1996,24(5):271-272
对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怀颅内恶生淋巴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发生在中线区表现为均匀高密度,边缘清楚具有分叶征象的病灶,可作为CT的表现的特点,在放、化放过程中出现肿瘤时隐时现的情况,也可作为CT诊断的特异征象。append  相似文献   

15.
谢家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23-123
目的探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诊断观察。方法对2004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采用CT和MRI进行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病灶36例,多发12例,共62个病灶。病灶分布于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区、胼胝体、小脑。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I图像多呈等或略长T1、T2信号,增强后34例肿瘤实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呈欠清晰或不清晰,边缘大多具有"毛刺征",有不同程度占位及水肿区。结论 CT和MRI对该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和MRI两种影像技术联合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准确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6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MRI检查,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观察研究对象的两种影像学手段的征象表现,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检测、MRI检测、CT及MRI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结果 CT联用MRI诊断相比于单纯采用CT或MRI的准确性更高;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诊断(P<0.05)。结论联合应用CT和MRI检查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准确性更高,可提供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后根据其检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CT、MRI检查组,病理学检查组和CT与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每组8例患者,并将不同组别的活检与手术病理确认的脑淋巴瘤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与CT、MRI组及单纯性病理学检查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比,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的效果优于其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联合检测可以增强临床确诊的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本病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但随医学的发展,仍需不断提升MRI与CT的检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9.
原发颅内淋巴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革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27-1828
目的:分析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脑表面或中线附近。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MRIT1呈稍低或低信号T2呈等或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增强多呈“团块状”或“握拳状”强化。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乏特征性须与某些其他颅内病变鉴别,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3例P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影像图片进行分析,以病理活检为基准,对比CT、MRI检查对PHL检出正确率。结果 CT检查对PHL检出正确率为53.84%,MRI正确率为76.9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病变均为低密度,且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为轻度强化。MRI图像可见,T1WI呈稍低或明显低信号,T2WI则为稍高信号,DWI为特征性高信号。肿块中心有坏死者T2WI为中度或明显高信号。1例患者为轻度强化,并有“血管漂浮”征出现。CT及MRI检查增强后多为轻度强化。结论 PHL为罕见疾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MRI检查中显示其为乏血管肿瘤,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表现,CT、MRI检查对其有一定诊断价值,但确诊仍需依靠穿刺活检或病理检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