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堂孔穴》是关于针灸经穴的专书,为《针灸甲乙经》所引录。从所载腧穴主治症可辩明与《内经有关字的相承关系。本就大牖五部穴、厥心痛各穴、六府下合穴、十二经井穴和十五络穴的条作了具体分析,可看出其间既有继承又有所改变.是《内经》经穴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并整合适宜病种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探讨神经节段效应对穴位作用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的5个针灸优势病种(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贝尔面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收录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穴位使用频次、相关经脉归属、局部解剖特征,对针灸治疗适宜病种的取穴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上述适宜病种的针灸临床取穴涉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穴位,多依靠个人经验;通过对上述疾病的循证研究发现,常用穴位有90%与调节器官有密不可分的神经生物学联系,针刺穴位与调节对象处于相同或相关的神经节段支配区时能够获得更好疗效;少部分穴位与相关神经节段之间无密切的神经解剖及生理学联系。结论:腧穴的主治范围主要是由相关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决定的,针刺的节段性及整体性效应可作为取穴理论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着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脑力的活动,也有体力的活动;无论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都是促进身心发育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些活动必须正确地组织,要符合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拟从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规律,谈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卫生问题。 1了解优势法则,加强入学教育 学生学习时,其学习效率取决于大脑相关皮层区域的兴奋状态。若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形成了优势兴奋灶,能将皮层其它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国知网中药方剂知识库》《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治疗失眠的中药配伍用药规律,并探讨所得高频药组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 BATMAN-TCM)构建“高频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其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有效方剂共853首,含469味中药,核心药物有人参、茯苓、酸枣仁、当归、甘草,常用中药类型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药对、13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对、7个药组,发掘得到远志、酸枣仁、当归等高频药组,其主要通过影响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突触,并通过调节氨基酸等基础代谢以及免疫功能起到抗失眠作用。[结论]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失眠以安神益智、交通心肾、补脾益气等为主要治则,远志、酸枣仁、当归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调节机体基础代谢和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β(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探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规律,拓展临床选穴应用思维和方法。[方法]查阅大量临床文献,选取太溪和特定穴配伍的相关文章,提取并归纳选穴思路,总结配伍规律。[结果]太溪治疗作用广泛,其中太溪多与心包经、心经、肝经的原穴相配,体现心肾相交、肝肾同源,与络穴合用则多采用异经原络配穴来加强气血流畅,与膀胱经经穴相配常常用于止痛。[结论]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应用中,医家选穴少但注重针感,灵活运用诸如原络配穴的方法,综合考虑五行生克、经脉表里、脏腑虚实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整体观,配伍选穴即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胃病腧穴配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胃病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针刺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行针刺腧穴配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4.043,P<0.05),治疗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结论利用针刺治疗胃病腧穴配伍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经穴位辐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毫米波经穴位辐射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毫米波对28例GBS患者进行经穴位辐射,在治疗前后用MMT手法肌力检查评定运动功能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与非毫米波治疗组对照。结果 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等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B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毫米波经穴位辐射,可增加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部穴位按摩与基础治疗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危糖尿病足(糖尿病足Wagner分级0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40例,以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并给予足部护理知识教育。试验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足部穴位按摩治疗。采用组间对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干预作用。结果?治疗组对患者感觉神经正中、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及运动神经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足部穴位按摩与基础治疗、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危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元御诊治疾病的核心思想乃“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认为疾病的发生乃因中土轴轮受损、四象升降失司所致。中风发病的总病机为中气衰败、土湿阳衰,治则为补气健中、温阳散寒。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巧妙结合,集艾灸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同针刺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于一体,对寒性病证的治疗较单纯针刺尤具增效作用。将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风市、合谷、太冲作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穴,可达助阳暖土、补气活血、祛风疏肝之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三阳清解方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和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阳清解方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体温复常时间、核酸转阴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咽痛、口渴、乏力、四肢酸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淋巴细胞比率、CRP、SA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咳嗽、口渴、四肢酸痛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程度,CRP、SAA水平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毒抗原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三阳清解方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降低淋巴细胞比率、SAA、CRP水平,提升白细胞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联合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吡拉西坦口服及认知训练与运动训练、作业疗法等常规治疗,研究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对比两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取得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且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CORT水平(104.23±35.14)μg·L~(-1)显著低于对照组(125.62±23.14)μg·L~(-1)(P0.05);另外,研究组APACHEⅡ指标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其MMSE评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腧穴本质出发,系统阐述了陈日新教授探感定位、辨敏选穴、量随人异、敏消量足的"辨敏施灸"学术思想,并通过典型案例论述其在治疗躯体痛症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灸疗临床疗效提供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地: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对于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采用单纯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组;B组:常规药物治疗+面部局部穴位针刺治疗组;C组:常规药物+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D组:常规药物+面部穴位+活血化瘀穴位针刺治疗组;每组30人。在治疗前,治疗10天,治疗20天,治疗30天分别进行面神经损伤后临床症状评分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D组在治疗20天,30天后均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症状评分,且在30天后D与其他各组间有显著差异(C组:14.88±4.13;D组:17.55±2.32;p<0.01)。TCD的比较中,D组治疗30天后可以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38.24±13.47,p<0.01)。结论:不同穴位组合对于脑卒中后面神经损伤的恢复与颅内血供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肩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肩三针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肩三针结合康复组(治疗组)、康复组(对照组)各32例。采用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28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肩三针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康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三针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症状,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